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向背根基与党的执政规律

2015-09-10 07:22戴焰军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5年13期
关键词:群众路线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

戴焰军

【摘要】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要求,但因为每一时期和阶段党所处的外部环境不同,任务不同,存在的问题不同,治党的方式、途径、手段等都有一定区别。今天强调全面从严治党,一是因为今天面临的问题必须站在全面的高度才能解决,绝不是单从哪一个方面就能解决的。二是因为党要领导中国实现现代化,这在能力方面对党是一种全方位的要求,也是一种整体化的要求,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所需要的本领,涉及党的每一个组织和每一个党员,哪个方面、哪个部分达不到要求,都会影响我们整体目标的如期实现,所以必须坚决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 四个全面 从严治吏 基层党组织 群众路线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识码】A

全面从严治党,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新时期“四个全面”整体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组织保证、领导保证和根本政治保证。所以,深刻理解全面从严治党的意义,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就显得十分重要。

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意义

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在新形势下的新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加强自身建设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合乎逻辑的继承和发展。其对于保证党的各项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党的战斗力的增强和执政地位的巩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全面从严治党对于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具有决定性意义。“四个全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战略性的总体部署,而在这四者中,全面从严治党具有关键意义。邓小平曾一再重申,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一切问题的解决,都是在党领导下实现的。而党的建设状况如何,体现的是党在现实中领导和执政的能力如何,体现的是党的各级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广大党员工作的态度和作风状况如何,体现的是党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如何,体现的是党在掌握运用公共权力过程中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目标程度如何。如果党自身治理不好,能力、作风、组织状况、干部素质等方面不能适应实际要求,那再好的目标也很难顺利实现。

其次,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条件下解决好党内问题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这些年来,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建设中不断更新理念,转变思维方式,探索新的途径,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党的执政环境的变化,党的任务和面临的形势变化,党的建设与现实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党内生活质量不高,民主集中制得不到有效贯彻,党的各项纪律得不到有效执行,腐败现象滋生蔓延,一些地方党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充分,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组织观念淡漠,“四风问题”在一些地方一些党员干部身上表现突出、党群干群关系出现很多新的问题等,这些问题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发展下去,会直接影响党的任务的完成,甚至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解决党所面临的这些问题。

再次,全面从严治党也是总结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历史经验所得出的必然结论。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0多年的历程,其间经过了数不清的艰难困苦,遇到过说不完的坎坷曲折,而且因为缺乏经验等原因,自己也犯过很多错误,但党依然辉煌地走到了今天,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就坚持了从严治党的原则。我们这个党是按照列宁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党,列宁主义建党原则的一个本质特征就是强调党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中国共产党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夺取政权奋斗了28年,所以就更铸就了党严格的组织纪律性这一特点。正是因为坚持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才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像延安时期对黄克功、萧玉壁案件的处理,建政初期对刘青山、张子善案件的处理,都表现出在当时情况下我们从严治党的决心。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取得政权并巩固政权。

第四,全面从严治党还是新条件下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紧迫任务。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执掌政权,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正因为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党才能长期执政,并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执政绩效使党赢得群众,而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又使党在执政活动中不断创造新的绩效,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不是无条件的,所以党的执政地位也不是一劳永逸的。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时期,外在环境的巨大变化,党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和问题,所以,中央一再告诫全党,执政党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这些告诫不是危言耸听,如果党的作风、纪律、干部能力素质、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特别是腐败蔓延的势头得不到有力的遏制,我们就有可能失去人心。从这点上讲,从严治党也是赢得民心的工程。这一点,我们从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加大从严治党力度取得的成效就可以明显看出来。

我们说全面从严治党意义重大,还有一层意义那就是全面。应该说,从严治党是我们一贯的要求,但因为每一时期和阶段党所处的外部环境不同,任务不同,存在的问题不同,治党的方式、途径、手段等都会有一定区别。我们今天强调全面从严治党,一是因为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必须站在全面的高度才能解决。仅拿反腐败来说,它就涉及广大干部的思想教育、制度层面对权力的有效监督制约、转变作风纠正党内不良风气、完善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制度、贯彻党内生活准则完善党内生活等方面,绝不是单从哪一个方面就能解决问题的。二是因为党要领导中国实现现代化,这在能力方面对党是一种全方位的要求,也是一种整体化的要求,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所需要的本领,涉及党的每一个组织和每一个党员,哪个方面、哪个部分达不到要求,都会影响我们整体目标的如期实现,所以必须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任务

