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旅游管理“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15-09-10 22:12赵俊明于亚琦
旅游纵览 2015年10期
关键词:旅游+院校人才

赵俊明 于亚琦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人才输出的关键。一方面是旅游人才旺盛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则是旅游专业学生不理想的就业形势和较低的行业停留率,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引人思考。本文提出“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分析现阶段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20.24亿人次,同比增长9.9%;随着中国旅游的高速增长,旅游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据数字英才网统计显示,一些高级旅游人才的年薪能达到30万以上;国务院在〔2014〕31号文中提出要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在2015年6月也印发了“万名旅游英才计划”实施方案。无论是从旅游市场、旅游行业还是国家层面都释放了一个信号:社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而教育部在2014年10月发布的就业率低的专业名单中,旅游管理赫然在列。一方面是旅游人才旺盛的社会需求,另一方面则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不理想的就业形势和较低的行业停留率,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引人深思。

一、“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在探讨“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前,我们先了解一个概念——“互联网+”。“互联网+”是腾讯CEO马化腾提出的,他认为“互联网+”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可以看出,“互联网+”具备以下特征:一是以人为本,二是以市场为导向,三是优化结构,四是跨界融合。这与旅游业服务性、体验性、创新性及综合性的特点基本一致。行业的特点影响着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又是人才供给的关键,因此“互联网+”的模式特点对“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无疑是一个启发。

笔者认为,高职“旅游+”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这样理解: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以旅游行业需求为导向,按照高职旅游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在保证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完整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融合行业的前沿理念和实践,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及优化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高职旅游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

二、现阶段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

(一)定位偏高

部分高职院校对旅游人才的定位偏管理型,重理论轻实践,加之实训条件不完善,校企合作不成熟等客观因素的制约,造成理论多,实践少。对旅游企业来说,需要的管理人才首先是熟悉基层工作,并有较熟练的实操技能,如果单凭书本知识去谈管理,那是纸上谈兵。偏管理型的定位也容易造成学生“眼高手低”,不愿意从事基层实践工作,最终导致学生就业竞争力下降,行业停留率低等问题。

(二)专业课程设置需改善

首先,实用性不强的问题,一些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参照的还是普通本科院校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模式,在教授上有明显的“母体印记”,之前如何教学,现在依然如此,不符合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培养定位。其次,课程设置与新形势下旅游业态所需的能力脱节,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和新理念的引入,使得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从专业型向复合型转变。

(三)师资力量需强化和完善

目前,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教师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熟练岗位技能,更新行业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对一些产业关联度高,但无法涉足的领域,如旅游的信息安全和F2AP网络安全等应外聘专业教师或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讲座或授课。

(四)实训、实习条件有待提高

实训和实习是高职旅游学生转化知识、提升技能、增强就业能力的重要环节。笔者通过对几所高职院校的调研发现,校内实训条件存在设施不完善、使用率不高、软硬件更新不及时等问题;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缺少有效的管理和评估机制等问题。

三、“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一)“旅游+行业需求”成就高质量的就业

高质量的就业是学生实现价值的前提,也是人才培养工作的目标。要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只有以旅游行业的需求为导向,培养“适需对路”的人才,才能避免出现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相脱节的尴尬局面。通过走访相关旅游企业,得出结论:旅游行业需要的人才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外,还应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外语能力、表达能力、计算机能力等,同时也应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良好的心态等。通过对实习生和毕业生进行调研,他们希望学院能够加大实训力度、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讲座,提供更多的高品质的实习基地等。

针对行业的需求和学生的建议,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应完善相应的课程体系,加强对学生沟通能力、外语能力、表达能力等的培养,通过加入企业感知教育和德育教育等课程,强化学生的专业认同感;通过加大实训条件的投入力度,拓展高品质校外实习基地等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笔者认为,旅游企业正处于行业高速发展时期,所需人才除具备上述能力和素养外,还应具备较强的旅游智能设备的操作和维护能力,旅游电子商务运营的能力及旅游大数据分析的能力,乃至旅游企业的咨询和策划能力等,这都是我们以后细化研究的重点。

(二)“旅游+课程设置”成就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课程设置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建立一套既能满足当下就业需要又能推动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课程体系。

首先应该保证课程体系的稳定性和实用性,形成“一星多卫”的课程体系。“一星”主要是指相对稳定的专业核心课程,“多卫”主要是指可以随行业发展变化进行适时调整和更新的课程,如校企合作开发的课程,以项目教学为中心开发的课程,旅游信息化或旅游国际化的课程等。其次,设置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重,应遵循校企互动、工学结合的理念。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正在从“重理论,轻实践”向“重理论,重实践”进行转变,甚至某些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矫枉过正,对实践技能课程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理论课程,犯了旅游机械论的错误。

笔者认为,除了教授学生实践技能外,还应注意学生理论素养及其他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在不断变化发展的旅游企业中做到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应注意教学手段、方式、方法的革新,如“旅游+课程+互联网”开展网络学习、公开课、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及混合学习等新型学习形式,调动高职旅游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三)“旅游+双师队伍”强化高职旅游人才培养的内部软实力

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就职演讲中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从中可以看出师资的重要性。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智慧旅游不断发展,对旅游专业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及时更新理论知识,还要熟练掌握智能设备的操作技能。

通过校企联合,打造双师队伍,是实现学校和旅游企业优势互补的重要举措。学校应鼓励旅游专业的教师去企业顶岗学习,这样既能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又符合学校专业建设和教师的自我发展需要,同时随着与企业合作的深入,教师可以参与到企业管理中,成为企业的智库,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笔者认为,学校应从多方面打造双师队伍,如为旅游专业的教师提供海外研修、国内培训、同行交流、社区服务、项目科研等机会。同时针对旅游专业教师流失率比较高的院校,还应想办法留住人才或建立知识共享体系,将个体的经验、智慧和能力转变成整个专业共享的知识等。

(四)“旅游+多元化平台”优化高职旅游人才培养的外部条件

多元化平台主要指能为师生发展提供机会的企业和机构。高职旅游专业师生传统的实习平台主要是酒店、旅行社、景区等,但现在随着OTA在线旅游企业的发展,师生实习的平台还可以拓展到线上企业,如携程、艺龙、驴妈妈、途牛等。此外,旅游专业的师生还可以借助行业大赛的平台、志愿者服务的平台及行业专家或优秀毕业生互动交流的平台等,进一步了解旅游行业的一线动态,提高专业素质。

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高职旅游院校应选择品质高、责任心强的企业和机构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建立和完善实习生管理制度及企业评估制度,对学校和学生评分低的企业要及时淘汰,以确保学生的培养质量。在实习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及时与企业沟通,做好人文关怀,使实践环节顺利发挥应有的作用。

笔者认为,校、企、家三方应共同做好实习学生的安全工作,确保学生在安全、愉快的工作氛围下获得旅游知识的转化和素质的提高。

四、结语

“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是在旅游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希望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各组成要素的优化、融合、变革,使其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旅游人才,助推旅游行业的发展。本文从“面”上探讨了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点”的细化研究比如旅游专业学生行业停留率低、旅游信息化课程的建设等问题,将是下一步探讨的重点。

猜你喜欢
旅游+院校人才
人才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旅游+”精准扶贫,产业空间巨大
“旅游+”的“全域”机会
“旅游+”新时代下黑河旅游发展探析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