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为你聚焦

2015-09-10 07:22郑立言
中国报道 2015年11期
关键词:中英关系中国籍国事访问

郑立言

对于中国人而言,整整七天的国庆假期和金秋沉甸甸的收获,使十月被赋予了诸多的期待。

然而,正是在这个与往年别无二致的月份,中国却出人意料地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10月5日,当国人还沉浸在国庆黄金周长假之际,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中再一次出现中国籍学者的名字,她就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的研究员屠呦呦。这是土生土长的中国籍学者首次在诺贝尔奖自然科学奖项中出现。一时间,屠呦呦和青蒿素成为全世界热议的话题,她的中医药研究背景更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用屠呦呦自己的话说:“现在满世界都是我了!”

在人们为屠呦呦点赞之际,一则来自大洋彼岸的消息又把中国推到了风口浪尖。10月5日,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成功结束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达成TPP贸易协定。TPP谈判涉及的12个国家涵盖全球40%的经济产出,包含投资、服务、电子商务、政府采购、知识产权、劳工、环境等30项。而中国,不在TPP之列。

TPP虽然仅仅是在部长会议上达成协议,尚未尘埃落定,但是对于国人来说,已经感受到太平洋上吹来的阵阵“寒风”。消息传来,微信朋友圈瞬时被“TPP”刷屏。从学者到企业家,从学生到工薪族,都对TPP可能对中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感到忧心忡忡。

不少网友自黑:“美国不带中国玩儿”、“中国被踢屁屁了”、“中国经济将遭重挫”……有人甚至认为:“TPP来了,中国就失败了。”

对于身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且正处于升级转型“阵痛期”的中国而言,TPP的负面冲击是毋庸置疑的。然而面对TPP,不躲闪、不抵制,加快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提升中国在国际贸易领域的竞争力和话语权,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TPP的讨论余温尚存,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英国的“超级国事访问”瞬间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这是十年来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也是中国面向欧洲的又一次重大外交行动。

为期五天的英伦之行可谓精彩纷呈、亮点频出、成果丰硕,成为中英外交史上新的里程碑。无论是高规格的103响礼炮欢迎仪式,还是白金汉宫的盛大国宴,无论是唐宁街10号的正式会谈,还是契克斯别墅会晤、酒吧品啤,都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更为重要的是,中英不仅签署了协议金额约400亿英镑的经贸大单,而且决定共同构建中英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中英关系“黄金时代”。

伴随着中英关系的历史性发展,波折重重的中日关系被寄予更多期待。10月24日,第11届“北京一东京论坛”在北京开幕。500余位嘉宾共商中日关系大计,新增设的午餐演讲会和中日嘉宾同青年学生对话会等环节,为将进入新的十年发展阶段的论坛增加了更多有价值、有实效的亮点。

受世界瞩目的不仅仅是中国的“国际表现”。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这个诞生中国“十三五”规划的大会,注定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十月的中国,正处于世界的聚光灯下。

猜你喜欢
中英关系中国籍国事访问
英国脱欧对中英贸易的影响
从中英经济交往看建国前两国关系演变
中美建交以来的四次国事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