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 产业共赢

2015-09-10 13:39陈丹
综艺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频道卫视

陈丹

2014年,地标联盟的成立,为地面频道“购剧难”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经过一年发展,地标联盟实力迅速攀升,影响力进一步彰显。一方面,“地标联盟”成员增加——3月31日地标联盟2014国剧收视贡献榜发布会上,上海东方电影频道正式加入,成为继北京电视台影视频道、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频道、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江苏城市联合电视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广播电视台TVS节目中心、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之后的第七家成员单位。另一方面,“地标联盟”的合作“朋友圈”也进一步扩容。地标联盟与北京华录百纳影视股份有限公司、慈文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润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新丽电视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四家业内知名制作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框架协议签字仪式成为31日发布会的一大亮点。

在发布会开始之前,海润影视集团董事会主席刘燕铭,慈文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常务副总裁魏丽丽,北京华录百纳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佳勇,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总监李波,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频道总编室主任许振接受媒体访谈,深度探讨了“一剧两星”政策下,“地标联盟”的优势以及未来的合作发展空间。

强强联合 互利共赢

地标联盟由成立之初的六家频道变为今年的七家,这个数字已经逐步接近我们理想的规模。地标联盟筹备之初,经过了大量的论证、调研,各成员台作为各自省域内有影响力的播出平台,观众构成、规模等当然不尽相同。但对各成员每年购买的剧目类型、收视效果等进行综合考量之后,不难发现大部分的资源类型还是重合的,这种较高的重合度也是我们打造这一资源平台的基础。六家或者七家的规模便于我们在地标联盟内部进行进一步调配,在某个成员台提出有合作潜力的项目之后,让大部分有意向购买的成员一起完成采购,信息高效流通之后也减少了发行公司的沟通、议价成本。成员规模无限制扩张无疑会降低这一平台的运转效率。

地标联盟是个求同存异的协作体,单一的电视剧项目不可能都适合所有的成员台,我们需要完成的是联盟内部大部分成员台达成一致的合作意见。综合今天国剧收视排行榜的发布情况就能发现,剧目资源播出类型的高度重合为我们的合作提供了牢固基础,这样的联合购买会成为常态。

随着近年来政策的不断变化及购剧成本的不断提升,电视剧资源呈现出向强势媒体高度集中的趋势。地标联盟的单个成员都不具备提前介入电视剧生产上游环节的实力,但这个资源协作体的成立让我们可以一起去做一些更能发挥想象力的事情。当然,这样的合作形式也许并不限于电视剧,我们的合作思路始终是开放的。

无论市场如何变化,好项目永远是大家追逐的对象。在地标联盟资源协作体实力壮大之后,不断向节目生产链的上游渗透是我们新的努力方向。河南都市频道其实已经启动了预购、定制等合作形式,我们的合作伙伴——各影视制作公司也对这样的互利共赢的合作方式表示了欢迎。

掌握重点项目话语权

地标联盟合作章程确定的联盟合作内容主要有五项:联合购买、信息分享、联合定制、联合宣传、联合颁奖。在联合购剧层面,地标联盟的优势体现在三方面:其一,全国地面购剧实力最强的前七个区域的主流地面频道全部聚齐,在联合购剧方面有明显价格优势;其二,联盟成员之间购剧类型比较接近,通过一年来的合作,在剧目购买方面有更多共识;其三,坚持地标联盟章程中确立的联合互惠与自主决策相结合的原则,购、销双方都有比较灵活的组合空间。

2014年,齐鲁频道通过联盟共同谈判购买的剧目4-5部,大约占到总量的20%。以联盟形式出击,我们的出发点并不是联合购买数量更多或是价格更便宜的剧集,而是希望将各家资金聚合,在重点项目、重点剧集上掌握话语权。一年来,地标联盟对外发声,对内聚力,联盟扩容,持续完善工作机制,规范购剧细则,通过联席会议和联盟月报不断畅通信息互通渠道,把握市场先机,切实发挥出联盟的协作优势。

“一剧两星”政策下,业界各方需量体裁衣

中国电视剧产业并非是完整的市场链条。目前,电视剧产业链前端主要考虑电视台播出,而电视台是事业单位。因此,多年以来电视剧产业的变化多是政策调节的结果,政策调节之下,电视剧产业链各方再相应调整市场运作的步伐和方式。从“一剧四星”到“一剧两星”再到未来可能出现的“一剧一星”,制作业各方都需“量体裁衣”。“地标联盟”的应运而生正是这样一种调节结果,电视台在不断的政策和市场变化中寻找自己的生存方式。

“一剧两星”政策实行后,卫视马太效应可能加剧,部分强势平台能够支撑优质甚至是独播剧目资源的播出,广告资源自然向其倾斜。而业界所关注的明星片酬依旧高居不下,许多一线演员宁愿少接戏也要严守价格。艺术家不会过气,但明星容易过气,当市场真正变化时,越来越多的新演员被起用时,“老人”过气的风险也就到来。

令人欣喜的一点是产业各方对电视剧故事本身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播出平台开始介入电视剧制作前端。如果剧本扎实过硬,制作方可在前期开始与电视台洽谈,双方共同商定制作阵容。

