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间谍演“双簧”

2015-09-10 08:02黄烨
东西南北 2015年9期
关键词:塔斯社科夫间谍

黄烨

只要有国家存在,就会有间谍。

美国和俄罗斯,把这两个超级大国放在一起,会想到什么?

有人会想到当年美国时任总统罗斯福与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间的多次密谈;有人则想到俄罗斯已逝世的前总统叶利钦当年的“雙头鹰”外交政策,对西方谄媚,却换来了“热脸贴冷屁股”;也有人想到,俄罗斯前总统、现任总理梅德韦杰夫几年前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坐在街头小店吃热狗,并展示彼此间“亲密无间”时的场景。当然,更不能遗忘的是,俄罗斯总统普京自去年乌克兰危机以来就对美国展示出的强硬态度。

围绕美国和俄罗斯,除了领导人间的形象,还有什么?或许,间谍及间谍战是这两个国家不可回避的词汇。

但反复交锋后,细心的专家们都发现,两国间的间谍交锋往往都演变成一种机械性的套路:一方往往会高调宣判间谍案,甚至发起诉讼,展现被诉讼人的刑期;另一方,却会极力否认所有罪行,坚称会对“两国关系不负责”。但最终,私底下两个国家间会秘密完成间谍与间谍间的交换。

再燃“战火”

2015年,不出意外美国和俄罗斯双方因为“间谍”事件,再次打响了“口水战”。一年一度的“必备节目”——美俄间谍交锋再次上演,但与以往相比,今年的时间点却提前了不少。《华盛顿邮报》援引美国联邦检察官普里特·巴拉拉的话称,“人们以为‘冷战’结束了20多年。但现在,俄罗斯间谍仍秘密地在我们当中活动。”

凤凰卫视援引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亚历山大·卢卡舍维奇的话称,长久以来,美国遵循的原则是,“美俄关系越糟,对美国越有利”,本次间谍事件就是美遵循这一原则的体现。

1月26日,美国司法部起诉了3名俄罗斯间谍——叶夫根尼·布里亚科夫、伊戈尔·斯伯雷舍夫和维克托·波多布内。曼哈顿联邦法庭的起诉书称,这3人受俄当局指示,“收集美国对俄银行的潜在制裁,及美国发展替代能源资源及其他课题的情报”。

具体而言,美国检察官称,斯伯雷舍夫是俄罗斯驻纽约贸易代表,一直在纽约工作到去年11月。波多布内是俄罗斯驻联合国代表团成员,两人都是“低级别外交人员”。

按照美国官方的说法,斯伯雷舍夫和波多布内的确从事了间谍行为。《纽约邮报》1月26日披露,俄罗斯间谍试图招募纽约大学生和女市民作为情报来源,“但在被监听的对话中,他们抱怨难以接近那些女孩,以对她们施展魅力,让其为‘俄罗斯母亲’服务”。

上述报道的佐证是,斯伯雷舍夫2013年4月在某段录音中说:“对于怎么利用这些姑娘,我有很多点子,但她们不让别人接近,这些点子也没法实施。要接近她们,要么和她们发生关系,要么,通过其他杠杆影响她们,说服她们执行我的命令。”

报道称,FBI随后审讯了两名和波多布内有接触的女性,两人都说波多布内想方设法讨好她们,并从两人身上“套取相关信息”。

但40岁的斯伯雷舍夫和27岁的波多布内只是间谍故事的一部分,占据其他重要戏份的是39岁的叶夫根尼·布里亚科夫。据悉,被美国检方逮捕前,他是俄罗斯对外贸易银行驻纽约代表处副代表。据法院的起诉书,这个由三人组成的间谍网络中,“斯伯雷舍夫和波多布内负责向布里亚科夫下达指示,并负责将其搜集的情报进行分析、整理后向莫斯科总部汇报”。据官方说辞,美国联邦调查局指控他“企图借银行职员身份的伪装在美国搜集经济情报并发展下线”。西班牙《世界报》援引法院的起诉书直言,他“实际上就是一名间谍”。

美国一家新闻网站介绍,刑事诉状上说,布里亚科夫2012年3月到2014年9月期间,“至少和另外两人碰面多次”,大多数时间是“来回传递一些小物品或者笔记”。

“这些男子可能有时候说他们需要见面交换入场券,但他们看上去永远不会真地参加或讨论一场体育赛事或音乐会。他们曾说去看电影,但也未走进影院。一系列神秘行为的原因,就是这些男子是俄罗斯间谍,他们在纽约城交换情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视频资料介绍。

CNN还介绍,“他们用日常物品,比如书、雨伞和帽子,作为暗号。2012年到2014年,他们48次会面。会面通常选在户外以降低被监听风险。会面时,一名男子可能向另一个人递过一个包、一本杂志或一个纸条。”

牵涉塔斯社

据披露,在对三人进行了长达两年半的监视和调查后,纽约执法部门最终于1月26日清晨“收网”,逮捕1人,起诉3人。目前,遭逮捕的布里亚科夫于1月26日出庭受审。斯伯雷舍夫和波多布内由于享有外交豁免权,已离开了美国。