我们讲全面,是从看问题、处理问题的高度讲,是从治党管党的整体谋划讲,也就是我们解决处理任何一个问题,都要有全面的意识、全面的观念,都要学会从全面的角度看问题。但就从严治党在现实中的推进来看,每一时期、每一阶段又会有相应的重点。全面和重点本身就是一种辩证关系。那么当前我们在从严治党工作中重点要解决好哪些方面的问题呢?根据十八大以后中央在从严治党方面的一系列工作部署,根据我们党自身建设目前的现实情况,特别是根据习近平总书记从党的建设现实出发所提出的一系列要求,下面几个方面应该成为重点。

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曾经做过一个非常重要的论断,他说,中国将来如果要出问题,就出在共产党内,只要共产党自身不出问题,别人拿我们是没有办法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也作了一个重要论断,他说共产党要出问题,就出在干部身上。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论断。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在13亿多人口的大国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就是掌权,执政的绩效,主要取决于手里掌握着各种大大小小权力的干部,也就是我们讲的执政骨干队伍,所以,这支队伍如果出问题,其影响可想而知。而现实中,这支队伍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因为权力本身具有两面性,使得掌握它的人比起没有掌握它的人出问题的概率更大。尽管我们党的干部队伍成员绝大多数都是经过各个层次选拔锻炼出来的精英,但即使少数人出问题,也足以给党的事业带来极大损失。现实中一些干部的腐败行为、作风问题、无所作为、能力不足、党性不强等现象,不就已经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很大损失,给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带来很大负面影响吗?因此,从严治党,首先是治吏,关键是治吏。

治吏要先有标准,也就是我们要求干部应该是什么样子。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县委书记座谈会上提出干部要做到四有,即“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在两会期间提出干部要做到“三严三实”,即“严于修身、严于律己、严于用权,做人要实、做事要实、创业要实”。在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干部的五条标准,即“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些要求,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阐述了新形势下干部的标准。“四有”是基础,“四有”才能“三严三实”,我们不能想象一个干部心中无党、无民、无责、无戒,还能够做到“三严三实”,我们也很难想象一个干部做不到“三严三实”,还能够达到干部的五条标准。所以,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方面的一系列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

治吏还要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制度设计和建立上下功夫。对此,针对我们目前干部选拔任用中存在的一些偏向,特别是干部政绩观方面存在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要求,强调不能唯分、唯票、唯GDP、唯年龄。当然,对此必须做正确的理解,不唯不是不要,是说不能作为唯一根据,要更为科学全面地考察干部,形成能够反映干部真实全面情况、公平公正选用干部的制度。这正是我们当前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要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如果制度不科学,就会在实际中形成负面的干部导向,如年龄造假、假文凭、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私下串联拉票甚至用钱买票等各种现象的发生,就是为了钻干部制度中某些方面尚不完善而形成的漏洞。

治吏还要加强干部的日常管理和教育。关于干部管理和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有多方面的具体要求,如干部要读书、要学习历史、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要深入群众密切联系群众、要具有敢于担当的精神,特别是要不断坚定理想信念;他指出,现在有一些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缺钙,经不起考验;他提出干部要学习焦裕禄等楷模,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他还联系自己过去做县委书记、市委书记、省委书记的实际工作经历,谈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从严治吏,我们需要深刻理解和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的一系列讲话精神。

从严治党要严在作风上。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作风是党性的外部表现,党性作为一种内在的质的规定性,不易从外部直接感受,党外人士、群众对党的认识,更直接、更经常的是感受党的作风,也就是党的组织和党员在自己的实际工作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之所以能够得到党外各方面社会正义人士的认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党的优良作风。抗日战争期间,很多民主人士到延安,在很短时间的接触中就对中国共产党高度认同,很多人还在以后的生涯中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终生,像黄炎培、陈嘉庚等就是这样。他们认同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作风。在今天的新形势下,党的作风依然关系到党在群众中树立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关系到党能否更好地把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和进步力量团结凝聚到自己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因此,从严治党要严在作风上。

