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斯坦丝路西游记

2015-09-10 23:14竞舟
中国国家旅游 2015年5期
关键词:撒马尔罕希瓦清真寺

竞舟

丝绸之路上的骆驼商队曾经穿越于此,残酷的奴隶市场曾经存在于此,爱上可汗妻子的建筑师曾经献身于此,阿凡提的智慧、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斗智斗勇的故事流传于此,耶律大石的西辽国祚发轫于此,成吉思汗与帖木儿曾经征战于此,19世纪沙俄与英国的“大国博弈”地缘政治曾经角斗于此,华丽而庄重肃穆的清真寺和宣礼塔依旧矗立于此……这是历史与传奇的混搭,这是记载在种种现实遗址上的想象回放,这是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这是为什么我们要去探访希瓦、布哈拉和撒马尔罕。

希瓦、布哈拉、撒马尔罕是乌兹别克斯坦最为重要的三座历史古城,正好由东至西分布于古代丝绸之路上。我们选择的路线是搭乘飞机抵达最西边的古城希瓦,再沿古丝绸之路的方向,游历布哈拉和撒马尔罕。

抵达乌兹别克塔什干国际机场已经是晚上,我们原本还希望能赶上末班地铁,体会一下原本作为抵御核武器掩体工事的地铁系统。但是,在海关却看到了英语和乌兹别克语的警示般告示:“1、你将被检查!2、你有可能要打开行李检查!3、检查可能要耗时一个小时以上!”结果就是,我们坐着出租车,深夜穿过塔什干一个个苏联风格的街区抵达酒店。

搭乘乌兹别克斯坦航空的航班,从塔什干一路向西,穿越克孜勒库姆沙漠,就来到了花剌子模省的省会乌尔根奇——别误会,即使是省会,人口也只有14万。

从乌尔根奇机场出来,去往希瓦的道路两边几乎都是苹果树林或棉花田。在苏联时代,乌兹别克斯坦大力拓展棉花种植,使得苏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棉花生产大国,然而过度的灌溉也让咸海迅速萎缩并带来了一系列生态问题。我们也看到有少年儿童在棉田帮忙采摘棉花,而基于对使用童工的反对,欧盟的不少服装品牌公司一度抵制使用产自乌兹别克斯坦的棉花。

大约半小时以后,飞机抵达希瓦的老城Ichon-Qala。

传说,大洪水退去,诺亚的儿子闪(Shem)从方舟上下来后在这里发现了一口井,这口井的名字叫做Kheivak,据说这就是希瓦城的起源。虽然历史悠久,但是直到公元8世纪,希瓦还只是一个丝绸之路上的交易站及奴隶交易中心而已。随着14世纪东西方经由好望角的水路交流兴起,希瓦开始日渐衰败,1592年花剌子模汗国定都于此,希瓦才重新繁荣起来。

历史上,希瓦历经亚历山大大帝、阿拉伯人、帖木儿以及波斯人的攻占,最终在1920年作为花剌子模共和国的首都加入苏联,并于1924年并入乌兹别克苏维埃共和国。

20世纪70年代开始,前苏联将希瓦列为文物保护项目,古城内的大部分居民被整体迁出,清真寺、宣礼塔和十多家经学院被修复、保存下来。如果要想象那些湮没在历史黄沙中的其他中亚古城的模样,希瓦能提供一个完美的参考。然而另外一方面,人们也只能在空旷的建筑之间,通过想象来复刻当年的喧闹与繁华。

希瓦古城面积并不大,不超过0.5平方公里,适合带着对历史的想象随意漫步其中。傍晚时分,不妨从北门走上城墙,远眺清真寺、宣礼塔和城北民居的混搭风景。

穿行古城,经过北边的一片民居,一个不容错过也不会错过的景点就是Kalta Minor宣礼塔。1851年,Mohammed Amin可汗想建设一座高耸入云的宣礼塔,这样他就能遥望远方的布哈拉(布哈拉远在四百多公里外,我很怀疑可汗是否真的能看到,但这一点已经无从证实了),到1855年可汗去世的时候宣礼塔仍未能完全建成。然而,未完工的Kalta Minor宣礼塔仍然是希瓦最为雄伟的建筑之一,在许多希瓦的宣传图片上,都出现了这座贴满蓝色马赛克瓷砖的美丽的“烂尾工程”。

