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家园建设的双重维度:个体与民族

2015-09-10 03:36宫丽
道德与文明 2015年2期
关键词:精神家园个体民族

宫丽

[摘要]把握精神家园的生成规律对于科学、合理地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精神家园作为人创造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是在主客观的双重作用下、在个体与群体价值的相互影响下生成的。精神家园的建设过程是文化不断走向自觉的过程,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建设重点应解决好“共有”、“当代”和”认同”问题。

[关键词]精神家园 个体 民族

[中图分类号]B8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5)02-0103-05

精神家园是一个由文化体验、心理状态、情感方式、认知模式、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等要素构成的精神文化系统。作为一种寄托、一种象征,精神家园是主体普遍认同的意义世界,是主体精神文化高度自觉的产物,也是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和价值取向的反映。在现代化、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在传统与现代、道义与利益、精神与物质、多元与一元等诸多矛盾凸显的当今社会里,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中国梦离不开精神家园的建设。

从层次结构上看,精神家园有个体和群体之分,因此精神家园的生成也应从个体与群体互动的视角来研究。个体精神家园的生成依赖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基础,经过感知、理解、接受、改变四个阶段的价值内化的实践过程,使之“取之于外而作用于内”。民族精神家园建设是一个由民族共同体发展的客观需要引起,经历价值观自下而上的整合凝练和自上而下的普及传播,最终建立文化认同的过程。个体精神家园与民族精神家园之间又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中互动生成。

一、个体精神家园的形成

精神家园作为人主观建构的精神文化系统,是个体对精神文化、理想信念等价值取向内化的结果,从内化的概念来看,内化是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一种转化,亦即将社会意识形态移置于个体意识之中。它是一个通过选择、接纳并合并为自身一部分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人的认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具体向抽象的发展。个体精神家园的生成经过感知、理解、接受、改变四个阶段的价值内化的实践过程。

感知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它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刺激的应激反应,是一个被动的、不自觉的过程。在精神家园内化过程中的客体不仅可以是凝聚精神内涵、激发人思考的客观事物,也可以是文化、价值观等抽象的精神意识。

理解是运用综合、分析、想象等思维能力对未经处理的、无序的信息片段进行加工的结果,是认识从感知到接受的过渡环节。从认识的程度上看,感知仅仅是感性的认识,而理解已经上升到了理性的思考,它是对事物内容和本质的较为深刻的认识。但是理解仅仅是一种深层次的认知,它不同于接受,一个人可以在内容和形式上深度了解某种文化,但并不意味着接受或认同。

接受是个体对对象的一种接纳、吸收并融入自我的过程,是内化的关键。首先,接受是具有选择性的,人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价值观进行甄别和选择,因此个体精神家园的形成过程也是对外部文化特别是价值有选择性地接受的过程。其次,接受也有主动接纳和被迫接受之分,主动的接受才能走向认同,而精神家园的内化是建立在主动接受基础上的价值认同。这就需要在社会层面弘扬正气、形成和谐美好的良好氛围,需要对正确的价值观念进行宣传教育,也需要通过典型示范和制度规范的途径引领方向。

改变是对价值观念的整合与完善,是内化的结果。人接受的价值与原来的价值体系总要发生联系,既有相互补充和丰富,也有矛盾和对立,这就要求人对价值进行重组。在这一过程中,个体精神家园需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需要有精神文化的熏陶,同时也需要群体精神家园的引领。整合后的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起着规范作用,人将什么样的价值观融入精神家园,就会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我的关系,因此改变是价值观内化向外化的过渡和转变的阶段。个体经过正确的价值观和精神家园的内化,实现了文化的“改造”,使心有所依、人生有常、社会有序。精神家园作用于自然中,可使“山水风物,因之含情,顽石枯木,因之有灵”;作用于社会中,可使社会和谐美好,形成崇德向善的积极力量。

