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经济发展潜质比较

2015-09-10 07:22
人民论坛 2015年26期
关键词:形势大国欧洲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遭遇困境,目前来看一些大国经济已出现复苏迹象,比如美国就业率回升,汽车销量增长;欧洲失业率下降,物价上涨;英国经济复苏有些缓慢,但强劲的就业率增长也表明经济扩张将会继续,日本也有经济回暖气象。

普遍的恢复和持续性的增长表明这样的利好并非侥幸。金融危机以来的几年,世界各国不断出台刺激经济计划,如欧洲出台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出大规模投资计划,进行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欧洲一体化的经济金融制度建设,实施结构化改革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日本进行企业减税,推迟增加消费税,支援中小企业贷款等。美国亦推出减税退税政策,刺激消费,提振经济。中国政府更是重拳迭出,对内增加投资,推出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中国制造2025”、自贸区等,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社会创业,在转型的背景下,依然保持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尽管如此,从世界范围看,经济形势不可避免的脆弱性也还存在。比如欧洲的债务问题,对出口的过度依赖。日本始终难以很好控制通胀。一些经济体如巴西和俄罗斯,还有萎缩迹象。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虽相对较高,但同比一直在降低。同时,近期中国股市动荡,一些企业面临经营困局,也令外界担心。而各国都有负债率高、货币政策腾挪空间狭窄的问题,这使得世界经济形势在向好中,略显飘摇。上述任何一条的恶化都可能使得刚刚恢复的世界经济再次跌入深渊,而世界主要大国尚未做好再次应对危机的准备。

如何看待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未来世界经济前景如何?未来各国经济向好的基础何在?不同地区经济体之间有何联系?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各国还有什么潜力和资源可以挖掘和利用?本期策划,我们邀请经济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就世界代表性国家的经济形势及发展潜力进行分析,以寻找解答上述问题的线索。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尽管形势紧张,但各国有各自的发展潜力,如日本有世界一流的技术和顶级企业支撑,尽管经济低迷,但研发投入在发达国家中依然最高,这样的技术储备对于其未来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美国的人力资本优势依然明显,其社会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相比其他主要大国具有一定的优势,而其在主导当前世界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的优勢地位,依然可以为其经济增长提供红利。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内生动力强劲,政府表现出很好的经济治理能力,这些都是中国发展信心的来源。由此可见,虽然面临挑战,处境艰辛,但理性认识困难,充分挖掘潜能,同时保持信心,世界经济前景依然可期。

—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

猜你喜欢
形势大国欧洲
绘画
多想记住你的脸
令人惊叹的发明大国
第29届欧洲象棋锦标赛对局选评
欧洲面临42年来罕见动荡
周边大国的海上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