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助力民营企业走出去

2015-09-10 07:22
人民论坛 2015年31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企业

【摘要】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规划、进一步做好境外投资工作若干意见、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等一系列重要举措,进一步加大了对企业走出去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持力度,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工商联必须以改革的思路和办法,注重在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上下功夫,在创新政策支撑、体制机制、服务保障上做文章,积极助力民营企业走出去。

【关键词】民营企业    “一带一路”战略    区域经济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充分认识民营企业走出去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使我国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随着国家走出去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必将使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引导服务民营企业走出去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逐渐成为各级工商联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民营企业走出去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是改革开放的必然趋势。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举措和成功经验。随着国际经贸格局深刻调整和我国资源要素条件变化,党的十六大就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我国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参与国际竞争,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已从“引进来”为主,逐步转变为“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去年,中共中央提出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根据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在全面深化改革、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更加注重和更加有效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拓展发展空间,必将推动我国优势产业走出去、优势产能转出去。民营企业顺应改革开放大势,走出去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动力不断增强,活力不断释放。随着企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在这种大背景下,民营企业走出去必将是大势所趋。

民营企业走出去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是实现转型升级的新途径。随着我国经济体量的不断增大,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短缺、环境承载能力弱的矛盾更加突出,经济发展已经进入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符合经济、社会、自然发展规律的大逻辑。目前,民营企业在国内普遍面临产品市场饱和、资源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高端技术支撑不足等问题。特别是大中型民营企业总体上正处于由规模扩张式发展向质量效益型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已有部分企业通过走出去,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解决当前结构失衡、效益低下、需求不足等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另外,随着新一代产业革命的新突破,商品、劳务、资本、技术、信息和人才等各种要素跨国流动日趋频繁,各种创新要素更具开放性、流动性,中国企业走出去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提升自身能力显得更为紧迫。同时,经过3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在钢铁、电解铝、水泥、纺织、平板玻璃、金属机械制品等诸多领域,都出现了产能过剩现象,有必要通过走出去向有市场需求的国家转移,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为民营企业走出去带来重要发展机遇。“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涉及65个国家,总人口44亿,约占全球63%;年生产总值21万亿美元,约占全球的29%;沿线国家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一带一路”战略以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努力构建以我国为主的“一带一路”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格局。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深化与沿线国家的产业合作,鼓励具有知识产权和较高技术水平的企业到沿线国家投资兴业,让制造业走出去,使优势产能转出去,把技术标准带出去;有利于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到劳动力资源丰富、靠近目标市场的沿线国家投资设厂,不断扩大境外市场,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有利于引导产能优势企业到资源密集、市场需求大的沿线国家建设生产基地;有利于支持从事仓储物流、生产加工、国际贸易的企业,到农业资源丰富、合作前景广阔的沿线国家投资,推动农业走出去,开展农牧渔业、农机及农产品流通等领域深度合作;有利于鼓励和引导企业到沿线主要资源出口国投资设厂,延伸产业链,提高资源就地加工转化比重;有利于引导企业在沿线国家合作建设产业园区,使中小企业抱团走出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有利于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科技实力较强的地区并购先进技术、国际品牌和战略股权,设立研发中心。这些都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重大的发展机遇。

借鉴有益经验积极稳妥走出去

为全面了解掌握民营企业走出去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情况、主要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今年3月至5月,全国工商联开展了民营企业走出去综合调研。调研显示,民营企业发挥机制活、民间性和互补强的优势,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总体数量和投资额度逐年增加,所占比重持续提升,已经成为我国实施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力量。

当前民营企业已遍布全球多数国家和地区,其中“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是重点。在走出去的民营企业中,主要是资金、技术、品牌、产能和市场开拓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的大中型企业。从走出去的实践看,以华为、联想、吉利、复星、阿里巴巴、百度和腾讯等为代表的一批大型民营企业,着眼全球发展,实施国际化战略和资本运作,已经成为民营企业走出去的先行者和引领者。同时,民营企业基于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和优势特点,走出去的方式和途径各有不同。一是建立境外工业园区,抱团走出去集群发展。二是获取境外矿产、能源、农牧等资源,延伸产业链。三是获取先进技术、优质品牌和营销网络等要素,增强国际竞争力。四是在境外投资建厂,实现产业转移和产能合作。五是承接对外工程和劳务合作、建立商贸城,带动产品、技术走出去。

