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阳城县上庄村·天官王府

2015-09-10 07:22
文史月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阳城县庄河黑松

上庄村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润城镇境内,太岳山南麓、沁河东岸,因庄河横穿村庄而得名。村庄建筑沿庄河分布,形成北方特色的水街景观,是一座以明代官宅为主,兼具元代、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古建筑群。从明中叶至清初的百余年间,从这里走出了五位进士、六位举人,贡、监生员有数百人之多,当时盛传一首民谣:“郭峪三庄上下伏,举人秀才两千五”,充分体现了这片土地的人文厚重。

上庄村形成于元代,明初王氏家族迁入后逐渐发展起来,明中期至清中期达到鼎盛,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核心建筑群天官王府,是明代政治家、财政家、文学家、曾历任两京四部尚书王国光及其家族数代相承建造的大型官居建筑群。王国光(1512—1594)嘉靖甲辰(1544年)中进士,历世宗、穆宗、神宗三帝,从政四十余年,对明王朝的“万历中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他撰写的《万历会计录》是明大学士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改革税赋制度的理论依据,后成为明清两代田赋的准则,《明史》有“掌邦计时,多所建白”等评价。明代六部以吏部为首,在我国古代,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都有各自的别称,他们分别对应的别称就是天、地、春、夏、秋、冬,吏部尚书被称做天官,因此,王国光故居被后人称为“天官王府”。现存天官王府包括王氏后代扩增建宅,还有其他族姓新建的宅院,保存完好的官宅民居四十余处,涵盖居住、宗教、祭祀、文化、商业等建筑类型,有我国存世最古老的元代民居,明清两代留存的官宦巨宅及民国时期中西合璧风格的“樊家庄园”。

上庄古村在其形成、发展、演变过程中,继承了封建礼制和习俗,并大量引进了江南水乡建筑风格。古建筑群布局以庄河为中轴线,在河的南岸有天官府、进士第、炉峰院;河的北岸有沿街院、司农第、司徒第、亚元府、王氏祠堂、大参第、望月楼、参政府、武举第等。外观封闭、高门深宅的官宦巨宅达到了使用功能与建筑艺术的完美统一,是古村落建筑的杰出典范。

上庄村所处之地古名黑松沟,当时有漫山遍野的黑松。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先民为避战乱隐居沟中,伐树修房,辟林为田,始有人烟。金末元初,居民渐多,发现了浅层煤、铁矿藏,继而采煤、冶炼、铸造等小工业因之而兴。夜间自可乐山顶往西南望去,黑松沟中火映天红,长达数百丈,因而又有“火龙沟”之称,民间有“打铁花”、中庄秧歌等文化遗习。经宋、金时期的创建与发展,至元末已形成相当规模的大村。明继元兴,沟内黑松已不多见,而人居房屋绵延数里,遂将此地称为白巷里,此名沿用明清两代共约五百余年。

(山西省晋城市政协郝锐供稿)

猜你喜欢
阳城县庄河黑松
餐桌上的“黑钻石”
阳城县民间社火舞蹈文化的调查研究
基于RS和GIS的阳城县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阳城县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矜贵黑钻魅力意式美馔
关于阳城县高瓦斯矿区水源井施工的探索与思考
故事棒棒堂小猪秀秀的觅食之旅
1961—2010年庄河地区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
淡咸水里长出庄河大米
多彩庄河 物华天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