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式教学中,利用计算机技术,培养学生个性思维品质

2015-09-10 07:22陈斌
教师·上 2015年9期
关键词:求异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

陈斌

摘 要:良好的个性思维是学生日后人生谋就事业长足发展的基石。本文着眼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思维之高度,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多角度、多层次地创设分式教学的场,竭尽全力打造学生个性思维发展平台。

关键词:直觉思维;联合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思维,是提升学生情、智双商的重要举措。在《初中代数》的分式教学中,教师怎样利用计算机所具有的高速传输性、虚拟性、切变性及人机交互作用之特有功能,将分式教学中纷杂的知识点,创设成一种既能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又能融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个性思维特定的问题情境?并以此来催生学生参与问题的探究及独立构建认知体系的激情,这是当前分式教学中值得商榷的问题。

一、创境引思,勇拓直觉思维

分式教学内容包括分式的基本概念和利用分式基本性质求值两个方面。让学生辨析整式和分式的基本概念,是搞好分式教学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创设鲜活的分式教学问题情境,让问题来敲击学生情感思维的宣泄口,唤起学生对分式新、旧知识点内在联系规律的有意注意,加大对学生情感意向行为定位力度。近年来,我利用计算机具有高速传输性、虚拟性之功能,创设学习奇境,力拓直觉思维的伸展角度。因为直觉思维是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直接或间接地理解知识内涵的一种个性思维。强化人的直觉思维唯一的办法是加大对事物表象的感知力度,实施方式是创设鲜活问题情境。课前,制作课件时,我尽量选择一些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而且会令学生个体一时难以独立完成的学习内容,以问题方式揽入课件中。课中,通过投影屏幕按教学需要将语言、文字、图像次第展出。这样让不同认知层次的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努力寻找新问题,分析问题产生原因。辨析分式与整式的基本概念,是拓展学生直觉思维的拐点,选择一些类同形异之习题,抛给学生加以辨析,例如当这些题型展现于投影屏幕时,我首先让学生在各自座位上独立做题,接着点击鼠标,播放轻柔音乐,以此来驱散思维带来的疲劳,并在投影屏上展示解题提示语(辨析:整式与分式,关键是类比算式其分母是否含有字母)。然后,让各小组的代表次第登台点击鼠标选择上述整式类和分式类习题。最后,及时组织学生点评,引导学生述说整式和分式概念在哪些知识节点上易混淆。

以上教师利用计算机高速传输之功能用心设计 ,创设一些适宜拓展学生直觉思维的问题情境,让情境唤醒学生的有意注意在情境中展示的提示语,不但为学生解题导向,而且丰富学生原有整式知识的表象。学生代表次第登台利用鼠标操作和师生点评之举措,完成了让全体学生更多地、直接地参与问题的探讨与构建认知体系的重任。

二、巧妙点拨,诱导聚合思维

巧妙点拨,力推学生聚合思维是指导学生破译数学难题密码的金钥匙。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能力,是教师的一种责任与担当。教师在利用分式性质求值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所具有的高速切变之功能,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教学情境,催生学生群体带着问题去与自己曾学过的知识点进行“亲切会面”和灵性交流之激情,力促学生个体努力搜集脑海中储存的不同信息,调研取证。当学生们解题思维难以拓展时,教师应巧妙地给予导向性诱导,将学生群体的思维聚集到一个点上,从而让学生对问题做出正确判断与解答。例如:当x为何值时,分式的值等于零是分式教学中的一个知识点,对这类知识点的教学,教师要设法让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可展出据此机会难度梯次明显的习题。

教师在展示习题的同时,要在电子屏上展示提示语(要使一道分式的值为零,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是分式的分子必须等于零;其二是分式的分母不能等于零),学生通过投影屏提示语点拔,自然会联想到建立联立方程来解决问题。

这样,教师通过循循善诱的点拨,等待的是让学生聚合思维的期望。学生在独自解答习题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告诉学生如何解题,是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动脑、动手机会,让学生通过研讨与探索,真正体悟到自己确实是一名新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特别是第③小题的结论完全是由学生论证出来的。这正如弗赖登塔尔所说的:“学习唯一的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这是一种最自然、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变换设疑,示导发散思维

利用计算机快速存取和自动处理的功能,对分式教学中解题难度较大的习题变换设置疑问,从而,让认知角度和认知方式不同的学生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认识,多层面的切入,其目的是用不同的思路进行辨析,多种思维方式加以碰撞,求得学生个体对新知识的共建,情感的共鸣。利用分式基本性质求值是分式教学的难点,教师制作课件时,可揽入以下习题,以待课中变换设疑,示导发散思维:

课堂教学时,学生会发现第①小题只需将条件等式代入分式数值即可求出,而第②题和第③题学生感到棘手,这正是教师有意变幻设疑,应将提示语展出在投影屏上,(能否在条件等式中引进一个常参数,再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变形),不失时机地展出投影提示语,为学生解题雪中送炭。

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心设计知识的跳跃性、扩展性较强的习题,其实是教学手段上的变换设疑,强化学生的有意注意。屏幕巧妙展示提示语,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引领学生在经过构建新知识的阵痛与前瞻中,引用不同常用参数(k和t)获得等值相同的效果。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就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四、敏于捕捉,驱动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重在开阔思路,启发学生联想,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并在各种认知结构的比较中,选择富有创造性的,异乎寻常的新热点。驱动学生求异思维,前提是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实施激励性策略。激励性教学策略的基础是不失时机地巧设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习主体一直处于激奋状态。利用计算机迅速切变和高速传输之功能,创设运用分式性质解题,能依据不同的认知层次的学习者的具体情况,教学做相应地变动。利用分式基本性质求值形式多样化,能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教学中利用投影视频展示以下习题:

显然,第①小题只要分子、分母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就能解题。

而当学生目光触及第②题时,做题的激情瞬间退去。此时,教师应调动策略,展示提示语于电子屏上,(等式的左边的分母是积形式,而等式右边分母却是两个分式的和,能否将等式右边变形)经过教师对解题方式示导: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利用投影屏展出一句提示语:“是否将等式右边恒等变形”,其用意是激励每一名学生积极搜集条件中的认知素材,迅速反馈已学过的知识,从不同的认知角度去思考、类比、分析、取证,经过一番深层次的思维活动,终于破译了解题密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所有的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的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数学教学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思维品质,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计算机特有功能创设奇特的问题情境。计算机技术一方面可以超越时空,按照教学进度的需要将分式教学中纷杂的知识,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整合,另一方面还能实现师生互动和人机对话,所以创设鲜活的教学情境始终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支撑。

(作者单位:湖南省衡东县荣桓中心校)

猜你喜欢
求异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
产品设计中的直觉思维分析
例谈发散性思维训练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直维能力的培养
金融新晋军的“发散思维”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