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冻死

2015-09-10 07:22
科学Fans 2015年9期
关键词:老秦特征性法医

死亡片段

天气越来越冷了,北方都飘起了雪花。

夏晓曦最近升职了,成为了公司秘书部副总监。因此,她的活动还真是有点多,除了参加各种婚礼、喜宴什么的,还要接受同事、朋友和亲戚们的祝贺,各种喝酒,各种嬉闹。

今天,她的闺蜜,召集了一帮好朋友,共同来祝贺夏总升职。席间,杯来盏去,不知不觉,夏晓曦已经双眼朦胧。

不知道什么时候,酒席结束了,夏晓曦朦胧中记得有朋友过来要求护送她回家,被她拒绝了。

“我可是秘书部的副总监!我怎么会喝多?我绝对不会喝醉的。”夏晓曦依稀记得自己这样说。

可是她心里知道,这是打肿脸充胖子,她似乎已经控制不了方向,迈不动自己的双腿。

她告诉自己,她的家离这里很近的,很近很近的,只要再坚持一会儿就可以到了。坚持住,就很快到家了。

可能是今天走不动路的原因吧,走了很久还不到家。为什么周围的树木和楼房看起来这么陌生?为什么人流车流越来越稀少?哎呀,真的是走不动路了,这里有片草地,在这里歇一会儿再走吧,歇一会儿就能走动了,就能到家了……

天气好像越来越热了,不对啊,现在都已经入冬了,难道这里有空调吗?太热了,太热了,不行了,我得脱衣服,我得脱……

第二天清晨,环卫工人报案,绿化带里居然躺着一具女尸,衣服凌乱地散落在周围,只穿有文胸和内裤。

一则“公司总监裸死绿化带”的新闻很快便沸沸扬扬传到了城市的各个角落。

法医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出勘这一起被初步定性为“强奸杀人”的案件。经过现场勘查,尸体周围并没有其他人的足迹或其他痕迹,这让法医很是费解。

经过尸体检验,死者呈现出一种极其诡异的笑容,皮肤上遍布鸡皮疙瘩,对胃内的解剖也可以看到有很多条红色的出血带。

最关键的是,法医的检验,排除了死者有被性侵的可能,排除了死者系机械性损伤、机械性窒息和中毒死亡。

“这不是一起命案。”虽然家属强烈反对,但法医还是直接地告知了结论,“这是一起意外事件,死者的死因是冻死。”

死亡剖析

前几天,有个朋友在问我关于冻死的法医学鉴定问题,这确实是一个不太多见、又容易起争议的死亡原因。即便是三九严寒、天气剧冷的日子,也不至于那么轻易地就被冻死。倒是我在冬天骑车,常常会有一种差点被冻死的感觉。

好吧,今天我来讲冻死。

很多同学难以想象冻死究竟该是在什么环境、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其实,从法医的角度看,冻死,并不像大家想的那么少见。尤其是我国北方地区更为常见,就连中部地区的冬天,也时有发生。老秦曾经在实习的时候,跟着《尸语者》里提到的“飙哥”跑过几个典型的冻死现场,所以结合书上的理论来侃一侃。

首先,冻死是要有条件的。即便有个别冻死的征象,在不具备条件的现场,是不能被诊断为冻死的。曾经看过一个法医的报告,说是在7°C的室内,把穿着棉毛衫裤、皮夹克的人,诊断为冻死。这,让我说什么好呢?

众所周知,冻死是必须在气温寒冷的条件下发生的。室外常见,御寒衣物不足常见,水中常见。水导热比空气导热快,正常人浸在0°C的冰水里,半个小时就可以冻死。大家知道为什么在塑造了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的《泰坦尼克号》里,“螺丝”没死,“街客”却死了吧?

