1939年侵华日军的潮汕攻略作战及其影响

2015-09-09 12:08李洋
红广角 2015年8期
关键词:汕头潮汕潮州

李洋

【摘 要】以往的广东抗战史研究往往忽略1939年侵华日军的以夺取汕头港为目标的潮汕攻略作战。1939年6月6日,日本第21军和第五舰队联合制定华(J)号作战计划,明确陆海军的分工与协作。6月21日,日本海军开始掩护陆军后藤支队在汕头港登陆。22日日军占领汕头,27日攻占潮州。随后的7月中旬,中国军队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反攻潮州战斗,最终以失败告终。至此,日军的潮汕攻略作战结束。潮汕地区的沦陷直接对中国抗战的交通线、国际形势、金融市场以及战场局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1939年;日本陆海军;潮汕攻略作战;影响

1939年2月26日,天气多云。当日11时,由日本海军二等空曹长仲岛平八(侦察员)、三等空曹长小林义照(操纵员)和一等航空兵山竹银藏(电信员)三人驾驶的水上飞机,从停泊在广东汕头附近南澳岛海域的长良级轻型巡洋舰“名取”号上起飞,他们此次飞行的任务是对汕头港内的情况进行侦察。随后的4月8日7时05分,小林义照和山竹银藏二人又同样参与对汕头港的第二次侦察,而这次的侦察员换成了多田笃次海军大尉,起飞地点变为厦门附近海域的东碇岛。①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内,“名取”号巡洋舰的水上侦察机对汕头港进行了两次详细的侦察,这一切预示着日军将有以汕头港为目标的大战役部署,它便是1939年侵华日军发动的潮汕攻略作战,亦称华号或J号作战。②

在以往的广东抗战史研究中,多集中在南澳抗战、惠广战役和粤北会战等问题③,而对1939年日军发动的潮汕攻略作战关注不够。虽然有些中文论著提及潮汕抗战的内容④,但是相当概念化,而且日文史料的缺失导致对某些战役的细节关注不够,同时也忽略分析潮汕沦陷对中国抗战的直接影响。随着日本亚洲历史资料中心陆续公布日本陆海军侵华档案,利用日文史料研究1939年日本陆海军的潮汕攻略作战成为可能。本文将在利用中日双方史料的基础上,对1939年侵华日军的潮汕攻略作战做一考察,并分析日军占领潮汕后对中国抗战的实际影响,以弥补以往研究之不足。

一、日军潮汕作战计划的制定与中日双方的兵力对比

汕头是中国华南地区仅次于广州的第二大港,是东南亚华侨的主要出身地,也是外国船舶出入较多的商港。1938年广州陷落后,汕头成为国民政府对外进口军用物资的重要口岸。1939年,为加强对中国海岸线的封锁,并且截断海外华侨对中国抗战的捐款,日本陆海军决定联合发动以攻占汕头港为目标的战役。①

1939年6月6日,日本大本营陆军部下达第310号命令:“第21军司令官与海军协同,以军的一部攻占汕头一带要地。有关细节由参谋总长指示。”6月9日,第21军司令部的石川大佐下达该军司令官加藤利吉中将关于潮汕攻略作战的训令,指出此次作战的特质,并强调在作战中要注意陆海军协同、攻略汕头后的警备和第三国的关系等问题。②

对于长期以来存在的日本陆海军矛盾问题,日军大本营部对此次作战做了明确分工:“指挥关系是陆海军协同,登陆时的航空作战主要由海军担任,陆上的警备由陆军负责,海上的警备由海军负责。”③

此外,对于海陆协同作战,第21军司令官加藤利吉中将和第五舰队司令官近藤信竹中将在广州签订《第21军、第五舰队为华(J)号作战的协定》,明确规定陆海军在此次作战中的任务。对于陆海军联合航空作战,6月9日,实际负责指挥陆军作战的后藤十郎少将与陆军第4飞行团团长本乡义夫少将、海军航空队负责人山县正乡少将签订了《华(J)号作战陆海军航空关系的协定》。④至于日军在此次华(J)号作战的兵力配置,日方有详细记载:

陆军方面,参战部队包括后藤支队(由步兵137联队和步兵161联队第3大队组成),配属独立步兵第70大队、独立装甲车第11中队的一个小队、第6师团第21渡河材料中队以及铁道、通信、工兵和后勤保障等部队,总兵力约为3000人。

