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商关系逻辑困境

2015-09-10 07:22
人民论坛 2015年7期
关键词:公私分明政商商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打出一系列反腐“组合拳”,开创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局面。全面从严治党,高压惩治腐败,其政治深意就是要坚决治理政治与经济领域的权钱交易,实现政商关系科学分割。即从制度上斩断官员将政治资源转化为财富,商人将经济财富转化为政治权力的黑色利益链,同时坚决打击官场之内的权力货币化现象。不可否认,当前中国面临着改革和发展形成的既得利益日益强大,政治经济体系中利益格局日益固化的严峻挑战。厘清官商关系,对于当下的中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安之者必将有道也”,官商交往需有道。为官之道,乃造福于民;从商之道,乃造富于民。官商勾肩搭背,继而合谋勾结,是邪道。淡如水、公私分明的君子之交,是官商正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下,“官”是执政党的干部,“商”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党要围绕着经济发展来治国理政,“官”自然要服务好“商”,要为市场经济发展服務。但“服务好”不等于“服从于”商人,不等于“听命于”资本。健康的政商之道不能越界、不能越位、不能混淆。

“勾肩搭背”,官商交往的邪道。细数十八大以来落马的腐败高官,背后几乎都有“红顶商人”的影子,“你来我往,不分你我”的官商勾结现象,仍旧是当今中国政治生态中的一大顽疾。据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调查显示,64.6%受访者认为当前官商勾结现象严重。官商之间的利益输送,已经超越了简单的行贿、受贿的腐败形式,而更多地体现为“心照不宣”的更高级、更隐蔽的腐败形式。“心照”的是双方默契的目的,“不宣”的是巨大的利益。某种程度上,商人的钱也是官员的钱;而官员手中的权,也成了商人手中的权。

“相敬如宾”,官商交往的正道。官就是官,商就是商,不可以混为一谈。在“官”“商”交往中防腐拒变,关键还在于干部头脑清醒、严于自律。党员干部理应严格自律,自动和商人做利益切割,从价值观念上筑牢“不想”勾结的操守。同时,应继续加大反腐的力度,始终对官商勾结、权钱交易行为保持惩戒的高压态势,使官商“不敢”勾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用权力清单划定政府的职责边界,规范权力运行,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以法治的利剑斩断官商勾结的利益链,使之“不能”勾结。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当下的官商关系亟待转型,良性的官商关系亟待建构。2015,迈过新年的门槛,反腐的清风依然劲吹,反腐行动铿锵有力,反腐鼓点持续强劲。中纪委五次全会已对反腐进行了新部署,新一轮中央巡视也已全面启动。跳出官商关系的逻辑困境,全面治理官商勾结难题,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让良好党风政风赢得万众归心,让领导核心更加坚强有力,我们将迎来一个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更加富强文明的中国。

——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

猜你喜欢
公私分明政商商人
政商关系对数字政府建设的影响机制与理论进路
言而无信的商人
政商亲清,行稳致远
威尼斯商人
如何引导领导干部做到公私分明
大将黄克诚“公私分明”好家训
崇“亲”尚“清”两相宜
教育資源投放“公私分明”或“一視同仁”?
商人求宿
政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