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传播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新形态

2015-09-10 16:17李晶王鹏
新闻世界 2015年7期
关键词:群体内容大学生

李晶 王鹏

【摘要】当代大学生,其主体主要是90后,他们是互联网中的原居民,互联网的出现使得视频传播在大学生群体中有了新形态的变化,那么这种新形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通过什么形式表现出来;当代大学生在获取视频过程中又表现出哪些偏好,视频信息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多大的影响?本文以合肥大学城学生群为研究对象,对这些问题展开调研和探讨。

【关键词】视频传播大学生互联网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信息,中国的网民数量已达6.32亿,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1%,此外20岁-29岁的网民数量占比重最大,达到了30.7%①,这个年龄层的群体大多都是在校大学生,也就是说,目前大学生是我国互联网用户的主力军。

网络视频一直是网民上网关注的一大热点,随着上网速度逐渐变快,移动互联的普及,网络设备的不断升级更新,视频在互联网传播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视频对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影响力如何?网络视频的深入和普及是否对大学生的行为及思想有着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通过实地调查来分析。

一、研究背景

根据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目前的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已达43877万,网民使用率也高达69.4%②。从我国的整体网民情况来看,用户的年龄构成以青年人居多,其中大学生占整体网民的20.6%,他们对于互联网的接受度和使用度都非常高,尤其是近年来,大学校园的教育网和校园网设施都不断完善,许多高校都已在全校范围内覆盖wifi,大学生有了更好的观看网络视频的环境,大学生是互联网视频用户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观看网络视频已成为大学生上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么,网络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会产生哪些影响?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在互联网大发展新媒体兴起的背景下,视频传播在大学生传播环境中会有什么样的传播效果。一则视频在大学生中是如何传播的,大学生主要通过哪些渠道获取视频,偏好于获取什么样的视频信息,这则视频是否会对大学生的学习行为,消费购买行为等造成影响,如果造成影响,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研究新形态下视频在大学生中的传播,对于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研究现状

由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学术界对于互联网的研究非常丰富,但对于网络视频来说,大多研究都是基于网络视频的传播环境的分析,且相关研究甚少。李晋林先生在媒介研究上发表的《对网络视频研究现状的思考》③中对于网络视频传播环境分析认为当前互联网的影响传播泛滥,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

湘潭大学2010年的硕士毕业生赵靓的硕士论文《微视频在大学生中的传播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的大学生为例》④,分析了微视频能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的原因,对视频的传播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方面,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

我们查了很多相关资料,虽然关于网络视频和大学生的研究很多,但对于网络视频在大学生传播环境中的效果研究在整个研究领域少之又少。

四、案例选取

我们以合肥大学城的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包括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在研究中,我们以随机发放问卷的形式,总共投放了20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197份。所覆盖的学生有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以及研究生,覆盖范围广。

五、数据结果分析

(一)看视频的频率(以周为单位)

1、数据分析

在此问题设置中,我们以周为单位,调查学生在一周时间内看视频的频率和时间。总共设置了三个频率,“不怎么看”“偶尔看”和“经常看”。在被问卷的197人中“不怎么看”只有16人(占比8%),偶尔看和经常看的人分别为91人(占比46%)和90人(占比45.7%)。有近乎一半的学生经常看视频,偶尔看和经常看视频的学生的比例达到了91.7%;只有8.12%的学生不怎么看。

不怎么看视频的学生分布的区间是1h以内。而偶尔看的群体则主要分布在1h—5h之间,如果按本次采集的数据来看的话,5h则是偶尔看和经常看的分界线。在一周内,如果看视频的时间接近5h,那么就属于经常看。对于学生这样一个的特殊群体,不但可以接触到最新的科技技术,而且处在一个很好的互联网环境中,获取视频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但单从5h这个数字来看,大学生花在看视频上的时间并不是太多,主要出于什么样的原因?

