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茶文化

2015-09-10 07:22宋权峰
食品与健康 2015年2期
关键词:贡茶舍利问世

宋权峰

唐代是饮茶风气盛行的时代,唐代诗句中有:“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于人所资,远近同俗。既祛竭乏,难舍斯须。田闾之间,嗜好尤甚。”说明茶在日常生活中已成为必不可少的食物,而且非常重要。

唐代前期国势空前强盛,经济发展,仓储丰实,政治清明,人口增加。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对外贸易非常活跃,各国访唐使者络绎不绝,这一时期茶叶生产获得巨大发展,茶叶贸易也十分活跃。唐代饮茶成风,可以说是举国同饮,被认为是茶的黄金时代,所以在古籍上有“茶兴于唐”的说法。

唐代以前,南方盛行饮茶,而北方人却恶茶,把饮茶看作是奇风异俗。到了唐代,北方人也开始饮茶。而且茶叶产区早已超出了巴蜀地区,已经扩大到相当于今天的十三个省区。史载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茶叶,从此开创了西藏1300多年的饮茶史。唐朝中后期,饮茶之风已经遍及大江南北,塞内塞外。

唐代茶事兴盛最重要的原因是朝廷贡茶的出现。顾渚紫笋茶,自唐朝广德年间开始以龙团茶进贡,宜兴(阳羡)也以产阳羡茶进贡而著名。陆羽赞阳羡茶“芬芳冠世”,为进贡皇帝之佳品,于是阳羡茶被朝廷列为贡茶。史有“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的说法。

“茶圣”陆羽生于唐代。“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陆羽所著中国最早的茶叶著作《茶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开端,随后饮茶习俗遍及全国,盛而不衰。唐代有粗茶、散茶、饼茶、末茶之分,品饮方式以煮茶为主,且在《茶经》问世之前,茶是与饭食同煮的,很少单独饮用。陆羽认为这样的煮法掩盖了茶叶原有的清香味道,提出直接清饮的饮茶方法,同时也对传统制茶方式做了改进。《茶经》是唐代和唐代以前有关茶叶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尽管它问世已经一千二百多年,但至今仍被奉为茶学经典。后世不少人均以《茶经》为范本,或增补,或就其一部分加以发挥,形成专著。

唐代时因供奉释迦牟尼指骨舍利,而成为全国朝佛总道场的陕西扶风法门寺,其塔于1981年半壁坍塌,1987年为重修而发掘塔墓,使沉睡了千年的唐代地宫重见天日,举世仅存的佛祖真身指骨舍利和唐代皇室供奉的大批绝世珍宝得以面世。这批绝世珍宝中有一套唐代宫廷使用的茶具,其中既有金银茶具,也有瓷器,琉璃茶具,是唐代饮茶之风盛行的有力证据,对照《茶经》的记载,也是我国最早的茶具物证。这些茶具结构奇巧,工艺精湛,装饰华丽,做工精美,巧夺天工,充分印证了唐代的饮茶方式,展示了唐人精巧的工艺水平。

猜你喜欢
贡茶舍利问世
非凡新选
浅谈梁莹《意大利那波里民歌精选集》问世的意义
三朝高僧传中的舍利描写
送茶五吨
送茶五吨
武皇贡茶园 七佛茶品香
世界最小喷墨打印彩图问世
贵定云雾茶
何谓[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