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演绎出自己的大提琴味道”

2015-09-10 07:22林弢
新民周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厅大提琴

林弢

著名旅美华裔大提琴家郑海。

迎面走来的美籍华裔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郑海,中等身姿,衣着优雅。3月20日,她应中国音乐学院邀请,在北京举行学术演出。笔者约她聊聊“大提琴生涯”,一聊起她在美国“漂泊”近30年的从艺经历,她快言快语,痛痛快快谈了她对音乐的迷恋和钻研,让人不禁感叹:她为音乐而生,古典音乐已经渗入了她的血液,大提琴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

郑海现任美国西南大学常驻艺术家、副教授,她的头衔上还有两个与孩子有关:奥斯丁亚美文化中心青少年音乐节比赛艺术总监;得州圣斯蒂芬私立学校兼国际项目部副主任。

她生于上海,音乐的起步也在上海。1978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向夏敬禄老师学习大提琴。1983年,她又以杰出的成绩被推荐跳级,提前直升至上海音乐学院,师从夏家宝以及陈鼎臣教授。不久,她获得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校长奖学金,开始了赴美求学之路,得到国际著名大提琴家Paul Olefsky的悉心教授。此后,她在美国还相继得到名师马友友和Parisot, 以及欧洲的大师Gendron, Nothas, and Tortelier的指导。

作为非常活跃的大提琴家,郑海曾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林肯艺术中心、纽约施坦威厅、伦敦威格莫尔音乐厅、牛津城音乐厅和维也纳贝森多夫音乐厅等世界著名的音乐殿堂举办个人和室内音乐会,得到了《纽约时报》、《牛津每日邮报》和《英国斯特拉迪瓦里杂志》等诸多媒体的高度评价。郑海是第一位入围柴可夫斯基国际大提琴比赛的中国女性,也曾获得过包括福尔曼(Feuermann)国际大提琴比赛中夏普利大奖、齐尔品(Tcherepnin)协会颁发的最佳表演奖在内的许多重要奖项,还被授予得州州长名誉市民的奖状,选入得州首府奥斯丁市音乐艺术中心大厅的著名妇女榜。迄今为止,她已录制发行5张激光唱片专辑,其中她与英国室内乐团合作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被Recording Direct杂志评为一部顶尖的作品并受到国际性音乐杂志《斯特拉迪瓦里音乐杂志》的好评;她与Kiyoshi Tamagawa 合作的大提琴与钢琴专辑《狂想曲》曾在美国马里兰州Baltimore市举办的第三届世界大提琴大会上展示,并被SHAR音乐公司选入其世界《演奏家与保留曲目》的目录。

引人注目的是,郑海演奏所用的大提琴是悠久闻名的阿玛蒂名琴。

这次,她甫抵北京,笔者就约她进行了专访。

《新民周刊》:您是第几次来北京演出?

郑海:第一次!说心里话,能到首都北京演出,对我而言是盼望已久了,我感到特别兴奋!毕竟,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拥有很多音乐家、演奏家,有非常优秀的音乐学院,能到这里进行学术性演出和交流,对我意义非同寻常。

《新民周刊》:我看了20日晚上的演出曲目,既有外国古典曲目,也有中国现代曲目。尤其您在上半场选择了演奏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吕其岭所作的两首大提琴作品,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考虑?

郑海:这次回国演出,是应中国音乐学院邀请的学术交流,根据学术交流的目标,我选曲主要考虑学术性,而不是通俗性。之所以选择吕其岭的作品,一方面是这两首曲子堪称音乐佳作,我个人非常喜欢。另一方面,我也的确想借此表达自己对母校上音、尤其对大提琴启蒙老师的感恩之情。我的演奏之路是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起步的,在家乡所受的严格的基本功训练,让我一辈子受益。尤其老师们的悉心教育,现在想来还历历在目。

郑海及乐队演出中。

《新民周刊》:您曾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林肯艺术中心、伦敦威格莫尔音乐厅、牛津城音乐厅以及维也纳贝森多夫音乐厅等著名的音乐殿堂举办个人和室内音乐会。这次应中国音乐学院邀请的学术演出,与之前那些演出有哪些不同?