作风包括领导作风、工作作风、思想作风、生活作风、学风等各个方面,大量体现在党的组织和党员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往往由于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导致很多方面的作风问题就不为大家所重视了。但正是在这些很容易为大家所忽视的方面,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后果。所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提醒党员干部,作风问题不是小事。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党员干部也会有自己的各种生活爱好,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因为是掌握权力的人,就要特别警惕别人来迎合自己的爱好,使个人爱好的实现保持在自己正常的经济收入所能实现的限度内,恐怕是一个底线。现实中不是已经有大量这样的案例存在吗,某省人大党组书记爱照相,某省副省长爱收集玉石,结果都被投其所好者以雅贿的方式,甚至到后来已经是明贿的方式拉下了水,锒铛入狱。所以,提醒干部作风问题不是小事也是对干部的一种爱护。

领导干部必须带头转变作风,这是作风建设的一个规律。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形成优良作风,重要原因就是领导干部带头。打铁先要自身硬,领导干部必须带头转变作风。领导干部的作风,起引导效应是非常明显的,这是因为,领导手中的权力可以使其通过组织途径传达其影响力,领导干部的地位也使其更易为大家所注意、所模仿。农村一直流行这样的顺口溜,“村看村、户看户,村民看干部”。所以,领导不带头,作风问题是很难得到解决的。中共十八大以后,党的作风有了明显转变,出现了很多新气象,究其原因,不言自明,就是中央政治局首先作出了“八项规定”。

当然,转变作风,对不同的问题要有不同的方式。例如“四风”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讲到它时,就特别提出要“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这是因为,“四风”具有自己的特点,一般来说,“四风”问题不大容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因为一来它界限不是非常明晰,比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具体到人和事,在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下,很难界定,也很难在现有的党纪国法中找到对应的明确规定,二来很多这方面的问题已经成了习惯性做法,似乎顺理成章。但可怕的正是它不为人们所重视这一点,不重视就很难有效纠正。尤其是“四风”问题是党执政以后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因为现实中有这样的土壤和环境。“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就是要我们认真注意这些特点,看到它的危害性,从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

解决作风问题,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对于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要求,我们必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这就是说,抓作风建设,首先要有股子狠劲,抓实、抓紧、抓彻底,不能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其次要有股子韧劲,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不能想起来就抓,想不起来就放。作风最怕反弹,一旦反弹,有些问题会变本加厉,而且如果不断反弹,不但问题成了顽症,很难解决,而且党内外也会对此失去信心,再抓作风就缺少了必要的群众基础。再次是抓作风一定要有形,不能停留在一般性号召,也不能一阵风,一定要落实到具体制度上,要留印有痕。

从严治党要从党内生活严起。中国共产党一个非常重要的优良传统就是党内生活的政治性、严肃性和战斗性。我们说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不是说我们这个党从来没有犯过错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在于她能够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历史上的遵义会议、延安整风、“文化大革命”以后的拨乱反正,党都是靠自己的自觉和力量纠正了自己的错误,从而走向了新的辉煌。党在整体上是这样,具体到每一个组织,每一个党员也是这样。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为什么能够有这种自我革新、自我纠错的能力,靠的就是党内生活的政治性、严肃性和战斗性。例如批评和自我批评,就是我们党解决党内矛盾、克服自身错误的有力武器。毛泽东甚至把它提升到我们党和一切其他性质政党相区别的主要标志之一的高度。所以,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发扬党的这一优良传统。

谈到党内生活,一个重大根本问题就是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也是我们保持党的凝聚力和内在活力,保证党内权力监督制约,提高党的组织决策科学性,增强党的整体战斗力的重要条件。然而,因为民主集中制是一项根本制度,在具体落实过程中自由裁量空间很大,所以,处理不好,也会造成民主集中制空转,落不到实处的问题。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这一问题时指出,贯彻民主集中制,一靠干部,二靠机制。靠干部是说干部的素质和水平,干部对于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制度的认识和理解会直接影响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效果。而机制问题,则更是具有根本性意义,如果机制不顺,程序不科学,民主集中制是很难得到真正贯彻执行的。正确地贯彻民主集中制,就需要在解决这些具体问题上花力气。

