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骨教堂 “离上帝最近的地方”

2015-09-10 07:22曾若楠
环球人文地理 2015年11期
关键词:骸骨黑死病鼠疫

曾若楠

在葡萄牙中南部,有一座名叫“埃武拉”的历史古城,在这座看似普通的欧洲小城中,古建筑为数众多,罗马神庙、罗马城墙,以及宏伟的哥特式教堂等随处可见,而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圣弗朗西斯科大教堂,也称“人骨教堂”。

人骨教堂其实只是圣弗朗西斯科大教堂的西厅,在该厅内,从墙壁到柱子,再到每一盏灯的装饰,全都由人骨叠筑而成,在昏黄灯光的照射下,一眼望去,尽是排列整齐的人骨,散发出诡异的气息。

教堂内堆满人骨,让许多人感到奇怪,但其实这是一件严肃而神圣的事。圣弗朗西斯科大教堂是天主教堂,天主教视死亡为神圣之事,死后将尸身献给上帝,象征无上的赞美。因此在人骨教堂的大门上,赫然写着一行大字:“我们的骨头在等待着你们的骨头。”这句话看似毛骨悚然,但却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一生的追求。

通天的阶梯

埃武拉的通天塔

圣弗朗西斯科大教堂建于14世纪,初建立时为皇族的祈祷堂,在教堂的正门上方,还有大理石雕成的葡萄牙王徽。这座教堂融哥特式、曼努埃尔式和巴洛克式三种风格于一体,宏伟而壮观,刚一建成,皇族们便蜂拥至教堂虔诚地祈祷,希望自己死后能够上天堂。随后,各方名门望族趋之若鹜,唯恐错过了“登天”的机会。

圣弗朗西斯科大教堂之所以这么受青睐,源于当地的一个传说。相传在13世纪,一位传教士远赴圣地耶路撒冷,带回了一袋圣土,他遵循上帝的旨意,将圣土撒在埃武拉一座修道院旁的墓地上。圣土的力量是无穷的,传教士的这一行为被当地人视为“神迹”,就这样,周边的贵族乡绅便将这里视作“通天的阶梯”,纷纷选择此地作为自己的安葬地,这片墓地的规模也就越来越大。

后来,一位名叫施瓦曾伯格的贵族认为修道院过于寒碜,便出资将这片地皮买下,决定修建一座宏伟的教堂。在历经30余年的艰苦修建后,教堂终于竣工,从此,圣弗朗西斯科大教堂就成为了贵族们的“通天塔”,他们纷纷前来祈祷,渴求自己死后能够升天。虽然一开始前来祈祷的,全是皇族成员与名门望族,普通老百姓并不能来此祈祷,但“神迹”的力量实在是太大了,经过几番交涉,圣弗朗西斯科大教堂才终于对普通民众开放。

在当时的葡萄牙,绝大多数人都信奉天主教,他们认为死亡是神圣的事情,与其让自己深埋于六尺之下,不如奉献给上帝,以表明自己的虔诚之心。于是,有人便将教堂周围的墓地挖开,取出白骨,放在了圣弗朗西斯科大教堂的西厅。这一举动受到了当地人的大力支持,人们纷纷选择将亲人的遗骨摆放在西厅,久而久之,西厅便被称为“人骨教堂”。在虔诚的天主教徒看来,教堂外的墓地是一片圣洁的土地,也是他们祷告、祈福的地方。由于人死后并不能迅速变为白骨,因此圣弗朗西斯科大教堂周围的墓地便成为了风水宝地,大家希望自己死后能埋葬于此,待变为白骨后,再由亲人挖出来安放至人骨教堂。一时间,墓地变得忙碌不堪,不时有新人下葬,也不断有人前来将亲人的遗骨挖出,奉献给上帝。

黑死病席卷欧洲

人骨教堂的“巅峰时刻”

人骨教堂里的白骨越堆越多,渐渐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但人骨真正的激增,则是不久后肆虐全欧洲的黑死病。

黑死病又称鼠疫,是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的烈性传染病,致死率极高。在人类历史上,爆发过几场大规模的鼠疫,其中一场发生在公元6世纪这场鼠疫不仅让东罗马帝国损失惨重,也打破了查士丁尼一世统一帝国的梦想;另一场鼠疫则更为恐怖,肇始于 1346 年,直至 1352 年才得以消退这场规模浩大的鼠疫席卷了整个欧洲,并让当时的欧洲人口在短时间内由一亿锐减至不到800万。后来世人也称这场浩劫为“黑死病”、“大灭绝或“大瘟疫”。