从调研情况看,一些民营企业走出去探索的经验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一是要有跨国战略思维。江苏亨通集团在15年的国际化道路上,先后经历了市场国际化、资本国际化、品牌国际化“三步曲”。目前,亨通集团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海外商标,3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营销技术服务分公司,成为全球光纤通信前3强,近几年海外营业收入以年均80%的速度增长。深圳正威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文银说,“走出去不能用中国观念去丈量世界”。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企业要走出去,就不能固守在国内成功经营企业的经验做法,必须用跨国战略思维适应企业走出去的需要。

二是要依靠核心竞争力。与国外企业同台竞争,拥有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制胜的关键。许多企业家认为,走出去不能仅仅停留在低成本优势上,企业保持生命力的“杀手锏”是依靠技术、品牌、管理、人才、服务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新疆特变电工公司依靠“输变电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一高两新核心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品牌,现已发展成为世界输变电行业的龙头企业。

三是要培育国际经营人才。调研中,企业反映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缺乏国际经营复合型人才,导致一些企业错失商机、管理水平低下、商务谈判失败等。培育国际经营人才应包括培养和用好投资国的人才。天津聚龙嘉华投资集团走出去后,面对管理难题,探索建立了“团长+政委+参谋长”的协同管理模式,在决策与经营管理上形成了优势互补。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为打开海外营销渠道,在香港成立控股公司,将49%的股权平均分配给10位拥有营销经验、熟悉本地市场的外国人,再由这些人分别成立本土公司。通过这样一个特殊的股权结构设计,公司在北美、澳洲、非洲等地建立了200多人的营销团队。

四是要注重风险防范。与国内经营不同,境外投资既有可能面临经营、财务、汇率等市场风险,也有可能遭遇当地政局动荡、政策法律、文化差异等非市场风险。目前,不少走出去企业由于国际交流能力较弱,对国际市场规则和投资国的宏观环境缺乏了解,对境外投资风险预估不足。因此,提高风险意识、健全防控机制,是企业走出去实现稳健发展的基本保证。一些企业在海外投资前聘请会计、法律等国际中介服务机构,寻求相关咨询帮助,甚至直接购买风险评估成果;一些企业注重寻找市场化程度高、法律体系健全、社会稳定、系统风险小的国家进行投资;一些企业在海外从事工程承包、大型基建时,首要考虑的是国际关系、地缘冲突、政党争斗等政治风险;一些从事资源开发、加工制造、建筑和服务行业的企业,尤其关注投资国劳工、环保、社区关系等方面存在的隐性风险;一些从事资本、技术并购的企业,特别注重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引发的法律风险和经济安全风险。这些都是企业成功走出去未雨绸缪、防范风险的有效举措。

五是要实施本土化战略。不少企业认识到,企业走出去后必须在用人、经营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努力实现本土化,尊重投资国当地的风俗文化、宗教信仰、消费习惯和市场规则,重视为所在国的经济、民生作贡献,才能走得更稳、更远。广东玖龙纸业公司在越南投资设厂,从事各类工业用纸生产,注重在守法、诚信、尊重当地风俗习惯等方面,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教育,积极捐资助学,和当地人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和谐的经营环境。红豆集团、华坚集团、华立集团、特变电工公司等企业在投资国从事捐资助学、扶贫济困、服务社区等社会公益活动,对于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尽管民营企业走出去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规模不断扩大,一些企业实现了较高水平的走出去,已成为行业的领跑者。但自发、零散、“单打独斗”的走出去仍较突出,总体水平不高。民营企业走出去的道路仍艰难坎坷,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是政策体系仍不完备。现有政策法规难以满足企业走出去需要,存在着一事多政、政策规定滞后、操作性不强等问题。金融服务瓶颈凸显,存在着获得贷款难、融资成本高、融资渠道少、境外保险业务覆盖面小和保费高等问题。外事服务和领事保护力度不够,部分国家签证不便,申请时间长,有效期短,需要多次办理,给企业带来极大不便。我国律师、会计、税务、知识产权、风险评估、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国际化水平较低,缺乏处置境外法律纠纷、知识产权、产品认证、贸易摩擦、反倾销应诉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和经验,很难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有效服务。工商联及商(协)会组织的国际化程度低,服务企业走出去的方式还局限于组团出访考察、举办项目洽谈对接等,服务能力和效果很有限。