再往南走,我们遇到了笼罩在夕阳下的Islom-Hoja经学院和宣礼塔。建于1910年的Islom-Hoja宣礼塔是乌兹别克斯坦最高的宣礼塔,而那天的夕阳,是我所见过最美丽的夕阳之一。

晚上行走在静谧的古城里,更是一种特别的体验,尤其是抬头看到满天的繁星和银河——这就是所谓的斗转星移之间,世上千年吧。

考虑到从希瓦到布哈拉路程接近500公里,要穿越克孜勒库姆沙漠,在搭上去布哈拉的出租车之前,我在希瓦饱餐了两份手抓饭。唯一的问题在于,吃完以后发现当地餐厅的卫生状况实在堪忧——炒好的大锅手抓饭上,苍蝇们在狂欢。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这的确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经过数个小时沙漠公路的颠簸,加上当地如砂纸般强悍的卫生纸,最后腹泻成了一场悲剧。据说,去中亚旅行的游客30%~50%在两周内都会腹泻。

我们的另外一个失误在于,出发之前忘记让旅店老板用乌孜别克语写下“请开慢一点,安全第一”。

结果就是,归心似箭的出租车司机在似乎自苏联解体以来就从未修整过的颠簸的沙漠公路上一路狂奔。而我们也从紧张不安(谁把车上的安全带卸掉了?!),到向所有的神祈祷,到最后听天由命地看着窗外夕阳下的荒漠。就在手抓饭几乎快晃到嗓子眼儿、所有的水都喝光的时候,谢天谢地,布哈拉终于到了。

布哈拉堪称是中亚地区最神圣的城市。早在9、10世纪的时候,这里就成为中亚地区的宗教及文化中心,但也不乏外敌入侵和暴君统治的历史。1220年,愤怒的成吉思汗亲率20万大军攻破布哈拉,当众处死谋杀蒙古使者的执政官并烧杀掳掠之后,成吉思汗向公众宣布:“我这是代表神对你们所犯的罪进行的惩罚。”中亚文明由此受到沉重打击,1370年,随着帖木儿的兴起,布哈拉才得以逐渐恢复,16世纪时成为布哈拉可汗的都城。鼎盛时期,布哈拉有上百座经学院及三百多座清真寺。随着丝绸之路的式微,布哈拉也再次盛极而衰。

1918年,似乎是历史的重演,苏联布尔什维克派遣使团前来布哈拉劝降,当时的布哈拉埃米尔阿里木可汗设法谋杀了整个使团,愤怒的布尔什维克红军发兵炮轰了布哈拉的Ark城堡(至今没有完全修复),占领了布哈拉,并最终将其并入乌兹别克共和国。布尔什维克对布哈拉的城市供水系统进行了改造,消除了当地的瘟疫——糟糕的供水系统使得瘟疫横行,19世纪布哈拉人均寿命只有30出头。

传说中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就发生在布哈拉,而乌兹别克人民认为半神化的智者Hoja Nasruddin也是出在布哈拉。在拉古城的湖畔Lyabi-Hauz广场东边,就有一个骑着毛驴的Hoja Nasruddin雕像——没错,他就是我们所说的阿凡提大叔。

从Lyabi-Hauz广场向西北穿过一座座古老的清真寺、集市,就看到建于1127年、高达47米的Kalon宣礼塔。当年,攻入布哈拉的成吉思汗看到这座宣礼塔也备感震撼,下令不得加以毁坏。传说,黑汗王朝的亚尔斯兰可汗因为争吵杀死了一位阿訇,晚上梦到这位阿訇说:“请您开恩,将我埋葬在一个无人践踏的地方吧。”醒来以后,可汗就在阿訇的坟墓上修建了Kalon宣礼塔。

Kalon宣礼塔旁边是Mir-i-Arab经学院,目 前仍在使用,里面有许多学生正在修习古兰经。从宣礼塔往西是一个市集,有号称手工制作的尺寸大得惊人的地毯,值得观摩(而没法购买)。再往西走就是当年被布尔什维克红军炮轰过的Ark城堡,现在已经成为末代可汗的博物馆。

从布哈拉到撒马尔罕的公路,状况比从希瓦到布哈拉的路段强很多,一路波澜不惊。毕竟,撒马尔罕是乌兹别克的第二大城市,虽然人口只有40万。

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主要城市,撒马尔罕始建于公元前5世纪,公元6世纪到13世纪不断易主,但还是保持了繁荣和密集的人口。