二、民族精神家园的生成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从人猿相揖别的那一刻起,人就开始以社会的形式进行生活。人类在生活的早期,与动物一样是聚群而居的,但人类社会绝不是简单地聚群,而是依靠社会个体之间的有机联系形成群体。社会中有复杂的组织结构,也有法律规范、道德伦理、价值理想等社会意识。民族精神家园是群体社会意识的典型体现,它建立在民族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经过一个自下而上的整合过程和一个自上而下的传播过程得以形成。

(一)契合民族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个民族的发展不仅有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需要,有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的制度需要,而且有繁荣民族文化、凝聚民族力量的精神需要。而这种精神需求是精神家园生成的内在动因。

首先,在处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上,民族精神家园是保持民族特性的需要。露丝·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开篇引用了迪格尔印第安人的一句箴言:“开始,上帝就给了每个民族一只陶杯,从这杯中,人们饮入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生活”意即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本民族特有的精神文化。这种精神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历史地形成的文化特性,是共同需要与利益、共同命运与理想、共同思维与性格的集中反映。一个民族有保持并发展本民族文化的需求,特别是在文化遭遇侵略、破坏或竞争的时候,这种需求确立起使命和责任,也转化为文化自觉的意识。历史证明了文化的泯灭是一个民族最严重的灾难,文化的繁荣是一个民族保持活力与生机的最佳途径。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文化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衡量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准。“软实力”体现了文化的凝聚力,只有保持文化的民族性与个性,才不会在文明的竞争中被其他民族的文化同化而失去自我。“软实力”也体现了文化的影响力,民族文化只有走出去,才能在与不同文化的交往和竞争中汲取众长、互惠互利、不断强大。

其次,在处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上,民族精神家园是凝魂聚气、引领方向的需要。近现代以来,随着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已有的精神家园面临被破坏与瓦解的危机。当家园感逐渐失落,曾存于人们心底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也开始被物质欲望以及虚无的感觉所替代,人为失去生存的意义而感到焦虑,人的心灵没有了归宿时,人的精神便难逃在物质荒原上放逐流浪的厄运。个人的思想荒芜驳杂、精神无所寄托,民族的认同感和社会的凝聚力便会受到影响而逐渐萎缩、消逝。更无从谈及民族的强大与振兴。

最后,在处理传统与当代的关系上,民族精神家园是弘扬传统文化和增强文化自信的需要。民族精神家园寄托于民族文化之中,凝集了民族精神的精髓,是民族安身立命、获得精神支柱的根本动力。“历史和现实证明,任何民族文化的断裂,必然导致这个民族的衰退。而民族的振兴,始于文化的复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和思想沃土。无论是在国力繁荣的盛世,还是民族危难的关头,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都足凝聚民族力量、增强民族认同的重要力量,它不仅能够泽被四方,更能引领人们守望精神的家园。

(二)文化价值观的整合过程

价值整合是根据社会、民族的发展目标以及利益需求,对价值观加以选择、凝练,使多元的价值观逐渐系统化的过程。在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时期,个性和工具理性的过度张扬削弱了社会共识和民族力量的凝聚。因此,民族精神家园的建设首先要对分散、多元的价值观进行整合,使其协调统一进而建立起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使群体成员在文化意以、伦理规范和价值取向等方面认同并服从群体价值的需要。

文化价值观的整合首先表现为在开放地面对人类文明的大视野下,从自己的国情和发展模式出发对文化进行资源选择。露丝·本尼迪克强调在民族文化模式形成过程中“选择”的重要性,认为各民族对文化特质的不同选择与传播构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模式。她指出:“任何文明的文化模式都利用了所有潜在的人类意图和动机所形成的大弧形上的某个片段……首先需要的是选择。没有选择,就没有什么文化是可以理解的。”