另外,除去环境条件,个体差异也非常大。比如老年人、患有糖尿病或营养不良的人更容易被冻死,瘦子比胖子容易被冻死,饥饿、疲劳容易被冻死。写到这里,胖秦叔偷偷一笑。

值得一提的是,酒精对于冻死影响比较大,老秦出勘的几个现场,都是喝了酒的人被冻死的。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饮酒过量,血流增加,会产生温暖感,主观上会减少衣着,实际上体热更易散发。深度醉酒者,体温调节中枢被麻痹,易被冻死。尤其是很多喝了酒的人,不知不觉就在路边睡着了,那么冬天就容易被冻死——这才是重点。

性质辨析

那么,冻死都有一些什么特征性或非特征性变化呢?法医又该如何判断死者是不是冻死呢?

1. 衣着

很多朋友都知道,冻死会出现一种叫做“反常脱衣现象”的情况。就是冻死的人多见全身裸露,或将衣服翻起,暴露胸部,或仅穿内衣裤。这个可能是因为体温调节中枢麻痹,出现幻觉热感所致。既然是出现了幻觉热感,当事人就会主动地去把衣服脱掉。有些生活习惯特别好的当事人,还会把衣服叠整齐了放在身边。

这样的冻死现场,看上去会非常像强奸、杀人现场。我也见过因为不了解反常脱衣现象,而认为死者是被强奸、杀害,随即不服冻死结论反复上访的案例。这也是前面我们说的故事里的症结所在。

2. 体表和皮肤

我们冷了,皮肤上会出现鸡皮疙瘩。同理,冻死的人身上也会出现鸡皮疙瘩。但是起鸡皮疙瘩不是冻死的特征性改变,很多溺死、急死、机械性窒息的尸体也会出现。有些人在冬天被掀起衣物进行胸外按压抢救的时候,因为有濒死期的反应,所以胸腹部也会出现鸡皮疙瘩。另外,因为超生反应,甚至很多尸体死后被冷冻,也会出现鸡皮疙瘩。(不可思议吧?但这是事实。)我上面说的那个法医误诊的案件,就是以鸡皮疙瘩作为冻死的特征性改变,是明显错误的。

冻死的尸体阴茎、阴囊、乳头有缩小的现象,可能皮肤出现冻伤。

3. 面容

冻死的尸体,面部表情似笑非笑,称为苦笑面容。老秦看过的几个冻死现场,都是这样。问原因,我真不知道。可能是和人体面部的肌肉受冷收缩有关吧。

4. 尸体现象

冻死的尸斑称鲜红色或淡红色,同样,这样的尸斑也不是冻死的特征性改变。冻死的尸僵发生迟,强硬,消失慢。

5. 器官改变

取下死者的内脏组织,切片后进行病理学诊断,每个脏器都会发现特异性改变。这个涉及到很多病理学的基础知识,我就不一一说了。值得一提的是,解剖会见到消化道糜烂,胃粘膜下会出现弥漫性斑点状出血,沿血管排列,颜色暗红,呈红褐色或深褐色。

以上说的都是一些冻死的特征。但我觉得,法医在判断冻死的时候,不仅要观察以上特征,更应该排除死者系损伤、窒息、中毒死亡,防止犯罪分子伪装冻死的现场和尸体现象。

同时,要进行病理诊断,排除死者系疾病导致的猝死。很多猝死都是因为一些潜在性疾病被一些因素诱发而急性发作导致的,寒冷也可以作为诱发猝死的因素。

所以老秦主张要在具备冻死条件的环境下,具备冻死的征象,明确死者不存在潜在性疾病,排除其系被致伤、窒息、中毒死亡以后,确证具备上述冻死的特征,才能下冻死的结论。

猜你喜欢
老秦特征性法医
虫虫法医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秦惊月
祁连山南坡不同耕地类型土壤理化特征性分析
环境法医“捉凶”记
AMDIS在法医毒物分析中的应用
老秦的糗事(短篇小说)
78例颅脑损伤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
深圳市龙岗区麻疹发病时间与节气特征性的调查分析
植物乳杆菌抗酸相关基因的序列特征性扩增区域(SCAR)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