关于党内生活,习近平总书记还一再强调加强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问题。组织纪律,这是一个党保持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步调一致的重要条件。如果党没有严格的组织纪律,党员干部没有严格的组织纪律约束,自行其是,那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党的任何任务都不可能完成。而政治纪律,则是保证其组织成员对组织政治忠诚的基本条件。没有政治纪律约束,党员没有组织观念和组织意识,没有对组织的责任感,随意违背组织作出的决议,随意公开发表与组织决议相违背的各种意见,甚至对组织采取攻击态度,那党的一切政治活动都很难正常进行,党就成了一个毫无凝聚力的松散的俱乐部,甚至连这样的俱乐部都不如。因为即使俱乐部,也会有自己的章程和规则,不能允许部内成员任意破坏这些章程和规则。

全面从严治党要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全面从严治党,就是不放过任何一个方面和环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状况,与党的执政基础直接相关,与党在社会各领域基层群众中的影响力、号召力直接相关,当然也就与党在基层社会的执政绩效直接相关。所以,就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体要求来说,基层组织建设应该说是一项管党治党的基础工程。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

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传统政治优势,是中国共产党所以能把千百万人民群众团结在自己周围夺取全国政权并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群众性的政党,她的群众性,一个重要体现就在于她的遍布于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基层组织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一个能够始终扎根于民众之中的政党是不可战胜的。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这样一个优势,在当前新形势下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因为社会组织形式的巨大变化以及人们活动方式、就业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基层党组织在组织功能、组织形式、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等各方面都需要因应社会变化而做出必要的转变。但这种转变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本身就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不是一下子就能够完全实现的。所以,在一些新领域,基层党组织难以覆盖,在一些传统领域,基层党组织出现软弱涣散不能很好发挥作用的情况。基层党组织是党员教育管理的直接承担者,基层党组织的状况自然会影响到党员的教育管理状况,所以,部分党员理想信念动摇,模范带头作用不能得到很好发挥的现象也就自然出现了。当然,部分党员的理想信念问题和作用发挥状况不理想,在更广泛的领域,还有更为深刻的社会原因。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教育管理,首先,上级党组织和上级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要把这项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之上。不能只埋头抓业务,把党的建设放置脑后。在今天的基层社会,如果不下决心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其他工作是不可能持久抓好的。像有些地方各种社会利益矛盾纷繁复杂,政府在群众中的公信力、号召力日益弱化,就是因为没有人在基层去做工作。

其次,身处基层的党员干部需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来做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工作。工作越是有困难,越需要高度的责任感。现实中我们看到,很多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工作做得好的,都是那些在基层社会把自己的全部热情和努力都贡献给这项工作的党员干部高度负责的结果。要知道,只有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得到体现,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得到很好发挥,群众才能够拥护我们,社会才可能认同我们,我们也才可能真正拥有自己的地位和更好开展工作的广阔平台。

再次,我们相关部门要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基层党组织建设需要一定的外部有利环境,如法规制度的保障、经济力量的支持、社会舆论的引导等。例如,现在基层社会建设中政府购买服务,已经成为大家普遍认可的一种做法。那么基层党组织通过建立服务型党组织解决基层社会所急需的大量群众服务性问题,为政府担忧,为百姓解愁,其必要的经费支持应该是天经地义的。再如,我们的各种宣传媒体,多讲一讲那些在基层社会给广大老百姓服务的党员干部的故事,让社会更好地了解我们,认识我们,本身也是发挥社会的正能量,促进社会进步发展的好事情。

第四,要认真总结这些年来各地区、行业、部门中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成功经验,使其上升到能够指导普遍工作的理论高度。在这么多年的不懈探索中,我们在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形成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对此,我们需要通过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找出其中规律性的东西,再把它上升到理论高度,用以指导面上的工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一项根本的工作方法,应该在现实中很好运用。而且,特别要强调的是,根据作者本人的认识,现在基层一些经验已经比较成熟,到了需要认真总结梳理的时候了。

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的生命线。党的十八大以后,我们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央在群众路线总结大会上已经给予充分肯定并做了系统总结。

