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场上的“零和心态”

2015-09-10 07:22石破
南风窗 2015年18期
关键词:大字报仁爱支配

石破

几乎每一起重大公共事件发生后,我们都能看到网络舆论的撕裂。以其撕裂的范围和程度而言,我们简直无时无刻不处于规模庞大的内耗之中。

这里有信任危机的问题,也有网络特征的问题—网络言论务必一鸣惊人,语不惊人死不休。就像文革中的大字报,有谁见过温文尔雅、平心静气表达观点的大字报?这里还有不同利益群体的问题—事件相关者、水军等等,他们为利益驱动而加入社交媒体的讨论,抱着非黑即白、非我即敌、非胜即败的二分法心态。他们的加入,使得在网上平和地表达意见,并在某种程度上形成共识更不可能了。

但我想说的是,除此之外的问题—你、我、他,我们并非某公共事件的直接利益攸关方,我们本性纯良,我们只想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心平气和地与人沟通、交流,但为什么我们也很容易就受到“零和心态”的支配,搞得跟别人势不两立了呢?

一个人发了言,另一个人说不对,前一个人就被激怒了,撂出狠话来;后一个人被激怒了,撂出更狠的话来……与面对面的讨论不同,在社交媒体上,因为彼此素昧平生,无须顾忌面子,说起话来更加无所忌惮,有的甚至专以伤害对方为乐、为荣、为自己强力的证明。于是乎,每个人都被猿的本性支配着,一心击败对手,甚至抱着同归于尽的战法,实则是互掷臭鸡蛋,结果每个人都弄得脏臭狼狈,体面全无,舆论场上也是一地鸡毛,而每个人又都认为对方才应对此局面负全责。

从这些争执中,我看到的是恐惧—对于你在这个世上不能获得理解、肯定、认可和赏识的恐惧(而这正是人类最重要的精神需求),所以你要急于打断别人的话,不惜一切地夺得发言权。

越是没有安全感,越会个性多疑,处处设防;越要坚持己见,一意孤行。所以你会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过滤每件事,依自己的人生经验去解释别人的作为。而别人的心态跟你一样,于是每个人都在自说自话,发出一连串的独白,却都不屑于真正理解对方心里是怎么想的?

这种周而复始地发生的观点混战,其实很没意思。我们如何能从中跳脱出来?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客观的、公正的,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眼中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而其他人看到的全是细枝末节,或者根本就是扭曲的世界—你们是看不清真相的,你们的“三观”是有问题的,甚至你们的精神状态是可疑的,你们的人格也是卑下的—这种看待别人的方式,本身就是一大错误。

哲学家说,每一个灵魂都不由自主地偏离真理,因而也同样不由自主地偏离正义、节制、仁爱和诸如此类的品质。把这一点牢记在心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样你将对所有人更和蔼。

每个人都是脆弱敏感的,每个人的内心都很柔软,多么强横冷酷的话也掩盖不了这一点。当他处在严重的防御心理支配下,你的任何意见,都容易被他视作对他的批评或否定。他们会表现得既残忍又懦弱,既专横又稚气。

所以,你不应像他们感觉别人那样感觉他们,不应像他们刻薄别人那样刻薄他们,不应像他们抨击别人那样抨击他们。

不应不加考虑地被事物的表象牵着鼻子走,还没搞清楚状况,就遽下断语;应按事物的本来面目看待事物,宽容地对待不同于自己的意见;应像小鸟爱惜羽毛一样,爱护自己的公正行为和仁爱品质,致力于心灵的井然有序,致力于心灵的一片宁静。

哲学家还说,让别人的恶劣行为留在原地而不影响你是你的义务。

猜你喜欢
大字报仁爱支配
被贫穷生活支配的恐惧
增强必胜、责任、仁爱、谨慎“四心”
跟踪导练(四)4
欧洲保守派的一张“大字报”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基于决策空间变换最近邻方法的Pareto支配性预测
随心支配的清迈美食探店记
文检技术在侦破一起重大投毒案件中的作用和体会
论“仁爱”与“兼爱”之异同
我没有什么对象需要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