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顿:构造个人消费选择的经济学王国

2015-09-10 07:22张纲纲
南风窗 2015年22期
关键词:个人消费经济学家经济学

张纲纲

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迪顿(Angus Deaton),以表彰他在研究“消费,贫穷和社会福利”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在宣布这一奖项的时候,瑞典皇家科学院指出,在制定提高社会福利、降低贫困的公共经济政策时,我们现在知道首先要理解个人在消费上的选择,而这要归功于迪顿。可以说,在连接个人消费选择和公共政策方面,迪顿的贡献超越旁人,远远走在世界的前面。

迪顿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项研究成果,就是在1980年与经济学家穆勒波尔(John Muellbauer)共同提出的“趋于理想的需求系统” (Almost Ideal Demand System)。正是这一理论,使得年轻的迪顿开始在学术界扬名立万。

为了衡量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是如何随商品价格、消费者的收入、地区差别等因素而变化,西方经济学家们设计出了消费系统,用一系列的等式来解释各种不同因素是如何影响消费者的需求选择的。这个,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者来讲,非常重要。因为作为政策的制定者,需要知道自己做出的政策是否能够起到所预期的作用。比如说,政府为了抑制房地产市场过热,准备对超过一定价格的房产,提高房产税。那么,提高房产税后,社会对房产的需求是否就会降低?哪些人会从中受益?消费系统为此提出了可能的解释和预期。因而对于政策的制定者来讲,利用消费系统来评估各项政策的预期作用,是在各项政策出台之前的必修课。

然而,之前的各种需求系统理论,都是建立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之上的。比如说:数据必须可靠,需求系统必须与所观察到的数据模式配套,消费者必须足够理性,等等。上个世纪60、70年代,一些经济学家用实际数据检验了当时的一些需求系统,发现它们并不能很好的预期消费是怎么随价格和收入的变化而变化的。不仅如此,之前的那些消费系统所假设的理性消费者,在检验中发现也是站不住脚的。实际上,完全理性的消费者是不存在的。在新的研究成果不断与传统的需求系统产生矛盾的时候,这些需求系统还是否有效,就受到了学术界和公众的广泛质疑。

就在这种情况下,迪顿和穆勒波尔的“趋于理想的需求系统”问世了。刚开始的时候,“趋于理想的需求系统”也不能很好的解释所有关于消费的问题,但是较之传统的需求系统而言,该系统的优势在于,它不死板,更灵活,更易于变化和修改。这使得“趋于理想的需求系统”很快就受到了学术界的欢迎。

“趋于理想的需求系统”问世后,几代经济学家在上面进行了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使得它现在成为研究经济政策效用的标准方法和工具。最近,《美国经济评论》 (American Economic Express)所评选出的1970年后对经济学界最具影响的20篇论文当中,就有迪顿和穆勒波尔关于“趋于理性的需求系统”这篇论文,这也算是对二人在这方面所做出的贡献的客观评价吧。

迪顿的另一个巨大成就,就是成功地用个人消费选择解释了“迪顿悖论”。

迪顿和穆勒波尔的“趋于理想的需求系统”很好地解释了在总支出一定的情况下,家庭是怎么样在不同商品之间做出消费选择的。比如说,假定我们这个月只能花2000元,那么多少用来吃饭,多少用来穿衣,多少用在医疗,孩子教育和社交上?“趋于理想的需求系统”对此做出了比较满意的解释。

但是,一个问题就随之而来了。实际上,一个家庭的消费支出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家庭的消费支出会随家庭收入的变化而变化。问题是,怎么变化?家庭收入提高,消费就会同等增加;抑或家庭收入下降,消费就会相应比例的削减?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在消费的另一面,就是储蓄。家庭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例,直接的影响到家庭储蓄的比例。而家庭储蓄的多少,对于一国的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这个问题上,上个世纪50年后,经济学家们陆续提出了一些理论,试图回答这一问题。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弗里德曼 (Milton Friedman)的“永久收入假设”(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和莫迪格里安尼(Franco Modigliani)的“生命周期模型” (Life-cycle Model)。