郑海:无论在哪里演出,也无论是商业演出、艺术节的演出或学术演出,本质上都是传播音乐的美好,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其实,在中国,学钢琴、学小提琴的琴童很多,中國在钢琴、小提琴方面也冒出了许多世界级的演奏家,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我觉得,大提琴是人类拥有的最美妙的乐器,大提琴所擅长表达的东西值得大力推广和分享,所以,我将自己每一次的演出视作文化传播,视作大提琴文化的传播,我非常希望通过自己的演出,让更多人爱上它。

《新民周刊》:您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毕业后,很早去了美国高校深造,在异国他乡继续自己的音乐梦想。成长路上最主要克服哪些困难?您目前在美国日常主要做哪些音乐工作?

郑海:学音乐,在中国或在美国,有许多共通之处,但一个中国人漂洋过海,去异国他乡学习,通常最大的困难在于刚开始学理论课的时候,会有语言障碍和文化背景的障碍,这是我出国深造遇到的第一只“拦路虎”,但它并没有吓住我,攻克语言需要时间,了解异国文化也需要时间,只要努力地去多听、多说、多阅读,困难自然而然就迎刃而解了。需要说明的是,我当时很幸运地拿到了美国方面的校长级的奖学金和奥斯丁乐团的奖学金,这使得我可以全力以赴、心无旁骛地去投入学习和比赛。我不必为基本的生存和生活而苦苦挣扎。

目前,我在美国的大学里教授音乐课,以大提琴课为主,此外,还经常开独奏音乐会,参加室内乐和其他各地不同的音乐节的演出。我在得州亚美中心做艺术总监,每年定期举办青少年音乐家的艺术节比赛;我也被邀请去其他音乐比赛做评委。这些工作看起来占用了我不少时间和精力,但致力于培养音乐新人,我很快乐。这些都很有意义。

《新民周刊》:您的音乐生涯里曾得到大师级音乐家马友友和徘利索特(Parisot) 等指导,能谈谈与马友友的交往吗?

郑海:马友友是个很忙又很负责的名师前辈。我记得,马友友第一次来得州演出,他很晚到达奥斯丁,亲自打电话给我,让我第二天去跟他上课。他授课非常认真,一上就是整个半天。这之后,我们一直保持联系。他真是一个平易近人的导师,他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我在卡内基音乐厅举办独奏音乐会上的曲目,仔细分析提出了他的调整建议。他也经常来得州演出,每次来,我都会去听,去交流。去年4月,他还邀我去达拉斯看演出,他那天演奏了德沃夏克的协奏曲,棒极了,给了我很多启发。我觉得大提琴演奏或其他演奏,技艺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感受和感觉的融入,要演绎出自己的味道。

《新民周刊》:2006年您曾应母校上海音乐学院邀请,在上海举行演出。一晃已经快10年了。您近年有计划再来上海演出吗?您对上海的音乐市场有哪些印象?

郑海:我此次的亚洲之行,其实是先去了泰国和新加坡,然后抽时间来北京讲课和演出,行程安排真的很紧。上海是我的故乡,无论我走到哪里,上海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无可替代。

事实上,作为一个国际都市,上海的音乐演出和文化发展比内地其他城市更显活跃,上海的观众也一直能欣赏到许多世界级的演出,那是很幸福、很令人羡慕的事。我希望哪天有机会和时间,能再回故乡上海,进行交流和演出。

猜你喜欢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厅大提琴
上海音乐学院来我校考察交流并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小鹏G9成都车展全国首秀 重磅发布Xopera小鹏音乐厅
大提琴演奏的悲剧审美表达——以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为例
大提琴的沉静之美
浅谈大提琴演奏中的肢体语言
Foro Boca音乐厅
迪士尼音乐厅
汉堡音乐厅漏水
动手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