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什么铲除“赵衙内”们的生存土壤

2015-09-10 07:22邓学平
方圆 2015年11期
关键词:政商权力

邓学平

虽然说真实的生活远比小说更为精彩,但生活现实却往往在各种幕障的遮蔽、切割之下显得支离破碎、波澜不惊。也因此,人们仍然热衷于小说故事情节中的跌宕起伏、百转千回和爱恨情仇。最近,媒体报道的一组关于地产商人“赵衙内”赵晋的报道某种程度上就如同小说一样荒诞、离奇。然而这绝不是一出仅仅供人玩赏的娱乐大片,它实际发生并演绎于当下的土地。这幕大剧所揭示的政商勾连、房产暴利、市场丛林、司法乱象等内幕,构成了当下中国改革发展转型亟亟待解的沉重命题。

赵晋的身份在媒体报道的一系列腐败主人公中并不是最显赫的,甚至聚敛的财富也不是最多的。但赵晋的故事很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淋漓尽致的再现了一些地方政商关系的扭曲程度。概括起来,赵晋的财富传奇主要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赵晋有着非同一般的出身。1982年8月,其父赵少麟出任共青团南京市委书记,三年后便升任南京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此后赵少麟一路高升,直至官拜江苏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的要职。梳理赵晋的发迹史,可以发现他的家庭背景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1994年,共青团中央为发展第三产业,经江苏省建委批准,投资1000万元成立了南京世昌房地产开发公司。当时只有21岁、没有共青团背景和房地产开发经验的赵晋却被任命为公司法定代表人和总经理。两年后公司改制为民营企业,赵晋顺理成章地成为这家公司的主人。

第二,赵晋长袖善舞,编织了庞大复杂的政商关系网。在赵晋眼里,权力是利润的最大保证。为了笼络权贵,赵晋在京城设立私人会所,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到底。不少高官的亲属子女在赵晋的地产公司“吃空饷”,领取高额的薪酬却根本不用上班,甚至有人直接持有不菲的干股。短短二十年间,赵晋依靠空手套白狼起步、先后创办了六十余家地产公司,构筑了一个庞大的房产帝国。然而,这与其说是商业模式的成功,还不如说是畸形政商关系的悲剧。因为这样一个亦官亦商、佛挡杀佛、碾压一切、无往不胜的“怪兽”虽然给赵晋和他所结交的官员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巨额利润,但却对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正常的政治生态环境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毒害,也给各地数以千计的普通百姓留下了长久的居住难题。

第三,赵晋选择了房地产这一爆发性增长的行业。赵晋拿地时既狠又准,为争夺黄金地块不惜豪掷重金,屡屡成为一个城市的地王;而到建房之时,则视法规如无物,肆意修改容积率,违规设计挑高和夹心户型,瞒天过海骗取政府部门验收;开盘营销时,极尽虚假宣传之能事,运用眼花缭乱的让利模式引人缴纳定金,然后签订合同时用极其苛刻的补充条款架空政府公布的格式条款,让消费者一步步沦为待宰的羔羊。面对维权业主,赵晋除了动用黑道流氓势力进行跟踪、威胁、骚扰和殴打外,还能随意动用公安的力量来侦查他们的“不法”。涉及赵晋的房产维权诉讼,往往很难在法院立案,获得一纸胜诉判决更是难如登天。个别坚持原则的律师在赵晋黑白两道的软硬兼施下,备受打压、难以为继。

权力具有趋向任性、抗拒约束的本能。在这个追求经济增长的创富时代,如果权力能够主宰资源配置、通过权钱交易直接兑换财富,那么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必然会被垄断操纵、恃强凌弱、暴力压制的丛林法则所取代。对于赵晋这样尝到过权力任性滋味的人,是很难让他相信规则、道德会起作用的。他们的人生信条就是更大的权力和更多的财富。我们国家的物质财富毫无疑问在急剧的增长,但如果裹挟其间的是这种毫无底线的强盗逻辑,那么社会进步的内核恐会被“赵衙内”们蚕食、掏空殆尽,如同钢筋森林,繁华只是徒具其表。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这个广泛流传的江湖段子能成为真实的江湖规则吗?人们期待看到赵晋眼神中泛出的悔悟,更期待看到滋生赵晋们的政商土壤能够被干净铲除。作为第一步,那些沦为赵晋橡皮图章和公开打手的职能部门需要得到彻底的清理整顿,受害业主的遗留问题需要得到及时妥当的解决。然后,也是最重要的,必须从顶层设计上汲取赵晋案的惨痛教训,严格约束权力,铲除腐败土壤。如果我们的体制机制还是无法筑牢人性和贪欲的防火墙,那么割除赵晋这颗毒瘤,并不能提升整个权力肌体的免疫能力,整个社会被赵晋们骑劫绑架的悲剧也不会终结。

猜你喜欢
政商权力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新形势下民营企业家腐败犯罪预防进路——以新型政商关系为视角
民营金融权力榜
治理理论对构建新型政商关系难题的破解
政商良性互动关系应遵循的原则及路径探析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症结与出路
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新型政商关系
对于权力,人为什么会习惯性服从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