其次,为了实现价值顺应,在本民族内部,面对价值观多元、分化的状况,文化价值观的整合还需要一个凝练的过程。但是整合又不仅仅是选择,选择只是整合的前提,实现价值观的凝练生成和价值顺成才是整合的关键。价值整合的目标是形成核心价值观,这是不断弘扬民族精神文化的普遍性、共性的过程,也是其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民族文化价值观整合的实质是对民族成员利益和需要的整合。核心价值观应该代表大多数民族成员的根本利益,同时也应顺应社会发展的方向,能够凝聚共识和激发民族力量。

再次,价值整合也具有一定的同化意义。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中含有的那些风俗、制度等既是整合外来文化的依据,又是规范的力量。“一个人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区或社区去,最初他感到风俗、宗教、礼仪制度等是一种约束力,处处控制着自己异样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但生活久了,就会慢慢接受该种文化的价值及其观念。当他完全顺应了该种文化时,他的价值意识也就自觉或不自觉地被整合了。”

(三)民族认同感的提升过程

民族精神家园要为民族成员所共有,还需要一个自上而下的传播过程来进一步建立民族认同。“民族认同”是对构成民族遗产的价值观、象征物、记忆、神话和传统模式的持续复制和重新解释,以及对带着那种模式和遗产及其文化成分的持续复制和重新解释。同一民族中的个体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具有共性的文化心理特征和精神面貌,这是形成民族认同的前提。认同的本意是认可与赞同,表现的是心理接受的结果,是通过认知与模仿,使外物逐渐成为个人人格一个部分的心理过程。在民族认同中,文化认同是其核心。“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每一个民族成员对于本民族的同胞和本民族的文化都有一种天然的认同感,都从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中来直观自己的历史形象,由此获得精神的慰藉和心灵的共鸣。”

认同感的提升至少需要两个途径。其一是教育、传播的途径。这是通过外在的宣传普及和典型示范,使主流的价值文化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接受,使民族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得以弘扬。同时,心理认同更应该是一个自然的逐渐生成过程,也就是说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提升更应该着重提高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民族认同感在很大程度上与归属感、信任感、幸福感和满足感有关,而人们心中归属感、信任感、满足感和幸福感的产生往往是以个人梦想的实现和个人创造力的发挥为现实基础的,所以发展经济、解决民生问题是增强幸福感进而提升认同感的一个重要条件。

三、个体与民族精神家园的互动生成

群体是由个体构成的群体,个体是群体中的个体,个体精神家园与群体精神家园相辅相成。个体精神家园与群体精神家园在彼此联系又彼此制约中互动生成。

个体精神家园既是民族精神家园的来源,又是其归宿。民族精神家园为民族共同体提供精神激励、道德规范和发展目标,是民族精神家园的价值指向,而这样的目标是要通过个体精神家园的建构来表现和衡量的。群体精神家园的生成又总是以个体精神家园作为原始材料,并且需要通过个体精神家园表现出来。个体精神家园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灵敏而迅速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个体精神家园的变化最终会影响群体精神家园。

个体精神家园总是需要坐落在群体精神家园的村落之中,但民族精神家园并不是个体精神家园共有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选择、凝练和提升的结果。这样,民族精神家园所产生的集体力量要远远大于个体精神家园所产生的力量,会发挥出更大的合力作用。群体精神家园无论在表现形式还是在功能作用上都具有普通个体精神家园不可比拟的优势。这种优越性表现在群体精神家园对个体精神家园的引领上。“人正是在这样一个无限参差驳杂的现实世界中,在无数个体与群体的社会互动中,在主客体的不断交互作用中,发展自己的文化价值意识的。”

四、对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的启示

从世界发展的大背景来看,我们又回到了如德国诗人诺瓦利斯所形容的“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的时代。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科学、合理地建设一个为当代中国人所共有、共享、共建的精神家园已成为中国发展的当务之急。研究精神家园的生成过程,把握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我们科学、合理地建设精神家园提供了启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建设应重点解决好“共有”、“当代”和“认同”这三个关键问题。