海军舰船方面,主要是负责运输、登陆和警备任务的海军第五舰队,包括第9战队、第5水雷战队、第12扫海队、第21扫海队、第45驱逐队和若干运输艇。此外,还有佐世保镇守府的第9特别陆战

队。⑤陆海军航空队方面,主要参战部队为第3联合航空队和陆军第4飞行团。具体包括第14海军联合航空队的24架陆上攻击机、第16海军联合航空队的9架水上侦察机、水上机航母“千代田”号所配备的9架水上侦察机、三艘巡洋舰“妙高”、“长良”、“名取”所属的6架水上侦察机和广东飞行队所属的1艘飞行艇和1架水上侦察机、陆军第4飞行团所属的6架94式侦察机和18架97式俯冲轰炸机,飞机共计70架(而且这样的部署会根据战斗情况适当增减)。⑥

由于中国守军方面对于日军制定的作战计划没有情报机关的信息收集,导致对日方的此次作战完全没有防范,日军完全采取奇袭的方式。日方对中国军队的兵力也有记载,“1.独立第九旅主力在潮州,一部分在汕头;2.在汕头和潮州附近各驻有保安团一个团;3.在沿岸的村庄有若干自卫团体;4.遵照余汉谋的命令,驻在翁源以南地区的混成第20旅在13、14日两日由汽车运送,向汕头方面开始移动”。⑦实际上潮汕地区的中国军队当时是国民党军独立第9旅,还有预备第6师,指挥官为时任潮汕警备司令的独立第9旅中将旅长华振中,总兵力约为5000人。

二、日军潮汕攻略作战的经过

1937年8月31日,两架日本飞机侵入汕头地区上空侦察,此为日军侵略潮汕之始。自此,日军飞机不断轰炸潮汕城镇,日舰也在潮汕海面袭扰商船和渔船。1938年6月21日,日本海军占领南澳岛。潮汕驻军和抗日民众自卫团组织“义勇军”,渡海抗击日军,于7月16日收复南澳。7月底日军重占南澳,并以此为基地发动侵占潮汕之战。①

1939年6月14日,后藤支队在广州东南的黄埔港上船,16日前在澎湖列岛的马公港完成集结,并进行换乘舟艇的训练。②17日参加华号作战的日本海军第五舰队开始在马公港集结,其中的水上机母舰“神川丸”和第16海军联合航空队于19日从马公出发,20日经过厦门在南澳岛集结。19到20日两天内,日本海军水上机母舰“千代田”所属的第14海军联合航空队对运送陆军部队的路线进行了侦察和警戒。③endprint

6月21日,这天正好是中国农历传统的端午节。1时开始,日本海军登陆掩护部队在汕头海岸抛锚。左侧部队在2时20分在汕头湾附近的达濠岛登陆,并在击败守军后占领宕石附近。几乎与此同时,海军佐世保第9特别陆战队在汕头港附近的妈屿完成登陆,并迅速向附近岛屿派兵登陆。④中国方面对此的记载为,“日机十架,二十一晨五时突狂袭汕市。五时三十分,日舰十余艘,汽艇数十只,蚁集妈屿口外,进犯汕市。当即与华方沿岸守军发生炮战,日汽艇借炮火掩护,于十时零九分冲破封锁线。同时日兵数百,在妈屿口西之到(达)濠岛东岸强行登陆,华守军奋起抵抗,现仍激战中”。⑤

占领滩头登陆场后,后藤支队主力部队在强大的炮火和海军航空兵的掩护下,分乘舰艇40余艘从南澳起航。同时,出动飞机20余架轰击澄海以东沿海阵地,掩护船艇20余艘,其中包括水上机母舰“神川丸”和“千代田”,驳运3000余兵力在汕头港登陆。

随后在支队长后藤利吉少将的指挥下开始从新津港、广澳等滩头进犯汕头,其右翼主力部队约1500人,分三路向汕头进攻,国民党守军官兵奋起迎击,独立第9旅第3营营长李平阵亡。22日拂晓,三路日军分抵汕头市。日军左翼500余人,在广澳以北滩头登陆后,分三路占宕石,临近汕头港和市区,7艘船艇在16架飞机掩护下,于当天14时驶进汕头港,22日汕头遂告沦落。⑥日本战史记载,“陆上部队于15时前完全占领汕头市内。海上部队于14时许大体完成港内扫雷,使输送船队能驶入汕头港内”。⑦

