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刚刚开始,接纳难民只是第一步

2015-09-10 07:22马立明
南风窗 2015年21期
关键词:申根难民潮马耳他

马立明

中东难民问题之所以牵涉人心,是因为牵涉到深刻的社会内涵。此前,国内媒体关注比较多的方面是:遇难的幼童艾兰·库尔迪;史上最大规模的难民潮;美俄在叙利亚的大国角力;德国对于难民的开放性态度;欧洲各国在难民问题上的分歧……《南风窗》上一期封面专题,从丰富的材料中展示了新的视角,试图观测在难民潮背后的根本性原因:“追问难民危机的根源和解决机理,可以超越公共讨论中‘比惨’、‘晒无情’的程式,而着力审视全球治理的失效环节,探究难民救援的长效机制。”

诚然,欧洲对于难民的善意展现了人道主义的光华。但目前,欧洲仍存在多种声音,既有球场上欢迎难民的动人瞬间,也有边境竖起了铁丝网、高压应对难民的新闻。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随着伊斯兰世界的难民的涌入,文明的冲突难以避免,一个意外的冲突或许就能点燃社会不满的情绪。默克尔等人面对的与其说是道德问题,不如说是技术问题—接纳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安置、包容。来自柏林自由大学的陈琳,曾有一个微观的文明冲突的案例:从一个大学戏剧社看出中东移民与主流社会的隔离感。“难民获准留在德国其实只是第一步,解决生存问题、工作问题后,还有身份认同、精神气质认同、国民性认同等问题。”

全球性的难民潮已经来临。一方面,全球的发展不平衡,南北之间的鸿沟正在不断加深,更多的欠发达国家失去了摆脱贫穷和高死亡率的可能性,移民或难民为了过更好的生活,就会选择迁徙。另一方面,全球化正在带来更多的流动,各国的边界都在相应削弱,商品贸易、人员的流动也在加快,交通发展更加便利。比如说,从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到德国的法兰克福,直飞只需4个小时,也就是说,从贫穷、战乱到富裕、安宁的交通时间,只需4个小时。然而,逃亡之旅,远非一张机票可以解决。为了获得避难签证,他们必须采取迂回路径。很多叙利亚难民要奔赴欧洲,必须绕道另一个陷入内战的国度—北非的利比亚,原因是这里容易获得马耳他的签证。(马耳他在2004年加入欧盟和申根协议后,是最容易取得申根签证的欧洲国家之一。)如果申请失败,难民就会尝试偷渡的方式到最近的欧洲海岸,马耳他以及意大利的兰佩杜萨。轻舟过海,生死由天。这再次提醒了我们,现在世界的距离,看似很近,实际上很远。和平年间,他们作为游客、消费者,或许很便利地游览柏林、巴黎、苏黎世等欧洲名城;但目前以难民的身份,要寻求欧洲的真正接纳,这远比想象中困难,甚至随时有丧命的可能。

更深入的指向是,再发达的经济体,也无法承受数十万的难民。欧洲视角看到的只是海滩遇难的小艾兰,但更大的人道灾难显然就发生在叙利亚国内。中东只有实现和平,消灭恐怖势力,才能真正制止这场人道主义危机。而叙利亚的邻国们(包括土耳其、黎巴嫩、约旦等) 没有声张,并不意味着它们袖手旁观。他们所接纳的难民数比欧盟国家的还要多。伊斯兰世界,也正在积极地面对其内生的危机。

猜你喜欢
申根难民潮马耳他
本期导读
马耳他想让英国还化石
成为申根国要满足什么条件(答读者问)
申根签证现重大改革:统一各国多次签证长期有效,半年内或可在线申请
“难民潮”国际法保护问题分析
神数据
民粹主义何以在欧美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