无论是“永久收入假设”,还是“生命周期模型”,它们的主要观点是说个人和家庭在消费上具有稳健性,不会让消费随着收入大起大落。当他们预期今后一段时间收入会下降的时候,他们现在就会减少消费,增加储蓄,“未雨绸缪”。这样的一个结果就是,相对于家庭收入的变动来讲,家庭和个人在消费上的变动要小很多。这个结果符合人的常理,所以它们很快就在学术界流行开来,对之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但是,迪顿对此产生了质疑。通过实证研究,迪顿发现:当一个国家的GDP突然升高的 时候,之后一段时间这个国家的GDP几乎会呈现下降的态势,因为任何意外的GDP上升,都不具有可持续性。作为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就会利用现在突然增加的收入,加紧消费,而在今后收入减少的时候,勒紧裤腰带。这样一来,在消费上的波动会超过在收入变动上的幅度,这与主流的“永久收入假设”和“生命周期模型”所得出的结论,大相径庭。迪顿的发现,对主流经济学产生了巨大挑战,这就是有名的“迪顿悖论”(Deaton Paradox)。

然而,迪顿并没有就此止步。他进一步指出,解决“迪顿悖论”的关键,是认识到个人消费选择和一个整体在消费选择上的差异。在研究宏观经济学上,从凯恩斯以来,传统上是使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加总数据。但是,迪顿指出,在一个整体内,有人收入上升,有人收入下降,单纯的用整体加总数据就抹杀了个人在收入上的差异性,这是为什么传统模型与实际产生出入的重要原因。

迪顿进一步指出,要研究一个整体内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必须从个人消费和个人收入之间的关系入手。在这个基础上,再把所得出的数据加总起来,这样所得出的一个整体内的消费和收入的关系,就会更具有代表性。

现在,在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上,从个人数据的研究入手,然后逐步放大到宏观层面,已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标准研究方法之一。在这一点上,迪顿居功至伟!

在宏观经济研究中,运用对个人消费需求的分析,来阐述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迪顿有许多成功的案例。而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贫困陷阱”。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们一直认为,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贫穷国家有可能永远走不出贫穷的阴影。道理很简单,贫穷国家中人们的收入普遍偏低,低收入会导致人们削减在食物上的开支,从而导致营养不良,无法正常的全职工作。而这又会使得人们的低收入状况无法得到改善,营养不良就会持续下去。低收入带来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又进一步的加剧了低收入状况,贫困国家就会一直在低收入和营养不良的泥潭中挣扎,这就是经济学家们所津津乐道的“贫困陷阱”。

“趋于理想的需求系统”问世后,几代经济学家在上面进行了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使得它现在成为研究经济政策效用的标准方法和工具。

经济学家们研究“贫困陷阱”,不是闲着没事干。实际上,如何帮助贫困国家走出“贫困陷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经济学家们在这上面的研究成果。如果说,帮助贫困国家发展生产力,从而增加人民的收入,可以大大的改善贫困国家营养不良的状况,帮助他们走出“贫困陷阱”,那么发达国家可以对贫困国家实施直接的经济援助,帮助他们发展经济。反之,如果贫困国家人民收入的增加,并不能改善人民营养不良的状况,那么发达国家在进行对外援助的时候,就应该实施直接的食物援助。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居民收入的增加,是否会带来营养不良状况的改善呢?迪顿成功的对这一问题做出了解答。利用对个人消费数据的分析,迪顿发现,在居民收入增加的情况下,居民一般会相应扩大自己在食品消费上的支出,营养不良的状况会得到改善。简而言之,个人收入的提高确实能导致营养状况的改善。迪顿的这个发现,非常重要,它为决策者在制定对贫穷国家的援助政策时,提供了理论和事实上的依据。

不仅如此,在对个人消费选择的分析中,迪顿还发现,虽然收入增长会导致营养水平的提高,但是营养不良却不能很好地解释收入下降和贫困,二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说,营养不良是收入低的一个后果,但是它却不是导致收入低的原因。这样一来,经济学家们所谓的“贫困陷阱”就是不成立的。迪顿在个人消费选择上的研究结果,直接撼动了传统经济学对于贫困问题的认识,对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接近40年的学术生涯中,迪顿从研究个人消费选择入手,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等多个经济学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构造出了一个气势恢宏的经济学王国。不仅如此,迪顿的许多理论和研究成果在实践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引用,这在主流经济学家中是罕见的。

迪顿之前有好几次获诺奖提名,但失之交臂。这次,迪顿能够单独获此殊荣,也算是实至名归了!

猜你喜欢
个人消费经济学家经济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经济学家还需汲取的教训
互联网金融对个人消费的影响研究
从经济学家到摄影师
个人消费信贷产品的创新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网上消费对个人与城市零售空间的影响
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 詹连富
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产品策略研究
经济学
蔡昉:富足的“穷人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