时人在杂志上发表在汕头沦陷时的复杂心情,号召人们起来抗击日本的侵略,“因为她是南国交通要道,位于广东澄海县的西南韩江口是西南重要的屏障,在咸丰八年就开为商埠,而港湾深阔,向为海船寄椗之所,这个水陆要冲的水城,正是粤、赣、闽三省货物集散的枢纽,很适合日本强盗海军们的胃口,他当然会张开血口,把她吞下的,可是沦陷固然不可免,而疼爱这个地方的他们,是不会永远离开了它的,他们不久便会自动地回来,向敌人讨偿这血债,参加到游击队里”。⑧

6月24日,重庆国民政府对汕头陷落发表评论,“至于日军攻占汕头,就军事上之意义而言,已无价值。其主要企图,固不在军事而在经济,允其以侵夺各国在太平洋沿岸之权益,排除欧美在中国之势力为主要目的,借以遂其独覇东亚之野心耳。总之,日军最近所以不敢深入內地,只在沿海各口岸大肆滋扰者,适足证明共为深陷苦境之一种挣扎而已。华军决将按照预定计划,予日军痛击,而促其早日崩溃”。⑨《重庆联合日报》则认为“日军近在各线失败,为转移国际间与国内之注意,乃决在汕头登陆。须知日军在汕登陆,并非扩大共在华取攻势之行动,反而暴露日本之荏弱”。①

占领汕头后,从22日开始,日军又沿国民党军此前已拆毁的潮汕铁路向内陆进犯,准备进攻潮州。《申报》记载此时战事,“(日军)由东湖进犯达濠,经华军猛烈抵抗,斃日军甚众。旋日军增援数百,以密集炮火轰击,华军因地形关系,至晚转移达濠西岸,与日对峙激战中”,“日军六百余由四基围进犯,现与华军在新村、杨村(四基围西北的四五里)一带剧战”,“数度迂迴进犯庵埠之日军步骑兵,经华军迎头痛击,败退后,复于二十二晚十一时许,以小汽艇二十余艘,载日兵数百,沿江进袭,被华军在梅溪(庵埠之东)截击,双方发生混战”。②

6月23日夜,国民党军独9旅626团三营七连在连长李健夫率领下,向驻赐茶庵的日军发起进攻。七连在全歼驻于庵内的11名日本兵后,因其他据点日军出击,寡不敌众,边打边撤,李健夫不幸中弹牺牲。与此同时,日军占领庵埠后,6月22到25日,日机连续轰炸潮汕铁路线、护堤线和各主要山头。

24日早晨,日军分3路沿铁路线、护堤线和韩江水路向潮州城进攻。日机配合轰炸军事目标,空投日本旗和食物、军需品。26日,日军在枫溪附近击败国民党军独立第9旅的部队,27日午前占据潮州城。③随后在7月份,发生了中国军队反击潮州之战。

7月中旬,独立第9旅旅长华振中召集第625团连以上军官开会,准备组织反攻潮州,并制定详细作战计划:独9旅625团的大部兵力,从韩江东面调到枫溪,负责攻夺潮州城内日军的警备司令部和各据点;保安第4团负责切断护堤公路,阻击汕头日军的增援,并主攻南门竹铺头日军大队部;预备6师一部主攻西车站和葫芦山;625团一部和自卫总队、县自卫团主攻笔架山;627团1个连负责攻竹竿山日军前哨点。反攻总兵力约6000人,还有“二梯队”靠近第一

线。④

16日,中日双方在笔架山高地进行争夺,最终国民党军无法占领这一高地,日军顽强抵抗,坚守待援。《申报》对此事有所关注,“据今日此间所接之军息,潮州城内瀛州旅馆现有日方少数残众连高级军官数员在内,负隅顽守,同时已补逐出潮州之日军。现据城南金山与鲁山(均译音)之阵地、日方已派汕头飞机往援被围于潮州区城之日军”。⑤

果然17日,日军从东门、南门调集兵力前来支援,625团受到夹攻,向新街头、西马路方向后撤,在打银街头至西门一段,破开商店铺门,把店内物品搬到街上,筑起街垒,登上楼房、屋顶,坚持战斗,日军组织几次冲锋都被打退。日军30多人乘1部汽车,在接近打银街前沿时,被手榴弹投中,连人带车被烧毁。此时,日军分出部分兵力,绕小巷经城顶向西门包抄过来,625团只好撤至新桥路,但有几百人被围困在西马路,进退不得。