1220年,和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描述不同,撒马尔罕仅仅抵抗了8天以后,即被成吉思汗攻破并屠城,几乎被从地图上抹去。

1370年,帖木儿为撒马尔罕带来了转机。帖木儿对外狂暴讨伐,同时不断将财富、艺术珍品和工匠带回到首都撒马尔罕,撒马尔罕由此迅速成为中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中心。然而,随着帖木儿王朝在16世纪的没落(16世纪初,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被赶出中亚,跑到印度,建立了莫卧儿帝国),以及丝绸之路的萧条,撒马尔罕也衰败下来。18世纪的一场大地震雪上加霜,使得撒马尔罕一度成为荒城。

比比哈努姆清真寺是撒马尔罕最有故事的清真寺。传说,帖木儿漂亮的中国妻子比比哈努姆下令修建一个清真寺,想给征战在外的帖木儿一个意外惊喜,而真正的意外却是,建筑师爱上了比比哈努姆,并以怠工为要挟向比比哈努姆索吻……然后,清真寺如期建成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再然后,帖木儿发现了个中原委,当即处死了建筑师,并下令所有的女人必须要蒙上面纱,以免勾引男人。

沙赫静达陵墓群建在比比哈努姆清真寺东边的一个山坡上,其中的Qusam ibn-Abbas陵是穆斯林的一个圣地。Qusam ibn-Abbas是先知穆罕默德的侄子,是他将伊斯兰教引入了中亚地区。在当地的民间传说中,Qusam ibn-Abbas因其信仰而被斩首,他提着自己的首级走入了天国,并一直活在天国花园。进入一个写有“天堂之门为所有人打开”的门,就是Qusam ibn-Abbas的陵室,里面有虔诚的信徒在念诵古兰经。

雷吉斯坦广场是中亚最著名的景观之一,这里坐落着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座经学院——其他更古老的都随着成吉思汗的征服而灰飞烟灭了。

我们从侧门进入雷吉斯坦广场,一个身着制服的警察用流利的英文友善地跟我们说:你看,你们没买门票;然后又热情地说:你看,门票要12000索姆(约5美元),还只能在下面看看……要不你给我15000索姆,就免你门票,再让你上乌卢格别克(三座经学院中最著名的一座)的宣礼塔……最终,我们每人花了10000索姆,爬过一段漫长黑暗的阶梯,登上了宣礼塔。

雷吉斯坦广场西南边的古里阿米尔陵更不应该错过,帖木儿和他的两个儿子、两个孙子都长眠于此。1941年6月19日,前苏联的专家打开了帖木儿的墓穴。据说,专家发现墓穴内刻着谶语:“打开墓穴的人将会被比我更可怕的敌人打败。”3天后,也就是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向苏联发动了闪电战。

行:

南航开通了北京-塔什干航班;塔什干-希瓦,可以选择乌兹别克斯坦的国内航班,票价90美元,也可以选择火车卧铺,行程20小时;希瓦-布哈拉,租车80美元;布哈拉-撒马尔罕,租车60美元;撒马尔罕-塔什干,租车60美元。

住:

希瓦、布哈拉、撒马尔罕都可以选择老城区的客栈,价格10~30美元/晚。每家客栈都有一种叫做“住宿登记单”的小纸条,要保留所有的住宿登记单,离境时警察可能要检查。

吃:

手抓饭(Plov)、烤肉、馕。建议携带止泻药。

玩:

景点门票,外国游客的标价要比当地人贵很多,携带相机还要另外加价;警察表示可以帮忙“免门票”的时候,保持微笑,砍价;买任何东西,从旅游纪念品到石榴、葡萄等水果,保持微笑,砍价;购买油画之类的艺术作品,记得要收据,否则海关可能为了“文化保护”而扣留。

特别提示:

货币兑换,1美元兑换1700到2500索姆,具体价格取决于你是找银行,还是找客栈老板或者出租车司机兑换。

记得带卫生纸!!!

猜你喜欢
撒马尔罕希瓦清真寺
希瓦古城模型为何成中国国礼
希瓦古城模型为何成中国国礼
美丽的努尔苏丹
海藻希瓦菌相关性感染的研究进展
Freedom of Religious Belief in Xinjiang(Ⅱ)
从馆藏文物看东西方文化交流
死在撒马尔罕
别错过人生中那些美丽的“石头”
伊清真寺爆炸7人死亡
伊朗清真寺发生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