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前夜

2015-09-10 23:14
中国国家旅游 2015年5期
关键词:虚设整片平原

谢阁兰(1878-1919),法国学者、诗人和旅行家。他自1909年起多次访问中国,对中国文化的介绍在法国产生了巨大影响。代表作有论著《中国的雕刻艺术》、诗集《碑集》等。

准备完毕,但我真有出发的权利吗?直到此刻都是在想象中构设的我,驱遣着这难以估量、不断鼓胀的物质,词语……或对词语斩钉截铁的否认,我真的有权在坚实、敏感的世界里建筑吗,在这一切努力、一切创造都不再只属于内心的和谐、而要在结果在事实中寻求辩护的世界里?

困扰于一个比别的怀疑都更强的怀疑,困扰于一阵突起于真实的眩晕和惶惑,我把未来将建于其上的那些确切元素, 一个个召来问询。这是旅行的记录, 还有地图——纯然是些象征,临时的,因为我要去的那个地方,还有整片整片乡土不为人知。

过来回我话的,便是一条条墨色的毛虫,山脉;红色的实线,一些可鄙的道,早被无数人走过了;红色的虚线,信笔标志着刚开的路,或许根本就不存在。

勾画河流的蓝线;代表省界或国界的绿线。穿过这一条、跳过那一条,可行不可行?这儿的河上像是架着一座桥,可政治的界线却有不容跨越的口实。最后,还有一个问题:这一整段路在空间代表的纯粹距离,到底有多长?你看这曲线测长仪的钢轮儿,蜿蜒回旋在我手指间,绕着螺形中轴骇人地奔向前方。它赶着路,在我之先,而后,照着比例尺坚硬的横杠、不加议论地给出精确到毫米的长度,精确——可却是错的; 因为,地图上的线每有一个迂回,路也许在平原上转两个弯,或者在山地间转上十次二十次。更何况,在空间、汗水与炎热,劳苦与兴奋,赶路的迫切与退却的渴望之间,又有怎样的逻辑关系可循呢?

最后,所有问题、所有不确定都被推到极端,当你离开地图上标绘已定的部分——这张地图是坦诚的,它承认自己有所不知——向留作空白的地区冒险前行。在那里,没有河,没有路,没有平原,没有山。然而恰恰又是在那里,真实的经验将穿越它的首选领域。我是否立刻又要陷入我刚刚逃离的想象,如果我把我在这片空白里将遭逢的一切,预先就驯服和勾定一番? 为了填满这空白,是否得先武断地虚设其中所藏,而后再将虚设抹掉?我晓得,还有别的态度可以采取。从存在于周围的已知之物,可以“推断”出那里面应该有些什么。可这样一来,立时又得受推断上任何小错的摆布。想象的飞跃从始至终都自足;逻辑的咀嚼将是对精神的一个过犯, 一旦它出了差错。

但差错一丝一毫也不能有。在一张纸虚构的平面上约定俗成铺开来的符号后面,我必须猜出真切存在于地理世界中的一个确定地带,猜出它体积、土石和山水如何。河流上标的枯水期,融雪里记的历史年代,还有风的系统中为人所知的风习,都在我将行之地几千里外;我既得躲避山地间过于凛冽的寒冷,更得防备平原上淫雨连绵的地区……还要看我随从中的当地人是否比异乡人顶用些,是否随从队每到一省边界就须全部更换,或者该保留一个一成不变的核心,从北京一直带到婆罗尼斯……谁来运载我呢?马、骆驼、驴、人、骡子,或是我的脚? 也许这一切吧,轮流地,可按怎样的次序?

还有钱的问题也不能小觑。路上是否该设下一个个接应站,银锭叮当作响?这给养找谁经管才好呢,华商巨贾还是传道使团?是否该带上一些用来交换的物品,免得面对未知之地叵测的住民时手足无措?

最后还得想到武器的配备。不带武器出发是发疯。给人看到我们武器精良,又会挑起劫夺之心……即便花这一番苦心权衡,将来的事我仍然没法窥测。然而此刻我必须不只窥测:预见。我必须预见一切。

又一次,我迎头碰上最初的这个疑问:在被质于事实时,概念与实物究竟怎样符合?何处能寻得连接两者的链条,何处是真实的确定——或彷徨——之地?想象出来的真实最可怕,所有稻草人里最大最凶这一个!没有什么比今夜的一个梦更骇人,出发的前夜。因而我必得猛一下醒转:我上路了。

猜你喜欢
虚设整片平原
那一片平原
江淮平原第一关——古云梯关探秘
投资思路分歧、业绩比较基准“虚设”沪港深基金豪赌单一市场留隐患
眼眸
春天的桃花
平原的草
纠缠
浪起山走
怪脾气的云娃娃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