贯彻群众路线,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位置和身份,就是解决好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的“我是谁”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搞不清自己的身份,摆不正自己的位置,一旦掌了权就忘乎所以、颐指气使、不可一世、老子天下第一,或把自己当成某些人私有的家奴,只认主子,只为主子负责,这就是现实中一些干部最后犯错误甚至犯罪的重要原因。那些本来出身于工人农民家庭的犯错误者,如果在身居高位时还能时刻想到自己的本、自己的根,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的人,大概不至于出现最后那种结果。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讲话中特别引用了一副古县衙门口的对联,下联讲的是“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勿道百姓可欺,自己就是百姓”。他提醒干部,过去封建社会一个有作为的官吏都有这种境界,我们共产党人当然应该有更高的境界。

贯彻群众路线,还要搞清楚自己工作的目标。有目标才能有方向、有动力。目标定在什么位置是至关重要的,目标定在为人民谋利益,自然在一切工作中也就能首先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对我们整个党讲的,也是对每个党员干部个体讲的。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一切为群众着想,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自然是党员的要求。而能够做到这一点,又何愁群众不拥护我们。

贯彻群众路线,站在群众立场上想问题、做事情是必然要求。立场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毛泽东要求我们要站在最大多数中国人民一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国梦要紧紧依靠人民,都是讲的立场问题。立场决定态度,现实中那些攀富商、傍大款的领导干部,是不可能很好地为人民服务的,人民也不会信任他们,所以对于他们,脱离群众是必然的。还有那些心中只有自己和小团体利益,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只知道为自己和小团体谋利益的人,也不可能真正去联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必须解决好立场问题。

能否正确解决身份、目标、立场问题,是党员干部能否保持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前提,在有了这样一个大前提后,如何用优良作风把我们和人民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则是我们在工作中要解决的问题。这些年来,中央一再告诫全党,执政党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这是根据党的历史方位变化及党所面临的现实环境作出的判断。中国共产党形成与广大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优势,除了党的性质这个内在因素以外,外在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为夺取政权奋斗了28年。那时,党所面临的生存压力和赢得群众拥护的重要性,是每一个在现实中工作的人都感受得到的,没有多少大道理要讲,群众支持你,你就能打仗,你就有给养,你就有人掩护,有人送信,群众不支持你,你就成了瞎子、聋子。可是今天,在执政条件下,压力是整体性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切身感受得到。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党群关系的新特点,从这样一个新的实际出发,通过思想、作风、制度等多方面建设,来解决好党群关系问题,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在当前,尤其要注意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以反腐肃贪的成效来赢得民心。十八大以后,人们感觉最明显的就是中央在反腐肃贪方面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及其取得的重要成效。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央提出的以零容忍的态度、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毅力来清除腐败,更是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腐败是一个在古今中外任何统治集团内部都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也是一般统治集团都期望能够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毫无疑问,我们在这方面更是一定要认真解决腐败问题的。

解决腐败问题,首先是一个教育问题,也就是通过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夯实思想道德根基。现实中许多干部犯错误,都是因为在思想道德方面缺乏应有的根基,没有信念和基本的操守,或信念不坚定,面对利益诱惑,经不起考验。所以,通过教育来筑牢思想防线,使干部能够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严于律己、严以用权,管好自己的亲属和身边人,在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特别是我们看到那些现实中由于一念之差,造成终生遗憾的干部,就会更觉得这种教育的重要。制度是底线,而道德是一种提升。

当然,教育不是万能的,根本的问题还是要不断健全完善相关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关于反腐败的制度建设,应该说经过这么多年的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也要意识到,这样一个制度的完善本身是需要时间的。一方面,制度建设需要在现实中根据出现的问题来不断健全,不可能坐在办公室里凭想象设计出一套完整的制度来,有些东西客观上需要时间来检验。另一方面,反腐败制度是和一个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我们既不可能照搬历史上的制度,也不可能照搬西方国家的制度,我们要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反腐败制度。就是说,在这方面,我们前面没有任何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只能靠我们去进行艰苦的探索,当然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

制度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而我们又不能任由腐败分子钻我们制度的空子肆意横行,不能任由腐败现象继续蔓延。所以,十八大以后,中央提出加大反腐败的力度,形成反腐败的高压态势,用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事实证明,中央这一决策是非常英明的。从现在已经清理出来的腐败案件来看,那些令人触目惊心的腐败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我们党的确有失去民心的可能性,面对这种现象,我们就更能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清除腐败的深刻含义了。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途径和方式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我们做其他任何一项工作一样,要落到实处,就需解决好途径与方式问题。在这方面,系统总结我们党90多年治党的丰富历史经验,深刻分析我们党在当前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各种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都作了论述。