二是境外风险防范难度较大。有的企业亲身经历了投资国的国家政变、社会动乱、恐怖袭击等政治风险;有的企业遭遇投资国因政策频繁调整和变化带来的风险;有的企业由于不了解当地文化习俗、宗教和生活习惯,难以较快较好地“融入”当地社会,遭遇文化习俗风险。一些欠发达国家司法环境较差,社会契约意识薄弱,法律制度不健全,企业面临法律风险。一些经济体和国家汇率波动较大,并实施较严格的外汇管制,使企业在结算和利润回国汇兑过程中受到很大损失。

三是民营企业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目前走出去的企业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准备不足、人才匮乏、获取信息难、经营管理跟不上,行为不规范,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淡薄等问题。有的同行业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相互杀价、恶性竞争,造成两败俱伤;有的企业不遵守所在国法律法规,不尊重当地风俗习惯,造成不良影响;有的企业套用国内做法,走出去后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的“水土不服”;有的企业走出去前缺少对投资国的法律、政策、市场等信息的了解,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有的企业不熟悉国际规则,又不善于借助国际中介机构的服务,走出去后难免会陷入困境。

切实做好民营企业走出去引导服务工作

一是要努力提升工商联的引导服务能力。近年来,各级工商联和商(协)会在引导服务民营企业走出去方面开展了一些有益探索,但总体上还处在摸索阶段,依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工商联系统引导服务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手段和载体不多,人员素质难以适应走出去工作需要;二是工商联的境外服务和延伸平台严重不足,影响了工作的有效开展。新形势下,各级工商联和行业商(协)会要把引导服务民营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健康有序走出去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引导职责,落实工作任务。要提高干部队伍素质,重视吸纳专门人才,加强人员培训,全面提升引导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强对各级工商联和商(协)会的指导力度,形成系统工作合力。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重点针对目前制约企业走出去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方面的问题,通过协商会、座谈会、议案提案、情况反映等渠道,积极建言献策,为民营企业走出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是要搭建民营企业走出去服务平台。要继续发挥工商联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发改、商务、外事、工信、海关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整合资源,共同搭建企业走出去服务平台。一是要搭建综合性服务平台。加强与专业服务机构合作,为企业提供法律、财务、信息、咨询、知识产权和认证等服务。二是要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及时从相关政府部门获取政策信息,并加大对政府有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逐步建立境外投资信息系统,帮助企业了解所在国政治形势、投资法律、产业政策和行业标准,为企业牵线搭桥,创造合作机会。三是要搭建培训交流平台。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举办企业走出去培训活动,组织相关领域专家、政府官员、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以及有经验的企业家授课,重点帮助民营企业用全球化的视野分析自身的特点和比较优势,在管理理念、管理机制等方面逐步与国际接轨。分析交流企业走出去的经验和教训案例,形成互相启发、互相警示、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是要发挥大型企业和行业商(协)会的组织带动作用。大型民营企业实力雄厚,是走出去的主力军。要充分发挥他们在资金、技术、管理、品牌、商誉、渠道、网络等方面的优势,鼓励他们到海外建设园区,为中小企业搭建平台、提供服务,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发挥商(协)会的组织引导作用,鼓励中小企业抱团发展,增强抵御走出去风险能力。有条件的行业商(协)会可尝试拓展服务网络,在境外设立商(协)会组织或办事机构,提高民营企业走出去的组织化程度,推进行业自律,维护市场秩序,避免出现企业间的恶性竞争。鼓励商(协)会之间开展交流与合作,使商(协)会成为工商联引导服务民营企业走出去的载体和依托。

四是要引导走出去企业努力提升综合素质。工商联和行业商(协)会要引导走出去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企业充分认识到企业自身还承载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使命。要加强守法诚信教育,增强走出去企业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和形象意识,引导企业按照国际惯例办事,遵守所在国法律法规,主动与东道国政府部门、工会组织等加强联系,依法表达利益诉求,避免利益冲突。引导民营企业规范经营,维护国家形象和中国企业的整体利益,要自觉尊重当地文化习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东道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树立中国民营企业的良好形象。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企业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2019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2017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