用互联网思维看待电视剧市场

地标联盟成立一年以来,最受电视剧制作业者欢迎。作为电视剧制作业一方,我们特别希望直接面对不同的播出平台,针对不同需求制作不同形态的节目;但我们并不希望如此之多的电视剧制作公司围绕几家卫视“大打出手”。如果电视剧市场只能依靠几家卫视平台,那么对于传统媒体和电视媒体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地标联盟的成立对电视剧制作公司来说是十分有利的,制作业非常希望能与地标联盟合作生产一些广受地面频道欢迎的电视剧。我认为,“定制剧”可以成为“地标联盟”合作的重要方向之一。

对于地标联盟未来的发展,我一直强调需借鉴互联网的思维方式,用互联网思维看待今天的电视剧市场。截至目前,视频网站盈利并不多,但它们却敢于砸钱“霸占”市场。几年前,电视剧网络版权仅仅几万元一集,但海润影视最近的一部电视剧网络版权高达130万元,超过同期两家卫视的购片量。此外,视频网站对于网络剧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今年,海润分别为腾讯、爱奇艺、乐视、优酷制作了定制剧集,视频网站新一轮的定制剧普遍要求时长达45分钟。网络剧与传统电视剧时长基本已经拉平,这对制作业来说也是一个好事,我们要考虑互联网定制剧在电视台播出的可能性。

希望地标联盟给予年轻受众更多关注

从“一剧四星”时代到“一剧两星”政策,慈文传媒一直在谋求一种方向——我们怎么跟地面频道形成较为稳定的合作机制。去年地标联盟的成立,让我们感到非常兴奋。在我理解,地标联盟有几重含义:首先,它具有方向性;其次,它确确实实能够形成一股力量,使得我们这样的影视制作公司能够和齐鲁频道、河南都市频道等这些优质平台合作。地面频道实际蛮分散的,真正的优质频道并不多。不同于卫视,和地面频道合作往往需要与十个甚至更多的平台洽谈,说实话,真的蛮辛苦。如果地面频道形成一个合力,我们只需要跟一家机构谈合作,可以节省不少人力、物力的成本。

一剧两星政策下,无论是播出平台还是制作公司,都遭遇了不少困难。以一部电视剧播出平台的搭配为例,假如有一部品质非常优秀的电视剧,二线卫视相中了,但可能找不到一线平台搭配,而若一个一线平台属意,也可能找不到其他的一线平台搭配。地标联盟的出现,可以和二线卫视形成良好的搭配形式,如此操作也极大缩短了影视制作公司发行的运营时间。此外,地面频道与地方百姓天生的黏合性也有利于影视制作单位深入了解用户,使电视剧的定位更为清晰准确。综上所述,对于和“地标联盟”的合作,慈文传媒内部所有团队都乐见其成。

具体合作而言,一方面,只要是地标联盟成员的需求,我们会充分考虑;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地标联盟能够在剧集的选择上给予年轻受众更多关注。2015年,慈文传媒将发力网剧制作,《执念师》和《暗黑者》第二季在新媒体渠道反映不错。“地标联盟”合作新媒体,抑或牵手卫视,都是可行方式,而慈文传媒跟“地标联盟”的合作,空间巨大,前景诱人。

地标联盟合作形式充满想象空间

未来影视剧产业机遇和挑战并存:中国影视剧市场将持续繁荣;但随着媒介形态变迁,影视剧制作的上下游公司,如播出平台、内容制作公司,都将面临产业转型,媒体运营成为各方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地标联盟”正是媒体转型环境下充满想象力的创新之举。

上市三年以来,华录百纳对于未来的发展做了许多新计划。2014年,华录百纳收购蓝色火焰公司,业务涵盖电视剧、电影、综艺节目以及营销等诸多板块。所有这些业务板块,我觉得都有和“地标联盟”深入合作的基础,至于以怎样的形式合作,怎么界定合作,考验着双方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未来几年,华录百纳和“地标联盟”这样一个创新机构都能受益于中国娱乐市场的升级。

早在地标联盟成立之前,华录百纳便和各大地面频道有着非常良好的合作。就电视剧来说,“地标联盟”加之卫视平台的播出,能够对电视剧的影响力和覆盖度起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地面频道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其未来发展取决于对自身定位的认知,尤其是处于如此日新月异的媒介环境当中。不同地区皆有强势地面频道存在,这些地面频道用户黏性非常强,极具当地特色,电视剧在这些频道的播出情况能够有助于创作者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收视习惯的观众。

在当前大环境下,播出平台和制作公司密不可分,播出平台优秀能为内容制作公司带来良好声誉;若播出平台出现困难,内容制作公司的冬天也会到来。无论是平台方还是制作方,在确定项目的投资规模、资源配置时,应回归到创作本源——我们想要生产什么样的产品,需要配备怎样的资源。

猜你喜欢
频道卫视
东南卫视 海峡卫视 美食纪录片《下饭菜》专家点评
“二轮剧”霸屏卫视黄金档 新剧仅占1/3
寒假快乐频道
频道
“东方、北京卫视收视飘红” 2016卫视黄金剧场首季收视盘点
我们的节目从哪里“拿来”
专家频道
全国12城市10月广告投放频道TO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