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双手,让汽车自己来

2015-09-10 07:22胡旋
科学24小时 2015年3期
关键词:司机自动计算机

胡旋

科技发展的速度总是让人惊叹,就当我们还在膜拜特斯拉的大屏操作系统时,自动驾驶汽车就已经从图纸设计走向了实车试验,并将很快大规模投入市场。也许就在10年前,谁也不曾想过,我们的代步工具汽车也有可能成为我们的贴身服务者。

与人类司机相比,自动驾驶汽车简直就是“完美驾驶者”。它能获取更多的信息,对紧急情况能更快速地作出反应,面对拥堵复杂的道路,也能更妥善地处理。更诱人的是,它从不害怕、生气,也绝不会眨眼。面对离我们越来越近的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汽车,你愿意放开双手,让它自己来吗?

时尚风潮

目前,几乎所有具备一定技术能力的汽车公司都在研发自动驾驶汽车,奔驰、宝马、奥迪、丰田无不如此,这是一股无法阻挡的潮流。谁能想到仅仅在7年前,这一产品还让人觉得新奇无比。

在2008年的世界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大会上,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研发的“Junior”自动驾驶汽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驶过两个街区,最后在一个写有“Stop”的指示牌前停止了信号接收。当时在旁观看的人们无不瞠目结舌。

然而仅仅过了几年,如今的智能自动驾驶汽车已经能够基本摆脱人为控制,在高速公路上以110千米的时速畅行无阻了。来自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机器人科学家克里斯托弗·厄姆森(Christopher Urmson)正在为谷歌公司研发自动驾驶汽车,他介绍说:“它能够即时监控各类交通状况,当然也看得懂交通信号灯。”可以说,过去100年的汽车驾驶技术都没有发生本质变化,而在近5年内却完成了转型——自动驾驶的时代就要到来了!

代替人类

对绝大多数司机来说,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可能是最危险的事。从2001年到2009年,仅在美国的高速公路上,就有369629人丧生。造成这些悲剧的罪魁祸首并不是昏暗的路灯或突然冒出的小动物,而是司机自己。一项研究表明,至少93%的车祸都是因人为错误引起的。那么,自动驾驶汽车能够替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吗?

当司机把手从方向盘上放下,智能汽车上由电脑合成的声音就会播报“自动驾驶”的信息,在此之后便是一系列的智能操作:当一辆车从匝道上加速驶来,是该加速还是减速呢?这个问题困扰了不少司机,而出于安全考虑,自动驾驶汽车会选择减速。不过当接收到更多数据,比如那辆车突然刹车时,它还会重新作出决定。

也许,当你刚开始享受自动驾驶汽车时会有些小紧张,但相比我们自己开车时遇到紧急状况的犹豫不决、玩手机时的分心、违反交通规则以及各种不可捉摸的小情绪,让计算机来操纵汽车也就不那么令人害怕了。

此外,智能汽车还能让城市交通变得更顺畅。以上海为例,即便是在最拥堵的时候,汽车也只覆盖了30%~35%的市区道路,这样看来,仍有相当一部分的道路资源处于空闲状态。如果这些汽车高度智能,且掌握实时交通数据,那么它们就会选择最优方案行驶,节省你的宝贵时间。而你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坐上汽车,并告诉它目的地。

车轮计算机

尽管自动驾驶汽车的技术相当复杂,但从本质上讲,它就是车轮与一个半自动计算机的连接。因此,汽车公司与那些科技企业必须强强联手,只有这样,才能共同打造一台能自己开车的计算机。

对于谷歌公司而言,它并不擅长制造汽车,它所做的只是在海量数据中提取出有关道路信息的数据,然后利用计算机控制汽车,实现它的自动驾驶。而汽车真正的操控者其实是谷歌的雷达、录像、运动传感器、GPS设备和人工智能处理器,而非汽车本身。

当然不少司机也会发现,如今的汽车正在越来越多地融入科技元素,比如自动雨刷、自动亮灯、自动泊位等。我们不难发现,智能汽车的附加值其实是软件和计算机,而车轮只是保证计算机能在路上快速移动。

奔驰自动驾驶汽车研发部负责人琼·沃斯(Joan Wirth)说:“智能汽车在行驶时,有成千上万个程序同时运行,有大约60个自动控制装置或电子控制元件来处理自动刹车、自动开尾箱之类的事情。”而想要完成这些功能,一辆汽车至少需要使用100万行计算机代码,这比波音787上的还要多。

在最近一次的自动驾驶汽车路测中,谷歌公司共派出了7辆汽车,包括6辆丰田普锐斯和1辆奥迪TT,这7辆汽车已经自动行驶了22.5万千米。在漫长的行驶过程中,车队只发生过一次交通事故——当时正停在红绿灯前的谷歌汽车被后方车辆追尾了。

困难依旧

这么看来,自动驾驶汽车的科技已经接近成熟了,但仍有一个巨大的技术难题困扰着研发者——如何完成功能切换,也就是“什么时候让汽车操作,什么时候让人类司机操作”。按照谷歌公司及汽车制造商的设想,未来的自动驾驶汽车必须且只能是半自动化的,人类司机还是要在行驶过程中扮演某个角色,毕竟在某些方面,人类与计算机相比还是有些优势的。

此外,自动驾驶汽车还存在法律法规方面的问题。这么一辆能够自动运行的车辆如果犯下了过错或是造成了事故,谁该为此负责呢?比如,警察在高速公路上拦下了一辆自动驾驶汽车,那么谁来交付“罚款”呢?是汽车制造商,还是计算机提供商,亦或是车主本人呢?即便是在自动驾驶汽车即将上市的美国,有关的法律法规仍然是一片空白。

不过与上述难题相比,智能汽车面对的最大麻烦可能还是社会文化的认同。也许对许多人来说,驾车本身就是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

在2002年上映的电影《少数派报告》中,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为大家描绘了高科技化的城市交通解决方案——所有的汽车都由电脑网络控制,精确并高速地行驶在既定的线路中。想想这美妙的画面,你会为自动驾驶汽车买单吗?

猜你喜欢
司机自动计算机
画与理
画与理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老司机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凭什么
让小鸭子自动转身
关于自动驾驶
傍晚,路灯为什么能自动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