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叙

2015-09-10 03:37李秀勤
中国艺术 2015年1期
关键词:雕塑系凹凸盲童

李秀勤/文

自叙

李秀勤/文

李秀勤,1953年11月生于青岛。198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 获学士学位,1988年赴英国伦敦大学斯莱德美术学院研修,1990年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都会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雕塑院研究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委员,中国雕塑家学会常务理事。

1989年 “伦敦斯莱德青年雕塑家作品展”(英国 伦敦)/ 1987年 “全国第一届新人新作展”(中国美术馆 北京) / 1987年 “三月展”(浙江展览馆)/ 1986年 “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作品展”(杭州)

艺术家的创作宛如一棵生命之树,由根系、主干、分枝、树叶组成。主干之下是自己的根系,它紧紧地拥抱着属于自己的那方土地,吸纳着大地的能量,主干之上生长出几条主枝,主枝再生分枝,每一条分枝都由自己的方式和姿态挑起郁郁葱葱的绿叶,沐浴着阳光和雨露。

今天在这里展现的是我的艺术之树中的一条主枝。

1982年7月初我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并留校任教,7月中旬即跟随老师从杭州到了黑龙江省鹤岗市参加雕塑创作。由于南北方气候的差异,我患了严重的风湿热,因此影响到了眼睛,一度几乎失明。

没想到10年后,这难忘的经历成为我创作的起点。

1992年10月下旬,一个阴雨连绵的下午,为了认识盲文,我与邵树官老师第一次相见。“点、点、点点点, 没有开始没有结束,没有情感, 默默无语, 却蕴藏着一种不需言表、由内而发的能量,这种能量,传递着一种无限的难以言说的生命意志……”我开始用心去感知这些奇妙的“盲点”:压力与张力,凹与凸的形态转换、生成过程,启发我如何去感知雕塑。

在邵树官老师的介绍下,我结识了夏中林和浙江盲人学校金雪林等老师和学生,1992年底至1993年初,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创作了15件作品。这些作品是以盲文的“触点”作为造型元素,进行解构、放大、重新构成。作品以“触觉 凹凸”命名,一本本被开启的“盲文书”,利用大理石、铁、铜、石膏制作而成,展览的前言、请柬与作品的标签都是由夏老师和盲人学校的师生制作。1993年4月10日浙江美院图书馆展示了这些作品,当天盲校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手拉手来展厅,用双手感知他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形态。我关注着孩子们抚摸雕塑的双手,慢慢从一点渡到另一点……我从他们的手和脸上的丰富表情看到了一个个渴望感知世界的稚嫩生命的呼唤……一个盲童用双手触摸着前言大声朗读,展厅鸦雀无声,只有一个女孩的清澈声音回荡在展厅之中。在这里我结识了戎国强、刘京春、黄启光等老师。

“触觉 凹凸”展览给我留下一本珍贵的图像册,记载着天真幼稚的孩子与我的作品在一起。一个孩子,一个世界,当时最小的学生余锦熤仅10岁,最大的陶秀林18岁。

图2 -4 《触象》 创作现场

图5 柳暗花明又一村 铸铝 200cmx90cmx85cmx8块 2013年 李秀勤  

图6 被开启的记忆 松木、金属 270cmx120cmx90cm 1994年 李秀勤

图7  “触觉 凹凸” 李秀勤雕塑作品展

图8 1993年4月10日,浙江省盲童学校的学生许马正来到李秀勤“触觉 凹凸”艺术展览现场,正在触摸前言

图9 盲童黄应省、余建松在“触觉 凹凸”展上 1993年

15年前,我到杭州高强职业高中看望正在读高中的余锦熤、黄应省和于建松,他们已经从浙江盲人学校毕业几年。见到他们真是一阵惊喜,几年前的小姑娘、小男孩已经成长为大姑娘小伙子。10年前到富阳王婷的家里看望她,娇小温和的她在自己家里开了一个推拿店……我为“生命在成长”的景象所感动。

2012年底,我决定以“寻找二十年的生命记忆为线索,触摸人的命运、探索艺术的本真”为研究课题,和研究生们寻找9位20年前的盲童。

从今年的4月10日开始,前前后后我们利用了3个月的时间在盲人学校校长黄柏芳、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下找到了9位当年参与展览活动的盲童,其中一位已不幸去世。

寻找,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过程:在见到他们之前我的想象力总是定格在20年、15年、10年前的图像中,怀着无限的想象和期待而来,倾听了他们各自走过的路和生命跌宕起伏的故事之后,怀着无限的感慨和难以言说的心情离去。我们被每一个生命的过程与形式所触动,更为他们的现状、向往和寻找梦想的心境所感叹。他们每一个人都很坚强,有着强大的内心,心中揣着一团火焰,照亮了自己的同时也触碰着我们的心……他们活得并不轻松,但是坦然、安静。

人,以不同的方式感知这个世界……我们用眼睛看到的是五彩缤纷,他们用手指感知玫瑰花的质感,用心触碰着花蕾的密度,感知物象存在的真实……一双在身体上寻找穴位、感知病灶的双手,以同样的方式触摸、按压着泥巴,触碰着向往已久的光明,双手牵动着心跳的节律,呼之欲出的是一份雕塑艺术纯正的本真。

时光,宛如一片轻盈飘渺的浮云,在空中飘逸而去,时光的形态在阳光的照耀下,挥洒在大地之上抚摸着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刻画着自己的景象……

20年前的情景宛如昨日,如果人的生命以20年作为一个章节。那么,我们有几个章节可以屈指弹数?20年前我与许多老朋友相遇在西子湖畔的浙江美院图书馆,我们在那里相识、相知;20年后的今天,我们又在钱江新城市民中心杭州图书馆,以相同的缘分, 在钱塘江岸再次相聚,我们必将结识更多的新朋友,去触碰我们的明天……

2013年 9月19日

AN AUTOBIOGRAPHICAL NARRATIVE

图11 十字 铸铝 200cmx200cmx85cm 2013年 李秀勤

图12 盲道 橡胶 60cmx60cm 2013年 李秀勤

图13 铁道 铸铝 200cmx600cmx70cm 2010年 李秀勤  

图14 触云 金属、木、树脂 450cmx2280cmx200cm 2013年 李秀勤

猜你喜欢
雕塑系凹凸盲童
含有陡峭势阱和凹凸非线性项的Kirchhoff型问题的多重正解
六个维度提升盲校德育一体化工作实效——以山东省潍坊盲童学校为例
Blind boy touches netizens with song of hope盲童用希望之歌感动网民
最易写错笔顺的字
盲童学前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消除凹凸纹理有妙招!
春享陌上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
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