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与更好的生活

2015-09-10 07:22傅蔚冈
新民周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社会分工孙家兄妹

傅蔚冈

漫画/ 谢驭飞

因为电视台在热播《平凡的世界》,我想起了刚迈入高中大门时,班主任老师说:大家要好好学习,对你们来说,上大学可能不是最好的路但一定是最近的路。他以孙家三兄妹的经历为例,鼓舞我们这群农村孩子好好学习考大学。说《平凡的世界》是很多人的第一部励志小说,毫不为过。

孙家三兄妹的事,实际上是中国三十多年来农村生活的一个缩影。这个生活的主题是就是离开农村,走向城市。高考落榜生孙少平回到家乡,表面上是因为爱情受挫离开乡村,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农村已经容纳不了这么多的劳动力。让他的哥哥摆脱贫困的不是农业,而是开办砖瓦厂——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创业。他们的妹妹考上了大学。

当然,这毕竟是小说,而不是现实。兄妹三人,其中两人离开了农村,一个在农村但实际上也不是以农业为主业,三口人全部不再以农村为主业。尽管过去三十多年时间里城市化有了巨大进展,但是也没变化这么快,更何况这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事。一个可供参考的数据是,1978~2012年间,农村劳动力由70.5%下降到33.6%;农业占GDP比重由28.2%下降到10.1%;农村人口比重由82.1%下降到47.4%。当然,我们也可以说孙家三兄妹的经历是小概率事件,更何况《平凡的世界》只是一部小说。

这部小说写出了人们本能的向往。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邦,为了更好的生活留在城邦。”农村绝不是像现在很多文青说的那么温情脉脉,而是非常残酷,甚至连温饱都很有问题。

1979年4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在一次讲话中指出,“(1978年)粮食总产量虽然超过了历史的最高水平,但人均粮食占有量只略高于1957年。许多地方的农民口粮不足,有的地方口粮严重不足。1978年中国进口农产品占进口总额的1/5。”也正是如此,很多人认为,解决十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合理安置农村富余——实际上就是剩余劳动力、避免社会动荡已成为当时面临的重要问题。

如何安排剩余劳动力,这是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一直要解决的问题。在1978年前,政府通过行政的力量来解决,那就是把城市里的剩余劳动力安排到农村,试图依靠农村中的广阔天地来消化这么多的劳动力。但是多年的折腾发现此路不通,农村不仅没有化解这么多的劳动力,甚至还产生了吃饭难问题。

问题该怎么办?从1978年以后,政府逐渐放松了对人口的限制,城市也不再往农村下放“知识青年”,大量的知识青年回城,而农村也有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为什么城市能够更能吸纳劳动力?实际上原因也不复杂,那就是人口集聚的城市会有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提高了专业化程度,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有助于效率改进,效率改进之后会有更多的产出,而更多的产出则可以满足更多的需求,需求的增加实际上又要求社会分工的专业化。城市就像一个熔炉,不断催生出新的需求,当然,也在持续着生产和创造。

需要指出的是,孙家三姐妹脱离农业的举动并不是来自上级部门的动员,而是由于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他们自己用脚投票的结果。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2013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782万人,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98亿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53亿人。事实上,中国在过去三十多年时间里之所以能够完成农业部门劳动力向非农部门的转移,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一大批像孙家三兄妹这样自立的劳动者,在市场的空间里寻求自己的幸福。

今天中国的城市化,比孙家三兄妹时代已经有了显著进步,城市人口已经超过50%,但中国农村所面临的问题还是一样,那就是该到哪里寻找幸福?或许有极少数源于农村的精英可以在农村里找到自己的天地,但是绝大多数的农民子弟,估计进城务工可能还是最可靠的选择。接下来的问题是,今天的城市能够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空间呢?

(作者为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执行院长)

猜你喜欢
社会分工孙家兄妹
LARGE TIME BEHAVIOR OF THE 1D ISENTROPIC NAVIER-STOKES-POISSON SYSTEM*
猴兄妹分桃子
慢热兄妹
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十一载的异族兄妹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
社会分工的历史衍进及相关理论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