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报以歌

2015-09-10 03:39杨兴文
做人与处世 2015年15期
关键词:株洲市作画培训班

杨兴文

清早,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区白关镇的一个美术培训班外,10岁的小男孩罗立新偷偷地趴在窗台上,聚精会神地聆听教室里老师给学生讲课,眼睛专注地看着老师在黑板上的一笔一画。

发现窗户外面的孩子,老师立即来到窗子边问:“你究竟在这里做什么?”罗立新连忙说:“我想聽你讲课。”老师十分气愤:“怎么可能免费听课?我不允许你听,请你赶快离开。”

罗立新的家在团山村,从小喜欢作画,可惜父母都是农民,家庭十分贫困,既没有能力给他买涂料和画纸,也无法送他去学习美术。听说镇上有美术培训班,他干脆悄悄去偷听老师上课。

在受到老师指责后,罗立新只得赶紧回家,走在回家的路上,他不仅没有沮丧,反而去路边找来树枝,在地上边回忆边作画,将刚刚学习到的画图诀窍练习三遍,然后才蹦蹦跳跳地回家。

第二天早晨,罗立新到达美术培训班门外,勇敢地假装上课的学生进入教室,希望老师没有注意到自己,以便在里面认真听课。只是他的衣服非常破烂,老师来到教室轻易就将他认出来。在生气之中,老师手里的棍子朝着他的身上用力地打下来。

“你怎么又来偷听我讲课?马上滚出去!”老师在叫喊的同时,还伸手抓住罗立新的脖子,就像老鹰抓小鸡那样,异常轻松地将他揪出教室。罗立新身材矮小,老师的力气很大,将他的脖子掐得万分疼痛,给他留下无比深刻的印象。

哪怕遭到老师抽打,罗立新还是没有放弃对梦想的追求,每当有空闲的时候,他就去自家的房屋后面,用树枝来回在土砖墙上涂鸦。如果听说村庄里哪家刷墙,他便会主动去帮忙,用剩的油漆他可以拿回家,当作画画的颜料。

没有钱购买美术教学的书籍,罗立新就找朋友帮忙,为他借来一本陈旧的美术书,他在草稿纸上自学。这本300多页的美术书籍,成为罗立新少年时期唯一的教材,甚至是他学习绘画的启蒙老师,他将书里的每幅画临摹三四次,模仿得滚瓜烂熟。

17岁那年,罗立新来到株洲市区,白天在工地上挑泥土,晚上自学作画。4年后他进入河西的酒店里做服务员,休息的时候工友都出去玩耍,只有他在宿舍里自学篆刻、玻璃画和剪纸。经过日积月累,罗立新的画作不断多起来,除了宿舍里到处挂着他的画之外,他还挑选几幅满意的作品裱好,挂到酒店的厕所里。

画家周伟钊到酒店办事,如厕时看到罗立新的几幅画,觉得他独特的画风很有趣。在酒店找到罗立新,知道他的家庭情况后,周伟钊当即主动表态,准备免费亲自教他作画。于是,罗立新第一次接触到国画,他的画家之路,从零散的自学,变成专业的学习。

在周伟钊的热情指导下,罗立新的绘画技术有了很大提高,逐渐成长为职业画家,他还在株洲市天元区租了一间房子当作画室。作画的同时,罗立新也开始关注孩子的成长,他认为零散不专业的教学,难以提高孩子的绘画技巧,他决定用自己打工6年挣的4万元办专业的培训班,全心全意教孩子作画。

经过慎重考虑,罗立新又在天元区租了一间小房子,购买绘画用品和桌椅,开办公益美术培训班,利用周末免费指点孩子学画。在不足10平方米的培训班里,最初只有5个孩子、一张课桌、一块广告纸做成的小黑板和一些借来的旧课本。

开设培训班后,罗立新自己出钱印刷宣传单,亲自上门发放,争取让更多的家长和孩子知道他的公益课堂。随着他的大力宣传,很多来株洲打工的人都将孩子送来听课,最多的时候有80人,房间里挤得水泄不通,连门口都站着人。

通过多年忙碌,罗立新的公益事业越做越大,他已经开设4个免费培训班,还是6个乡村小学的义务美术老师,这些学校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专业的美术老师,他每周义务到学校上一次美术课,教孩子描绘美丽的图画。

罗立新比较忙碌,白天要奔波在株洲各区,给遍布各地的学生上课,自己只能在夜间作画。培训班的开支,全部来自于他出售画作的收入,他不仅要支付几个教学点房屋的租金,还要给学生购买教材、文具、纸张、涂料和奖品,留给家里的钱微乎其微。

作为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罗立新拥有让人敬佩的炙热爱心,每天他骑着摩托车从家中出发,在培训班和几所乡村小学之间奔跑,每周辗转200多公里,每年的行程超过10000公里,9年以来累计免费指导5000多名孩子作画。

接受采访的时候罗立新说:“虽然世界给我带来苦难,导致我在精神上受到伤害,可是我不能消极面对,而要怀着积极的情绪,把苦难当成磨炼的机会。无论遭遇多少不幸,只要改变自己的态度,就会发现世界依旧是美好的,是值得歌唱和奉献的。”

(图/几米 编辑/杨逸)

猜你喜欢
株洲市作画培训班
牵牛花
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槐庭槐花开
——湖南省株洲市秋瑾故居之歌
株洲市白石港河道治理探析
折段麦秆来作画
“无人机航测与GIS技术应用培训班”在海口成功举办
墨水作画
关于举办第51期观赏石鉴评培训班的通知
株洲市:建章立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指纹来作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