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的”、“滴滴”双寡头博弈分析

2015-09-10 17:10俞丽甜戴国建陈佳雯陈新焕张利风(
消费导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博弈价格战补贴

俞丽甜 戴国建 陈佳雯 陈新焕 张利风(指导老师)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打车软件应运而生。在2014年杭州的出租车市场上,“快的”、“滴滴”打车软件的竞争一度出现白热化的状态,为抢占市场份额,推出打车补贴,吸引消费者。随着两企业价格战的进行,补贴从一开始不断抬高到后来的降低、取消,甚至两家合并。本次研究通过文献检索、实地调研等实证分析工具,结合理论知识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掌握背后的内在逻辑,更好地了解这一经济现象。

关键词:双寡头 博弈 价格战 补贴

一、打车软件兴起内在因数

(一)出租车市场的供求失衡

由于出租车市场的供求失衡,出租车成为稀缺资源。杭州市目前大约有11590辆出租车,201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84.4万人,即平均每763人共同使用一辆出租车。出租车的高空驶率恶化了供求平衡。

(二)提高消费者、生产者福利

公交车是出租车的可替代性商品,双方的需求交叉弹性为正。相较于公交车,出租车时间成本低,但价格昂贵,而补贴很好的弥补了这一问题,无论是需求弹性大还是缺乏弹性的消费者都以更少的钱得到相同的服务,获得更大的满足,提高了消费者的效用。因此补贴使用打车软件的出行者获得消费者剩余,司机也有从量的补贴,获得生产者剩余,总体提高了社会福利。

二、打车软件市场份额数

在打车类应用细分领域,累计用户数已接近2000万。快的打车、滴滴打车、摇摇招车分别以41.8%、39.2%及9.0%的比例占据中国打车APP市场累计用户份额前三名的位置。

随着补贴力度加大,2014年的一季度,国内打车软件市场形成了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双巨头称雄的格局,双方市场份额之和达到97.4%,用户覆盖率均超过50%。快的打车坐稳打车软件龙头位置,累计用户市场份额高达57.6%,排名第二的滴滴打车市场份额为39.8%。

截至2014年12月,中国打车APP累计账户规模达1.72亿,其中,快的打车、滴滴打车分别以56.5%、43.3%的比例占据中国打车APP市场累计账户份额领先位置。可见,国内的打车软件已经形成了“快的”和“滴滴”打车软件的双寡头竞争的垄断市场格局。

三、双寡头价格战模型模拟

(一)非合作博弈模型

1.囚徒困境。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通过价格补贴争夺市场是市场竞争中十分普遍的行为,是典型的囚徒困境。

“滴滴”和“快的”是双寡头市场上的两个寡头,打车原来需要较高的价格来获取相同的服务。如果这两个寡头不满足它们各自原有市场份额和利润,将会选择降价——价格补贴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博弈双方肯定对方会按照个体行为理性原则决策,同时采取价格补贴对双方来说虽然都不是最优的结果,但因为无法信任对方会遵守“保持原价”的诺言,所以博弈双方仍会选择价格补贴。

2.重复博弈.由于两个寡头在同一个市场的竞争常常可以维持较长时间,可以看成重复博弈。该寡头市场价格补贴竞争博弈有唯一的纯策略纳什均衡,因此博弈双方每次都会采用一次性博弈时的“价格战”策略。这与现实中“滴滴”与“快的”初期越飙越高的价格补贴战相吻合匹配。

以上为非合作博弈模型,但通过分析双方均进行补贴的结果对两寡头来说都不是最优的,两寡头就存在动机或明或暗的进行勾结合作。但对对方合作的可信性存在疑问,引发了之后双方采取的触发战略。

(二)合作博弈模型

寡头双方勾结采取低补贴的合作策略,以获取较高的利润。但如果一方违背合作采取高补贴,另一方也会采取高补贴进行报复,且不再进行合作。该报复机制制约了寡头任意一方违背合作的行为,寡头双方同时采取低补贴策略,提升自身的可信性;下一轮寡头双方又同时采取更低的价格补贴策略,又提升自身的可信性……不断的合作,将补贴金额不断压低直至零补贴。

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补贴金额达到最高后又将补贴压低,最终回到原价,是以触发策略为前提的相互试探、合作的过程。而今年2月14日的正式宣布合并,为外部的竞争、合作到内部的统一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四、补贴大战成果及前景分析

起初出现在市场上并运营的打车软件不少于30家。但在两年内,“滴滴”与“快的”掀起价格补贴大战,瓜分了绝大部分市场。补贴大战取得显著成效,“快的”和“滴滴”市场占有率之和达到98%左右,用户覆盖率超过了50%。

在打车软件补贴的背后,实际是腾讯和阿里两大集团从线上向线下延伸的重要渠道,是促成其商业模式落地的重要手段。打车软件的补贴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用户加入移动支付行列,用户移动支付的理念被培养后,移动端的商业布局才更可行。打车软件平均吸引一个新用户的成本为20元,远低于电商行业人均两三百元的新用户获取成本。

从“滴滴”和“快的”已占有的市场份额和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大互联网电商巨头的巨额补贴来看,新的打车软件想要进入市场面临着高昂的资金门槛,而像之前大打价格战时的惠民补贴将不再出现。

五、结论

由于出租车需求量大、空驶率高等因数,大量打车软件应运而生。耗资数亿的价格补贴大战使得“滴滴”和“快的”瓜分了现有市场,一次次的补贴战、一次次的试探与一次次的合作最终促成了两家的合并,也在无形中向消费者灌输了移动支付的消费理念。

以“滴滴”和“快的”为研究代表,对其策略性行为进行学习,了解市场上的寡头企业的选择与未来发展,即可提早做好应对措施,规范其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博弈价格战补贴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Cartoons
不打价格战也能赢得漂亮! 2020年虾苗企业要打的是价值战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沉着应对价格战 创新引领行业良性发展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集团公司财务预算管理研究
审计意见选择行为的博弈分析
专车行业改革必要性探究
晏平要补贴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