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说八道

2015-09-10 07:22
今古传奇·武侠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香囊白衣金丝

问题摘要:

月黑风高夜,是谁在暗中蠢蠢欲动?

白衣飘飘,倾城佳人如何为自己代言?

人靠衣装,江湖中穿着打扮有何讲究?

小小香囊有何玄妙?

君子如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草根也有春天,店小二为你带来不一样的生活体验。

羽扇纶巾中的纶巾究竟为何物?

比金钟罩、铁布衫更厉害的金丝甲是怎样的?

微信侠友@我从来不说真话 问:武侠小说中最具特色的服装是什么?

八道 答:武侠小说中最有特色的当属夜行衣了,不光实用,而且紧致贴身,线条感十足,一直引领时尚的前沿。夜行衣一般以黑色为主,方便晚上行动时不易被发现。一般都是用来掩藏踪迹,以便做些“见不得人”的事。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时,有夜行衣的地方就有故事。人们常有一个误区,夜行衣只有黑色款,其实不然。设计成黑色只是为了融化到夜色中,但也有例外:雪夜中,白色夜行衣的效果更好;朗月下,灰色更能让人遁入无形。当然,不是迫不得已,雪夜、朗月时,侠客们也不会轻易冒险。

微信侠友@隔壁老王不曾偷 问:为什么武侠中的绝色女子都是白衣飘飘的仙女范儿?

八道 答:八道私以为武侠中的绝色女子不尽然都是一些白衣飘飘的神仙范儿,还有明教黛绮丝那种异域紫,也有小仙女那样的泼辣红……武林中的美女是春色满园、姹紫嫣红。之所以会产生大多都是白衣飘飘这样的错觉,大概是因为在这美人园中,这股仙女白太过耀眼了。香香公主出场时,“舒雅自在的坐在湖边,明艳圣洁,仪态不可方物,白衣倒映水中”; 黄蓉则是“长发披肩,全身白衣,头发上束了条金带,白雪一映,更是灿然生光”;“白衣派”中最具代表的还属小龙女了,“周身犹如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似真似幻,实非尘世中人“。我们中国自古就有以白为美的传统,俗话说“一白遮百丑”;其次,如果女子美到没朋友的话,通常会说是仙女下凡之类的,所以潜意识中,形容绝色女子多是描绘成白衣飘飘的仙女范儿。

微博网友@逆光流年 问:武侠中人穿衣打扮都有什么讲究?

八道 答:这里面的讲究就大了去了,长话短说,不光武侠,古代人穿衣打扮最大的讲究就是要讲究。帽子有冠、冕、巾、笄;衣服有褥衣、亵衣、单衣、夹衣等。其中尤以狐裘最为珍贵,所谓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古人穿皮衣有将毛露在外面的习惯,有一回魏文侯碰到一个将皮衣反穿的樵夫,问他为何如此,樵夫说是为了保护皮毛,魏文侯感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时裘衣外面还会专门套一层保护的衣服。武侠中,虽也讲究,但也没到这种地步,顶多一些公子王孙、纨绔子弟,争奇斗艳时会显摆一番。然而,也并不是说武林中人各个不修边幅,《御天》中的李泠,小时候打架前,往泥水中一滚,往往可以起到克敌制胜的奇效。后来依葫芦画瓢,一双脏手印到鸿雁师姐衣服上时,却不料让对方狂暴了,差点就含恨九泉了。

新浪网友@木子清 问:香囊中一般都是装的什么?

八道 答:武侠小说中,香囊由于是贴身之物,一般都是大家闺秀们私定终身的首选信物,而一些诸如欧阳克、花无缺的雅公子偶尔也会涉猎一番。在古时候,香水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香囊就成为了当时的主要饰品。但较之香水,香囊的作用更为广泛,一来可以熏香,其次加入对应的草药,也可以安神助眠,再者,香囊上的刺绣女红都是绝美的工艺品。制作香囊的材料有很多中,主要有苍术、山奈、白芷、菖蒲、藿香、佩兰、川芎、香附、薄荷、香橼、辛夷、艾叶,另加冰片,还可以适当加入苏合香、益智仁、高良姜、陈皮、零陵香等药材。香料在武侠中,通常是与毒药共生的。杨叛的《死香煞》中,香囊作为证据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浪网友@每天都遇见 问:为什么武侠中的宝剑大多以玉佩饰?

八道 答:“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玉器在中国被赋予独特的文化内涵,为广大国人所喜爱。玉作为一种饰品,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商周就有玉制的工艺品,春秋战国时期,玉玦成为耳饰和佩饰,并且有生死离别、朋友断交等意涵。有时也表示决绝,鸿门宴时,范增就多次举起玉玦让霸王杀刘邦。秦汉时,君子必佩玉,玉是人格的象征,以玉比德,望玉观人就成了当时的风尚,所以也产生了一套复杂的佩玉礼俗。剑在当时是一种较新的兵器,贵族为了表示自己的勇猛,多在腰间佩一把镶金嵌玉的宝剑,装饰和防卫并用。其实说了这么多,无外乎印证了一句从古至今颠扑不破的真理:“有钱就是任性。”

微博网友@风起云袖 问:客栈的店小二一般都是怎么打扮的?