18日,日军追至新桥路头,控制布梳街,六二五团继续坚持巷战。日军绕过南较场,把住新桥路尾;西车站的日军也集结于阎君宫和三利溪边,配合从南较场来的日军,进行分段截击,加上日军炮兵向新桥路轰击,六二五团只得突围撤走,有几十名官兵不幸壮烈牺牲。此役,进城的6个连官兵共800多人,生还者仅100多人,排以上军官大半阵亡。⑥至此,1939年日军潮汕攻略作战结束,并完成了攻占汕头港的既定目标。

三、潮汕地区沦陷对中国抗战的影响

1939年潮汕地区的沦陷,是当时中国抗日战场的大事,交战双方对这一事件的直接影响都做过分析,这里引用以下的评论来说明日军攻占潮汕地区之影响,“其一,在商业上、军事上进一步威胁香港,将压迫英国在外交上之让步,更希望其能出而调解中日战争;其二,加紧封锁华南经济;其三,进而侧胁韶关、惠州,以挽回广州敌军的颓势。”①今日以后见之明来看潮汕沦陷对中国抗战的影响,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endprint

首先,潮汕沦陷后国民政府对外又少了一条交通线,日军对中国的封锁更加严密。日本海军在1937年后对华作战的形式主要包括要港作战、溯江作战、海军航空兵作战和扫海作战,而潮汕攻略作战正是日本海军对华封锁作战的一部分,同一时期日军还发动对温州、定海和福州等地的封锁作战。尽管国民政府对外宣称此次作战对交通线影响不大,但潮汕的沦陷事实上达到日军封锁中国华南地区的目的,正如日本记者评论的那样,“随着我军(日军)实施广东占领政策,珠江和广九铁路等军事运输线已被切断。在此情况下,蒋介石只能通过法属印度和缅甸以及苏联等途径来解决必要物资的运输问题。作为粤东派遣军第4路军现有的对外运输信道,经过汕头的韶潮(韶关至潮州)公路是惟一可利用的路线”。②

其次,汕头港的沦陷威胁到英美两国在华南的利益,尤其是英国太古轮船公司在汕头的经营被迫停止,这直接导致汕头交涉事件的发生,它恶化了日英关系,英国以此向日本提出严重抗议,这为中国抗战获得更多的国际援助提供了条件。日军早在制定此次作战计划时就已注意要关注第三国关系问题,但这样的冲突不可避免,“日海军当局已要求所有第三国之船只,包括军舰在内,一律于今日下午一时之前,由汕头港內撤退”,“汕头情形仍混乱,英日又发生冲突。英海军当局日前派舰护送济南、阜生两轮入汕后,日方即提抗议,复在英国码头周围架设铁丝网,并派兵守卫,严密检查通过行人,货物亦不许运入码头,此项封锁,对港粮食颇多影响”,“据今日此间消息,关于日本海军最近下令各国船只开汕,必须依照广州办法,大受限制,英船开汕每星期不得超过一艘之事,英国驻汕領事已向新到日领事提出抗议,并向日方表示,假若日本欲对英船行动擅加干涉、则英国海军将采军舰卫护商船之办法”,③这直接导致汕头事件的发生,进而日本以此为借口在沦陷区开展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反英运动。

再次,汕头作为“南洋华侨的故乡,迄今为止,汕头一直是蒋政府和南洋华侨之间的联络信道,攻占汕头可以使南洋华侨更深刻地认识到蒋介石政府已经败北,促使他们放弃对蒋的支持”。④与此同时,汕头这一中国对外贸易商港的丧失,导致上海金融市场的不稳,对于这一影响日军山田部队经理部曾有过详细分析,主要包括外国货物停止进口、经济界的恐慌和通货膨胀等严重后果,不得不使重庆国民政府对当时市场政策有所调整。⑤

此外,汕头战线的开辟,严重威胁了广东抗日战场的局势,使得广东地区的国民党军面临两面受敌的威胁,而这也预示着八年抗战中最困难时期即将到来,正如日方指出的那样,“汕头会成为我军在中国南部海域实施海岸封锁的重要据点,以及掌握华南地区制空权,取缔和消灭广东以及香港附近敌军的重要据点”。⑥总之,潮汕沦陷对当时中国抗战的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

(作者系北京大学历史系2013级博士研究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汕头潮汕潮州
汕头行
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
潮汕牛肉火锅
汕头17岁少年“娶”13岁女孩
从汕头到上海:国民政府的“废两改元”之路(1925—1933)
潮州手拉壶“飞鸿”的象征意义
潮汕:把一碗粥吃成了传奇
潮汕为何让人欲罢不能
诗画汕头
潮州优质杨梅高接换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