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外语类院校旅游人才培养服务地方旅游特色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5-09-10 22:15陈晖
旅游纵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外语类特色技能

陈晖

高职外语类院校旅游人才培养需服务于地方旅游特色建设,就此,论文从培养优势、课程建设、技能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思考。

随着旅游业深入发展,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业,打造地方特色旅游品牌成为了各地旅游业发展的重大举措与紧迫任务。而建设地方旅游特色的一个必要条件与重要支撑是培养能发扬与传播地方旅游特色文化的旅游人才。高职外语类院校是旅游人才特别是涉外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致力于为地方旅游产业发展培养所需的人才。探索如何将旅游人才培养与地方旅游特色建设相结合亦是高职外语类院校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与课题,笔者在这方面亦作了一些思考:

一、高职外语类院校在为建设地方旅游特色、培养地方旅游人才方面有着非外语类院校没有的优势,应加以好好利用

外语优势是高职外语类院校旅游人才培养的独特优势,若利用得好,可以为地方旅游特色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随着国际旅游快速发展,外国游客越来越多,来源地范围不断扩大,由少数几个发达国家为主扩展到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说各种语言的游客都有,这需要掌握多种语言交流技能的旅游从业人员,才能没有障碍地、较完整、较好地为游客介绍当地旅游特色文化,带游客深入体验当地旅游特色。也就是说,掌握多种语言交流技能的旅游从业人员能以对外窗口和代表的身份传播和发扬地方旅游特色文化,对建设地方旅游特色具有重要作用。

与之相对应的,高职外语类院校在培养多语言技能的旅游人才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其语种设置较全,师资力量集中,实力雄厚,使它成为能够较系统、较大规模培养多语言技能旅游人才的重要平台与主要主体。

再加上高职外语类院校独具国际化氛围,外教多,对外合作交流多,与国外高校和企业进行留学、交换生、研修、学习营、实习的机制更为成熟,更趋于常态化,再加上普遍开设外国概况与外国民俗礼仪等跨文化课程,从而使学生涉猎的知识面更广,眼界更开阔,校园文化更开放多元,使学生培养起全球观念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开放性的全球观念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接待外国游客,提升充当对外窗口和形象代表的水平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能更好地打破文化障碍,更有力地把当地旅游特色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在全世界旅游者心目中建立起当地旅游特色品牌。

二、高职外语类院校旅游人才培养的生源应侧重于从旅游资源所在地募集,直接将旅游资源的继承者培养成地方旅游特色的建设者、发扬者,从来源上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从旅游资源所在地招收而来的生源本身就是当地旅游资源的继承者,由于长期生活在其中,耳濡目染,对当地旅游资源较为熟悉,因而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诠释、弘扬和传播当地旅游特色文化。高职外语类院校可以与地方进行“院地合作”、采取“合作办学”、“订单培养”、“委托培养”等方式,做到哪里有需要,就为哪里培养,就培养哪里的人,从而使得培养出的旅游人才,既具有较强的外语交流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又具有“本地人”的身份,回去能成为建设当地旅游特色文化的主力军,确保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应加强地方特色旅游课程开发,侧重于开设具有当地旅游特色的课程

高职外语类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营造国际化氛围,在旅游课程的开设中有若干外国文化与外国旅游资源的课程,以培养学生具备全球观念与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是其在旅游人才培养中的优势与特色,使得旅游人才更加国际化,这在服务地方旅游特色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要培养能建设和弘扬地方旅游特色的人才,在课程的开设上还必须“接地气”,可以采取与地方合作开发课程的方式,实地调查深入了解地方旅游特色,及对旅游人才知识与技能的要求,使课程的设置与开发建立在响应地方需求的基础上,增强课程设置与开发的科学性、实用性。既要多开设一些专门讲解地方旅游资源与文化特色的课程,如系统介绍当地名茶的课程;也要多开设一些培养地方特色旅游服务技能的课程,如学习腾编、刺绣、陶器制作、剪纸、山歌演唱、民族舞蹈表演等当地技艺的课程,以增强教学内容的区域针对性和服务性。

四、应加强地方特色旅游教材开发,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教材。

为开设地方旅游特色课程,高职外语类院校需要编写与之相配套的地方特色教材。教材的编写应注重与地方旅游特色相结合,如在编写主体上,可以采取“学校教师+行业专家+当地文化研究学者+当地旅游主管部门+当地旅游企业+当地民间技艺传承人”的组合,将编写主体向地方倾斜,充分发挥地方编写主体的作用。在教材内容选择上,应突出体现地方特色。在编写方式上,多进行实地调研和走访,把最能体现当地特色的东西深挖、丰富、充实,把最重要的东西充分展现出来。

五、在旅游职业应用技能培养上可结合 “校地共育”、“校企共育”与当地 “拜师学艺”的传统特色。

在高职外语类院校旅游人才职业应用技能培养上,“跨国共育”是其独特的做法与特色,但若要更好地服务于地方旅游特色建设,还是要将主要的基脚立足于当地。一方面,可以在“面”的层次,采取“校地共育”、“校企共育”的方式,与地方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企业签订合作培养协议、通过“工学交替”等形式培养学生实践应用技能;另一方面,又可以进一步细化到“点”的层次,即结合民间独特的师徒授艺方式,在当地民间挑选多名传统技艺继承人,按民间传承的“拜师学艺”的方式,一对一地对学生授艺,把书面上的传统文化经由这种方式落到实处,变成实际的应用技能。这不同于现代学徒制,这是传统学徒制,对传统文化传承极为重要的旅游行业而言,这一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综上所述,高职外语类院校旅游人才培养需服务于地方旅游特色建设,应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其地方适应性和服务性,更好地为建设地方旅游特色、促进地方旅游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外语类特色技能
高级技能
特色种植促增收
外语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青岛工学院应用实践小学期为例
中医的特色
外语类院校全口径PGT英语学习模式研究报告
秣马厉兵强技能
完美的特色党建
拼技能,享丰收
构建外语类慕课质量评价量表分析
建立高校外语类慕课质量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