八道 答:“几位大爷里边儿请,我们这有上好的酒菜。”武侠中众多的客栈,孕育了众多的小二哥。他们不光有千篇一律的台词,其实看他们穿衣打扮,也是十分具有特色的。今天就请到了武林中最大连锁客栈悦来客栈的小二哥典二麻为大家来介绍一番。

“说起咱这个行当啊,那可真是贼辛苦啦。什么样的场面没见过,上回那个谁西门垂雪,只看那剑光一闪,稀里哗啦,噼里啪啦,那胳膊呀、大腿啊,到处飞。小二哥我照样还得给他上菜,一点都不敢含糊。所以干俺们这行,最重要的是那胆量和气质,因此穿着都老讲究了,看见没,咱这帽子上完美贴合咱这头型,再也不怕头发掉到饭菜中了,而这个帽缀充分表现了咱的不羁与放荡,是不是很有个性?全身上下,最值说道的就是这个‘犊鼻裈’,宽松舒适,方便跑堂。想当年,那个司马相如就是穿这套临街当酒,迎取了白富美,走上了人身巅峰。再说咱这个围裙,那也是相当的讲究,都是上好的亚麻布制成,防水隔热,还能防刀割。上回碰到了那个谁,那个李恨愁,嫌饭菜不可口,唰唰唰,就甩毒针过来。好嘛,心想养‘裙’前日,用‘裙’一时。左手撩开,右手那么一扯……”

“挡住啦?”

“都扎脸上了!”

新浪微博侠友@清风朗月 问:古时的冠巾和现在的帽子有什么区别?

八道 答:现在的帽子大多用于御风防寒防嗮,也有很多人带帽子是出于时尚和潮流的导向。中国古时的冠巾情况则要复杂许多。

春秋战国时期,并没有帽子的称呼,他们戴冠主要是为了束发,称头衣为“首服”或“元服”。古人带冠时,先将所蓄长发用笄绾住,再用布自前而后绕发,然后戴冠。自周朝始有“冠礼”,表示男女成年了,要束发行冠礼。男性戴冠束发,所以男性成年称为弱冠;女性用笄把头发插定,所以女性成年称为“及笄”。到了后来“冠”称为了区分身份等级地位的重要标志,巾也成为广大人民束发的首服。“羽扇纶巾”中的巾就是“诸葛巾”,是三国儒将的标配。“黄巾起义”中的黄巾军,就是以黄巾束首为标志,后来帽子普及,但巾等仍旧流行,只是一般都是文人才作此打扮。《昆仑》中的公羊羽,文武双全,刚出场时就是一副头戴方巾的文士模样。

新浪网友@奶茶不加奶 问:武侠中的金丝软甲为什么刀枪不入?

八道 答:古代的金泛指金属,不一定是黄金。金丝软甲上面并不一定有金丝,严格来讲是指用细金属丝编织的背心,穿在身上可以起到保护作用,类似于欧洲的锁子甲。用金属丝编织成甲胄,在古代非常困难,所以其价格极其昂贵。

金丝软甲和锁子甲一样,对刀一类的挥砍类武器很有效,可以阻止刀砍入肢体,利用软甲的韧性增大接触面,把刀的力道化为比较轻微的钝伤。不过这个作用是有一个限度的,对于斧头等重型挥砍类武器效用非常有限,这类武器可以直接把金丝软甲砍断。同时编织的网眼一般较为稀疏,弓箭、长矛等穿刺性武器很容易集中力道对某一狭小的点造成巨大的压强,进而破坏甲胄。所以金丝软甲对于穿刺性武器的作用很是有限。

武侠作品中,这类宝甲都是神兵宝甲,其功效都有不同程度的夸张,属于作家的奇思妙想。例如黄蓉的软猬甲、韦小宝的金丝软甲,都是号称刀枪不入,前者甚至可以防御内家拳掌。

结语:

自从人类度过刀耕火种的原始时期以来,服饰早已超越了保暖御寒的设计初衷。服装不仅可以展现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与身份,甚至在某些程度可以表现一个人的个性与气质。江湖中形形色色的人们穿着颜色各异、风格迥然的服饰,江湖的舞台中不光有刀光剑影,更是有着与现实相结合一脉相承的风俗,我们通过其中独有的服饰文化,也可一叶知秋般体味江湖内在的文化底蕴。(以上内容摘自网络)

猜你喜欢
香囊白衣金丝
白衣赞歌
床头挂香囊,安神又助眠
《镶金丝祥龙壶》
略说民俗文物香囊
白衣英雄
TREASURE TRAIL
金丝草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HBV 活性
低产“金丝4号”小枣密植园的改造
白衣渡我
一袭白衣一生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