不止如此,起诉书还显示,俄罗斯情报部门还要求布里亚科夫回答俄“新闻机构”关于“美国股票市场内部如何运作”等相关问题。

美国官员随后称,与情报人员合作的新闻社为“俄罗斯塔斯通讯社”。美国媒体立即想到,“冷战”时期,塔斯社就曾为前苏联情报机构克格勃提供掩护。

《华盛顿邮报》报道称,诉状中,FBI详细描述了间谍以俄罗斯情报立场向俄塔社预设问题用来采访。据报道,这一证据来自2013年5月,斯伯雷舍夫和布里亚科夫的情报交换内容。当时,斯伯雷舍夫表示,塔斯社“非常迫切地”要了解3个关于纽约交易所的问题。

“哪些问题是对我们有利的?你能帮助我们什么吗?”他问布里亚科夫。

“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我得想想。”布里亚科夫回答。《华盛顿邮报》称,然后,“他要求给他15分钟思考一些问题供塔斯社采访使用”。

据了解,这些问题包括:纽交所如何使用交易基金、高频交易和自动交易系统的潜在局限、与俄罗斯联邦密切相关的金融产品等。

不过,在起诉对象中,美国方面并未将塔斯社列入其中。而截至目前,塔斯社也未回应FBI的一些说法。

抛开塔斯社不说,目前确定的是,“不能获得释免权”的布里亚科夫坚持认为自己是“无辜”的。但纽约律师阿尔卡季·布赫认为,布里亚科夫案“应考虑俄美关系恶化的背景”。

布赫称:“一方面,这是一宗刑事案件,因为触犯了美国法律,且为俄罗斯政府提供意见,只能在拥有美国国务院委派的前提下进行。另一方面,这还是一起政治案,因为很明显,与美国‘交好的’国家人员如果犯有类似罪行是不会按这种指控被逮捕的。”

“如果是意大利或英国公民犯案,他们未必会坐牢。”布赫称,考虑到目前美国国内严重的反俄情绪,“美国检察机关会要求最高刑期。”

时间点巧妙

如以往的“剧情”发展一般,这次,美国和俄罗斯又再次演了回“双簧”。

抛开口水战,《华盛顿邮报》网站提到了一个重要的细节,一般间谍案往往都要调查数年,且很少对外公布细节,“但本次,美国却一反常态,高调对外公布细节,且对布里亚科夫发起了颇为罕见的诉讼”。

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家金伯利·马顿对美联社称:“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被起诉的间谍成就有限。”在他看来,“不是FBI只破获了间谍网的最底层,就是俄间谍机构工作能力一般般。”

“每次,如果一般没什么特殊的政治背景,也就会悄悄告诉对方。”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盛世良对媒体称,“然后,对方把人悄悄收回就结束了。如果有政治需要,那么,就会大肆宣扬。你驱逐,那对方一定有反驱逐的办法。”

事实上,就现在的大背景看,这起间谍案的确有可能进一步恶化美俄关系。因为,就目前的时间点看,因为乌克兰事件,俄罗斯和美国的纷争已从政治领域延伸到了经济领域乃至金融领域。市场“阴谋论”的一种观点认为,国际油价大跌,就是美国和沙特“做戏”给俄罗斯看,以降低他们的经济实力。同时,金融市场卢布的大跌,亦不排除是美国金融集团所为。

同样在这个时间点,俄罗斯媒体发现,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标准普尔下调了俄罗斯的主权债务评级至“垃圾级”。这被当地媒体与间谍案联系在了一起。

俄罗斯《观点报》近日刊文称,在俄美关系极度恶化的背景下,“美国反间谍和间谍机构开始对俄公开宣战,对俄已从经济战、金融战扩至间谍战”。

或将和解

不过,《华盛顿邮报》认为,双方不排除和解的可能性。因为,2010年,就在梅德韦杰夫访问美国3天后,美国和俄罗斯就发生了一起间谍互逐事件。

美国司法部当时发表声明称,“被逮捕的10人均在没有向有关部门汇报的情况下试图为外国政府充当特工,他们将面临最高5年的监禁处罚,其中还有9人涉嫌从事洗钱活动,对于这一罪名的最严厉处罚为20年监禁。”声明还说,在逃的第11名被告“涉嫌向其他被告提供金钱转移服务”。

但时隔不久,美俄双方就互相交换了手中的间谍人质,且很快被梅德韦杰夫和奥巴马的良好气氛所掩盖。

另一个前车之鉴是,1986年,时任美国总统里根驱逐了80名前苏联外交官,“即使这样大规模的间谍战,其影响也没有盖过当时美苏关于军备控制的倡议”。

因此,有媒体认为,现在对布里亚科夫的起诉,可能是“双方在寻找谈判筹码的过程”。

与此同时,白宫在1月底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也没有说一定要终止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这为双方的和谈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

但有一点同样不能否认,即双方的间谍战不会就此停止。早在数年前,媒体就分析,间谍战“从来就是两国甚至是多国角力的无声战场”。

“披上外交官的合法身份从事间谍活动、在间谍战中互相驱逐外交官,这早已在国际社会司空见惯。”媒体当时就预计,俄美如此大规模的间谍战并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事实上,正如普京早先所说,“只要有国家存在,就会有間谍存在。”或许,人们要做的,就是等待下一轮俄美之间的间谍交锋、制衡与反制衡的“好戏”。

(李晟荐自人民网)

猜你喜欢
塔斯社科夫间谍
间谍酷知识
别让歉意成为一种打扰
头脑大爆炸
狗狗世界
雾在做迷藏
间谍混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