2、原因分析

(1)对于不怎么看,偶尔看的群体,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很少看,我们做了相关的调查。此调查项共有七个选项,为多选题。

在主观方面,对于大学生这个群体,大量的时间用于学习,时间紧,是很少看视频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没时间看这一项占到了62.62%,居于首位;在客观方面限制的因素主要有网速太慢和没流量或wifi,所占比例分别为56.07%和23.3%,居于第二和第三。对于一部分群体,视频没有他们喜欢的内容(占21.50%),视频包含的信息量太少,看视频浪费时间(占14.02%),也是很少看视频的一个重要原因;没有合适的设备这一项占4.67%。

(2)在对经常看视频学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自己喜欢看的节目,是很多大学生看视频最主要的原因(占72.00%);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喜欢一些固定的节目,比如《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爸爸去哪儿了》等娱乐节目,每期都要看,还有一些电视剧节目。内容丰富不枯燥也是一部分学生选择看视频的主要原因(占52.70%),在所有选项中所占比例最小的是“养成了看视频的习惯”(24.18%)。

(二)看视频的设备和获取渠道

1、设备调查

在当代大学生中,学生看视频的设备主要有手机、电脑、ipad和电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看视频主要是电脑和手机,在问卷中以多选题呈现,其所占的比例分别是70.56%和57.36%;电视所占的比例最小,只有5.58%;ipad占比10.66%。

2、获取视频的渠道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71%的学生通过视频网站获取视频,包括优酷、土豆、爱奇艺等视频网站;只有6%的学生通过电视获取视频;通过微信、微博、qq空间等社交工具也是大学生获取视频的一种方式,所占得比例为12%;11%的学生通过新浪、网易等门户网站获取视频。

(三)视频内容分析

我们把视频内容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常看性内容:电影、娱乐节目、电视剧;第二部分为中间性内容:新闻、体育、科教益智类节目;第三部分为偏少性:生活类节目、动漫、广告。常看性内容电影、娱乐节目、电视剧是比较大众化的内容,很多人愿意接受;而中间内容带有一定的偏好性,有些人喜欢看新闻,养成了看新闻的习惯,有一部分人则是足球或者篮球爱好者,这就导致他们经常在一些专业的门户网站收看体育信息。

视频内容选取的性别偏好:在问卷统计中我们发现,女性看视频所花费的时间高于男生,同时女性在视频节目的选取上,电视剧的内容远远大于男生,男性主要偏向于电影;在体育这一项的选取上,其对象主要则是男生。

(四)视频的影响力

很多同学认为视频信息对他们的影响很小,这部分人占了总比例的56%。看视频主要是放松和娱乐,对实际生活和学习的影响不大,因此可以得出,视频在大学生环境中,传播的信息主要偏向于娱乐和消遣性。有38%的人认为通过视频获取的信息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这类人在观看视频内容的选择上,已经从娱乐消遣性,偏向了实用性,比如更多的会关注新闻或把从视频中获取的信息应用到生活中。有5%的人认为,视频信息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视频有着一定的依赖性。有1%的人,认为视频信息对他们的生活没有什么影响。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视频信息对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娱乐方面,所占的比例为69.04%;居于第二位的是学习方面,所占比例只有19.80%;对生活中吃穿住行方面的影响最小,为10.15%。

(五)符合学生群体的视频长度

近两年来,以微电影为主的微视频迅速的发展,快餐文化也体现在了视频方面。那么对于大学生这个群体,多长的视频符合他们习惯。在“看视频时你会选择快进或跳跃式浏览吗?”的调查中,有56%的选择了偶尔会快进或跳跃式浏览,24.87%的学生选择了经常以快进或跳跃式的方式浏览视频,19.29%的学生选择了会把视频完整的看完。

由此可以看出很多学生会选择通过快进和跳跃的方式浏览视频。选择这种方式把视频看完,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由于视频内容的枯燥;另一个是节目太长,在短时间内无法看完,而对于大学生这个群体来说,时间比较紧,只有很符合他们“口味”的视频才会完整的看。

就视频节目多长符合学生群体,我们做了相关的调查。以30分钟为最高比例区,两边比例依次递减。最符合大学生看的视频应该控制在30分钟左右。视频的长度最好不要超过120分钟。

结语

从调查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很少有学生通过传统的媒体获取视频,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新兴媒体获取视频,而获取视频的渠道主要是通过专业的视频网站;视频网站的发展呈现出的是网络内容分工的细化和专业化的加强。很多学校网速慢,没有无线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部分同学选择看视频,而在设备方面,已经能够完全满足学生看视频的需要。很多大学生经常看视频,但大部分认为从视频中获取的信息很少,对他们的生活影响很小;这主要体现在视频内容方面,内容选取上以娱乐性内容为主,以放松自我为目的。所以引导大学生更好的利用网络视频,制作出符合大学生的视频节目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①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

③李晋林,《对网络视频研究现状的思考》[J].《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④赵靓,《微视频在大学生中的传播研究》[D].湘潭大学,2010

(作者:李晶,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2级本科生;王鹏,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2级广播电视系本科生)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群体内容大学生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调查
中间群体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