黑死病的爆发自然殃及埃武拉,在那段地狱般的日子里,每一天都有很多人病死,圣弗朗西斯科大教堂周围的墓地也空前拥挤,以至到了后来,墓地已经“尸满为患”,人们只得将尸体直接焚烧,将焚烧后尚为完好的头骨置入人骨教堂,以作纪念随着人骨的不断增加,在人骨教堂内堆放的人骨已经影响到人们的祈祷,于是教堂神父决定将这些人骨用来装饰教堂。教堂请来了一位当地知名的木匠,委托他完成此项装饰任务,由于人骨过多木匠对人骨的运用十分奢侈,仅一个蜡台就用了120多块人骨,就连神坛也由众多大大小小的人骨组合、堆砌而成,上面的图案则是由肋骨镶嵌。

在木匠的精心装饰下,人骨教堂焕然一新,俨然成为了一座“人骨博物馆”,无论是十字架、吊灯,还是墙壁、天花板,均铺满了人骨。有趣的是,尽管在中世纪的欧洲,等级制度十分森严,但人骨教堂里装饰用的人骨,却丝毫不分三六九等,而贵族们明知自己死后会与普通百姓的骨头一起成为人骨教堂的装饰,也毫不介意,仍然希望能在教堂外的墓地里拥有一席之地。

重新“装修”后的人骨教堂,大约用了一万具骸骨(另有一说为5万具),密密麻麻的人骨默默地守护着教堂,而前来祈祷的人们也丝毫不会觉得害怕——对他们而言,教堂里的骸骨越多,就越能显示教堂的神圣。

如今,圣弗朗西斯科大教堂已成为埃武拉的旅游胜地,吸引着来自全世界的游客,不过在这些游客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在他们看来,这里绝非旅游胜地,而是离上帝最近的地方。

特殊的人骨传说

小女孩骸骨的生日舞蹈

在人骨教堂内的一面墙上,悬挂着两具十分特殊的骸骨,与其余人骨不同的是,这两具骸骨上包裹着一层褶皱的皮肤。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两具尸体生前曾被人施以诅咒。据说,当年有个女人因红杏出墙,被丈夫和儿子发现后受尽折磨,临死前,她留下最后一口气,对丈夫和儿子说:“愿你们死后皮肉包裹骨头,尸骨永远无法分离!”在天主教徒心中,唯有干净的白骨才能成为灵魂的寄托,否则将无法进入天堂。因此,“尸骨永远无法分离”也被天主教徒视为最为恶毒的诅咒。

此外,人骨教堂还流传着一个更加令人惊悚的传说。相传在黑死病肆虐时期,有一名小女孩因病而死,那一天是11月2日,也是她的生日。后来,小女孩的尸骨被安放在了人骨教堂里,但她始终散发出一股强大的怨气,希望能度过一个快乐的生日,可惜上帝没有给予她这个机会。于是,每到11月2日,这位已化为骸骨的女孩便会在夜晚悄悄醒来,并带领其余亡灵在教堂中跳舞。据说,那天晚上,即便是在教堂外的街道上,也能听到从里面传来的骨头碰撞声,人们说,那是女孩正在举行生日派对,如果不快些离开,便会被女孩拖进去一同舞蹈。

人骨教堂里的数万具遗骨,都曾是鲜活的生命,他们虽然属于不同的阶级,死后却共同成为了教堂的一部分。无论民间流传着怎样的猎奇传说,在虔诚的教徒看来,人骨教堂始终是一个无比神圣的地方,虽然里面充满了象征着死亡的骸骨,但那些前来祈祷的教徒,无一不是在为生人而祈福。可以说,人骨教堂打破了生与死的界限,或许的确是离上帝最近的地方。

事实上,世界上有不少天主教人骨教堂,与其说这是巧合,不如说这是天主教教义的体现。比较著名的,除了圣弗朗西斯科大教堂,还有捷克的塞德莱茨教堂、意大利罗马的康契吉欧尼圣母教堂。

在捷克的塞德莱茨教堂里,同样堆满了人骨,在这些人骨上面,有不少刀剑刺过的痕迹,它们大多来自于15世纪胡斯宗教战争的阵亡将士。当时有数万人死于战争,教堂神父便将这些遗骨用来装饰教堂,目的是为了告诫世人:战争只会带来死亡,唯有和平,才是对上帝最大的敬意。

猜你喜欢
骸骨黑死病鼠疫
关于中世纪黑死病对欧洲医学发展的探析
“黑死病”与欧洲的至暗时刻
鼠疫并非无药可治
鼠疫“六问”
重新认识鼠疫
鼠疫是一种什么病
浅析西欧黑死病期间的“投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