(一)“共有”:处理好核心与多元的关系

“共有”意为共同享有,突出的是群体精神家园在民族成员中所具有的广泛性、普遍性和大众化的意义。“共有”首先意味着民族成员在共同利益、共同需要、共同目标上应达成共识,而不是鼓励民族分化和发展上的一支独放。中华民族是由多民族构成的统一体,历史上各民族成员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离开了中华民族这一共同体,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各民族成员应该尊重中华民族的历史生成,尊重在民族发展中形成的民族共性。从群体精神家园的生成来看,最重要的内因是建立在民族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共同需要。因此,价值观的整合应突出民族共性,在精神家园的建设中应关注民族共同需要的满足及共同利益的实现,让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其次,民族精神家园一旦“共有”也意味着在价值理想层面的高度统一性。由于地域、阶层、利益格局、生活阅历、文化环境等很多因素的差异,今天中国人思想的独立性、多变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价值观念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而民族精神家园的“共有”就是要处理好核心与多元的关系。价值层面的核心与多元并不矛盾,因为“作为价值观产生根基的社会存在的统一性及社会生活的整体性,决定了不同个体价值观必然会保有内在一致性”。中华文化本身也具体有多元一体、兼容并包的特征。从精神家园的生成来看,正是无数个体精神家园夯实了民族精神家园的基础。因此,在民族精神家园的建设中,要通过确立和弘扬主流价值体系来引领方向、整合资源,培育民族认同。

(二)“当代”:处理好传统与时代的关系

恩格斯曾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精神家园在实践中生成,因而也要融合时代精神和时代品格,积极回应时代的现实问题,这是精神家园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回顾历史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经历了一系列的革故鼎新的发展,落后和不合理的部分被淘汰,先进和科学的因素被吸收进来,这使得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不只在历史中沉淀,更在时代中更新。

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建构不应简单地复兴国学和回归传统,而应立足于时代精神,回应现实问题,并且引领未来文化发展方向。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精神文化系统,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是最能够体现出时代精神与时代价值理念的意义体系,应以时代最优秀、最具先进性和活力的价值要素为基本构成,通过对时代精神和价值观念进行整合、凝练和提升,实现对民族文化传统的改造与更新。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目标需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应努力让中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资源,建立富有凝聚力和包容精神的信仰信念系统。

(三)“认同”:处理好自我和他者的关系

民族精神家园建设最重要的是建立起超越地理疆界和政治意识形态限制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认同是主体价值自觉选择的结果,它展现了认知从了解到接受、体认再到内化的逐渐深化的过程。只有在民族文化本身具备足够的吸引力、民族理想足够明确和强大的条件下,民族精神家园才能够被民族成员自觉地接受和选择,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被激发出来。

“认同”突出对本民族价值的体认,同时也就意味着强化了与其他民族的区别,至少不会轻易地被其他民族同化。亨廷顿从9·11事件后美国国民特性和国民身份遭遇挑战的现实出发,指出“在当今世界上,文化尤其是宗教影响到每一大洲各国人民的忠诚和敌友关系,因此美国人可以重新在自己的文化和宗教信仰中找到自己的国民身份和国家特性”。如果说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最本质的特征是文化,那么建立在文化传统沃土上的民族精神家园就应该是本民族独特精神气质和价值取向的反映,是本民族个性的体现。也是回答亨廷顿提出的“我们是谁?”这一身份确认问题的重要依据。在民族精神家园的建设中,要处理好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要保持、发展自己的优势与特性。“任何人、任何民族没办法把自己的血液换一遍,摆脱不了传统,它已深深地侵入血液里……没有办法铲除传统。若铲除一个民族的传统,唯一的方法就是铲除这个民族。”同时也要深入学习和借鉴别人的长处,让本民族的文化在世界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影响力。

责任编辑:陈菊

猜你喜欢
精神家园个体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多元民族
强化“四个意识” 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
经营好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坚守精神家园 争创文明城市
弘扬“最美” 打造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