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伦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5-09-10 03:43苏宝梅
道德与文明 2015年2期
关键词:信念伦理价值观

苏宝梅

由中国伦理学会和山东伦理学会联合主办的“信念伦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10月25~26日在山东师范大学学术交流中心召开,来自全国多家高校及科研单位的七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提交论文四十余篇。与会代表围绕主题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讨论,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信念伦理与德性伦理的哲学阐释

山东伦理学会会长姜克俭指出,信念伦理,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德性伦理中最具基础性的元素,或者说是促成德性成长最重要的基元,其他德性或多或少都要受到它的影响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素质层面凝炼出的12对德性要求,也都与信念伦理有机联结。信念直指人心,关系善恶,是人性达善的要件。信念伦理基于内心对某种道德准则合理性的坚定服膺和信仰,并将道德规则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变成了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深刻自律,不论在道德行为的实施过程中外在条件如何于己不利,都要将这种道德准则毅然地贯彻下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关乎国家命运和前途的战略工程,因此,要宣传好、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在全社会培育崇尚道德价值的信念伦理,深入挖掘信念伦理、德性伦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为其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中国伦理学会秘书长孙春晨研究员从“犬儒主义时代的信念伦理”入题,认为从社会道德的现状看,当今的时代可以称之为“犬儒主义时代”。由古代犬儒学派演变而来的当代犬儒主义对现时代各个领域的道德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导致去道德化现象日趋严重,道德价值、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的重要性被削弱。信念伦理强调对道德原则和价值观的自觉认同和接受,它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强大而有力的精神支撑。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不可分离,每一个公民都对践行核心价值观承担着道德责任。

山东社会科学院涂可国研究员认为,要准确把握信念伦理的内涵、结构、特点和意义,就必须对责任伦理加以关注和梳理。儒学所阐发的“责任伦理”既包含意图伦理或义务伦理又包含结果伦理,但它又区别于严格意义上的道德功利主义。儒家责任伦理主要指一种道德使命,它确定人的道德责任,致力于事前责任与事后责任的统一,内在地包含义务伦理,从角色伦理维度规定责任伦理并通过各种礼仪规范和准则加以表达。儒家责任伦理提出了三种伦理责任类型:一是对自然的责任;二是对自己的责任;三是对社会的责任。推动儒家伦理的应用有助于建立道德责任体系,有助于强化人的道德责任感,有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山东师范大学韩云忠博士认为,从本质来看,道德就是一种信念。首先,道德是人的生命存在之本;其次,道德是人之为人的价值准则;再次,道德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本。从价值来看,信念对道德的维护起着根本性作用。道德能为人提供终极价值目标的精神支撑;道德为人提供令人敬畏的价值信念;道德为人提供精神寄托之所。

二、关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寻

中国伦理学会常务理事、《道德与文明》杂志主编杨义芹研究员从国家伦理的视角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富有启发性的解读。她从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路径入题,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举措。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是求得全社会对核心价值观的广泛认同,使之成为社会的主导观念,进而内化为个体的坚定信念并付诸行动。而认知、识别、接纳一种价值观,需要个体长期的心理积淀和社会认同。面对主流意识形态趋于模糊和淡化,国家聚合力、认同感的缺失,如何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成个体的价值自觉及责任和信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消解价值冲突,凝聚民心,既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杨主编认为。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资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理论基础,以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为基础,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功能与公民个人价值追求统一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换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共识,进而转换成个体的道德诉求,引领规范人们行为方式的文化基础;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践路径,丰富的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和载体。对知识分子而言,应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推动者和践行者。

山东师范大学马永庆教授认为,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有与当时社会状况相符合的核心价值观,这不仅在于为人们确立做人的基本标准和发展方向,更为重要的是在于维护社会的和谐有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社会与个体、传统与现实、知与行的价值互换过程,社会与个体的价值转换是输出和输入的双向循环发展,具有平等性、相互性和人本性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核心价值观确立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族优秀传统、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转换需要通过舆论价值导向、建立实践平台、启迪个人自觉性等方式,使个人达到认知与实践的统一。

曲阜师范大学赵昆副教授认为,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信”,二是“行”。首先,信仰确信不疑。这是信念(或信仰)的前提和本质特征。这至少包含两个问题,一是信什么?二是何以为信?信什么,一般是指对某些思想理论、学说或事物的坚信不疑。何以为信,一般包含两个层面:信以为真,信以为值。其次是行。这是信念(或信仰)的应有之意。信念不仅在于信,更在于行,在于去践行和追求,身体力行。一定的思想理论或学说,要让人深信不疑,内化为人们的信念,离不开一定的理论认识,但仅靠理论认识还远远不够。信念(或信仰)中天然含有情感等非理性因素,并不是仅仅加强理论教育就可以实现的。因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在于如何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信念,进而指导人们的行为。

三、其他相关论点

参会的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就核心价值观自身的价值、中国传统道德价值的现代转换、信念伦理的教育与传播方式、伦理决策与宗教信仰、职业信念与职业品质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与交流。山东大学曹永福教授以“信念伦理之于医学伦理与生命伦理”为题,论述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具备坚定的职业信念和职业操守;湖南大众传媒学院的周山东副教授以“孝”为中心,论述了道教弘扬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方式;聊城大学王敬华教授从仁、士、儒的社会角色与社会担当层面论述了先秦儒家关于信念的探讨;泰山学院的刘胜梅副教授就信念伦理学校教育方式展开论述,提出了信念伦理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方法路径;亚美远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涛先生以企业家的伦理决策与宗教信仰为题,论述了企业管理决策中的伦理考量、企业家伦理的理性支持等,指出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企业家应体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实现更高尚的信念追求。

责任编辑:耿志刚

猜你喜欢
信念伦理价值观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我的价值观
为了信念
发光的信念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信念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