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断义 谁之过?

2015-09-10 07:22
民生周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私域导师师生关系

近日,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孙家洲在网上公开发出《为断绝本人与新招硕士生郝某的师生关系告学界朋友与弟子的公开信》,称学生郝某在微信朋友圈中对学界前辈无端嘲讽,有鉴于此,他宣布与郝某断绝师生关系。郝某则发文反击,称自己的名誉受损。

随着时间的推移,郝某先是发表声明:“(微信朋友圈)就是一个内部空间、私人空间。我在私人空间里说话自然随便一些,这些是可以理解的。”随后,他又公开向涉事的几名专家学者道歉。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到底是老师不该拿学生“私人空间”的评论说事,还是学生不管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内,都要尊师重道?你怎么看?

断绝师生关系是导师的自由,但是,将断绝师生关系的决定公之于众,则值得商榷。这种公开,虽然能够最大程度地扩散导师的态度,但是也必然对学生形成一定的舆论压力——他是一个被导师公开拒绝的学生。

——信息时报

孙家洲的公开信发出后,学生认错了,道歉了,也删除了“狂言”,学术界也应容得下学生犯错。毕竟,郝相赫虽然可以根据学校规定更换导师,但一个被公开“逐出师门”的学生谁敢要?即使有导师不得不收下,别说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了,能否顺利毕业都是未知数。从这个方面来说,教授该给弟子一个改正的机会。

——郑州晚报

朋友圈乃是属于私域的范畴,但导师却通过公开信的方式,与其断绝师生关系。假如这种逻辑行得通,它无疑在昭示着一种严重的社会伦理逻辑,即个人必须要为自己在私域内所说的话和行为承担责任,这在一个公民意识日渐觉醒的社会当中,谁能说这是合理的呢?把私域冲突公开化,无疑会让个人的自由空间日渐逼仄。

——新快報

猜你喜欢
私域导师师生关系
私域进入深水区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MySpace私域烘焙店
V eraW an g
导师榜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