把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有机结合起来。重视思想建党,是中国共产党一个突出特征,这是与我们党成长发展的特殊历史环境和历史经历有关的,而且也正是这样一个传统,保证了我们党在历史上始终能够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思想上、组织上的纯洁性,保证党能够始终保持与时代同步,与现实要求相适应。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从严治党,需要继续发扬这样一个优良传统,体现我们自己的优势。思想建党,当然首先要解决的是把全党思想统一到中央提出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上来,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特别是提高全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水平。另外,今天加强思想建党,还需要解决好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的,提高党员干部思想道德素质的问题。因为我们是执政党,是掌握公共权力的政党。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直接相关,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道德素质跟不上要求,滥用权力,损害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与思想建党要求相一致,我们还必须坚持制度治党。对于制度建设的意义,这些年来人们有了越来越明确的认识,但我们现在更需要的是在制度建设的内涵和各种内在环节上提高认识,并推进现实制度的不断完善,制度当然首先是实体性要求,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制度能够合乎实际并规定明确,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不能留有太大的自由裁量权,否则就很难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其次是制度要有程序,有了明确规定谁来执行、谁来监督、谁来检查,通过什么途径来执行和监督,这些问题落不实,那规定得再好也没有意义,制度就真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稻草人”。再次,制度必须构成体系。即前后需要衔接,左右需要协调,制度不成体系,政出多门,各行其令,甚至具体制度之间相互打架,那就根本无法发挥制度的作用。第四,制度还需要好的环境,体制机制、机构组织、人员素质、政治生态等都会对制度执行构成影响。目前一些制度得不到有效执行,就与我们在一定范围内的政治生态不健康直接有关,所以,总书记提出净化政治生态实在是非常要紧的。把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结合起来,是我们当前解决党内存在的很多问题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

加强和完善群众监督。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这就需要解决一个内在动力的课题。而群众监督,恰是满足这一点的重要条件。监督就是压力,压力才能转化为动力。而且,我们党是生存并扎根在群众中的政党,党的建设利弊得失群众看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全面从严治党时,明确强调要加强群众监督。

群众监督,就要求我们权力必须在阳光下运行,满足群众的知情权。群众知情,才能监督。对于这个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决定都做了专门阐述和要求,从党的自身建设角度来看,作为执政党,我们手里掌握的是人民赋予的权力,这个权力是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的,所以,让权力在人民监督下运行与这种权力的性质是完全一致的。所以,早在1945年7月,毛泽东在延安和黄炎培先生谈话时,就指出,我们所找到的民主新路,就是让人人起来负责,让人民监督政府。

群众监督,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制度的设计上畅通人民群众监督的渠道和途径,在这些年的实践中,这方面我们已经探索形成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如各种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制度,各种质询咨询制度等,甚至有些已经上升到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的层面。进一步,我们还需要在这种探索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理顺相关体制机制,形成能够更好地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机制,使这种监督制度化、常态化,保证我们党的建设能够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保证我们手中的权力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所用。

群众监督,还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把群众的各种正确要求落实在我们的工作实际中。我们让群众监督,不是摆摆姿态、做做样子,是要诚心诚意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诚心诚意按照大多数群众的意见来改进我们的工作。所以,就必须把群众的正确意见落到实处,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给群众以必要的意见反馈。这样,才能进一步调动群众对我们工作进行监督的积极性,使群众和我们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如果拿群众的意见不当回事,像目前现实中有时出现的,群众对有些干部早就不断有反映,各种意见一大堆,但有关部门还是照提不误,结果不但给党的事业造成损失,还严重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

群众监督,当然也要对监督本身进一步规范化,把它纳入法治轨道,我们是法治国家,所以对群众监督亦必须依法办事。特别是现在一些新的监督渠道,如网络,处理不好会造成很大负面效应。我们讲的监督,不是完全不顾事实、不要依据的人身攻击,是要摆事实、讲道理的。我们把监督纳入法治轨道,正是为了更好地保证人民群众的监督权利不受侵犯,保证这种监督的有序和有效。

深刻认识和把握党的建设规律。全面从严治党是科学治党,科学治党就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党的建设规律,这一点,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中特别加以强调的。党的建设是一项新的伟大工程,涉及面非常广泛,各个层面、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的规律,这正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

首先,要研究政党活动和执政的一般规律。当今世界是政党政治时代,各种不同的政党都活跃在各自的政治舞台上。因为各国国情不同、党情不同,各政党活动的要求和特点会有很大的甚至是本质的差异。如我们和西方资产阶级政党,在党的性质、党的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等方面就有着实质性区别。但是,作为执掌国家政权的党,在当今世界,有一些问题对各个党来讲又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共性。所以,我们党提出,要吸收借鉴世界上其他政党在执政中的经验教训,这可以使我们避免很多弯路。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就需要认识了解其他政党,认识了解各政党在执政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共性的问题,以及处理这些问题的共性要求,即规律性。

其次,要重点研究我们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所形成的规律。研究一般的政党活动和执政规律,是为了更好地认识我们党自己执政和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不认识这一点,盲目照搬别人的东西,是要犯错误的,即使性质相同的党也不能照搬,这一点,我们在历史上就有过深刻的教训。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和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走过的特殊历程,我们党形成了很多与别的政党有明显区别的传统优势,如党的思想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内政治生活、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探寻其内在规律性的。

再次,要特别研究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活动与执政的规律。要解决党目前面临的问题,必须研究党目前自身建设的规律性要求。我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很多传统优势在今天新形势下怎么发挥,不了解现实党建的规律性是无法回答的。比如我们的基层组织建设,在革命年代、计划经济时代和今天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相比,到底遇到了一些什么样的挑战?今天党的作风建设和历史上相比到底出现了一些什么样的新特点?如此等等。更重要的是,在这些新挑战、新特点背后,有什么样的规律性?把握这些,是我们今天做好党建工作的必需。

第四,在具体工作层面还需要研究党的建设各个方面之间联系及影响的规律,研究党的建设在各个层面和领域的规律。全面从严治党,当然是要十个指头弹钢琴,但是十个指头同时摁下去是不会弹出美妙的音乐的。这就要了解党的建设各个方面之间的内在联系,抓主要矛盾。同时,在当前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党的建设在各个领域的要求也在发生明显变化,如同样是企业,国有企业和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就有很大区别,更不要说农村、城市社区、学校、机关等各个领域。只有了解各个领域不同的要求及党建工作发展的不同规律,才能够保证从实际出发,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到实处。

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最大政绩。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首要条件就是党的各级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必须解决好对党建工作的认识问题。认识不到位,思想上不重视,工作中自然也就无法落实。党建工作是政治工作,在我们以经济建设为重心的工作总体要求下,处理好党建和其他工作的关系的确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强调以经济工作为中心,就是要求其他工作都要围绕这样一个中心来做。而为什么要求其他工作要围绕经济工作来做,就是离开其他工作,经济工作就做不成。事实已经证明,那种忽视其他工作,片面强调经济工作的做法,在一些地方和领域带来了极为严重的负面效果,例如不管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不顾生态环境破坏、不考虑社会的公平正义等,最后造成的是经济本身也难以持续稳定发展。所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有前提的。在中国现实国情条件下,最关键的前提就是党的建设。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

党建工作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必然有自身的特点,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效能往往体现在以它为保证的其他工作之中,如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建设的成效中。党建政绩的这种特殊表现方式,使得一些眼光短浅的人往往很难直接看到它,所以现实中一些领导经常以各种借口和托词来推脱党建方面的责任,不愿意认真抓党建。直到现实中问题出来了,例如发生了腐败大案,出了本可避免的责任事故,才想起没有管好干部,没有教育好党员,没有发挥好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说“抓党建没有时间”等其实都是借口,有一个基层党组织的干部总结他们抓党建的经验,对笔者说了一句话,令人深思,“心在哪,时间就在哪”。

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当然也要解决好如何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的问题,有了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我们也就可以更好地衡量与评价党建工作做得如何,及时发现不足、肯定成绩,这对于实际工作者是很重要的。这方面现实中已经有许多探索形成的经验和制度,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另外,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还要在理论和实践中很好地说明与体现党建工作与其他各方面工作的内在联系,提高工作的效率并用事实来教育干部。

责 编/武 洁

猜你喜欢
群众路线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
全面从严治党开启“三点攻”新模式
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新媒体发展的关系探析
“四个全面”清晰展现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