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活作文的两个“法宝”

2015-09-10 07:22朱惠慧
考试周刊 2015年95期
关键词:法宝云雾礼貌

朱惠慧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但语文教学抓住作文这个“老大”就不难。小学生作文“假”、“大”、“空”、“抄”、“套”的现象比比皆是,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一线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将“爱写、乐写”确立为习作教学的基本标准。其实,作文的目的是什么?归根结底,就是用笔说话,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反之,为了作文而作文,学生就会进入一种被逼无奈的境地。

一、留心生活玩中写

《语文课程标准》在习作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2009年,我正好任教儿子就读的三年级,区里举行“喜迎祖国60周年的征文大赛”,学校进行选拔赛,由于习作刚刚起步,很多学生无从下手,结果儿子写的《天上的街市》一文获小学组第一名。在全家为他高兴之余,我更感到一丝欣慰。获奖以后,同事、家长朋友纷纷询问我是如何指导孩子习作的。其实,我没有刻意要求她写什么、不写什么,只是利用“黄金周”带他出去玩一次。儿子从小喜欢旅游,国庆节我们一家三口开车去杭州,回来的时候转道又去了上海。当汽车即将驶入上海市区,在离收费站很远的地方车子就排成一条长龙,从车牌可以看出大多像我们一样是来旅游的,可见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车子驶上高架,上海的夜晚灯火璀璨,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景观灯让你目不暇接,我们在高架上行驶了足足有一个小时,灯光从未间断。由于上海高楼林立、鳞次栉比,车子行驶在路上,宛若行走在天街。孩子兴奋得无法形容,一路高呼:“妈妈你看,那幢楼像莲花,那幢楼像一支巨大的针筒,像擎天柱……”高架两侧的居民楼里每一个窗户都灯火通明,孩子说好像一个个庞大的蜂巢。一路聊着,叫着,后来孩子就从这个切入口写了一篇作文,写下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孩子兴趣广泛:游泳、练字、弹钢琴,也爱观察,喜欢谈学校里发生的事情,暑假里喜欢到乡下奶奶家钓龙虾,到长江边捉蟛蜞,我就鼓励他把这些事情写下来。慢慢地,他就学会了独立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寻觅作文的材料。

同样的,丰富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自然生活都是学生习作的源头活水。在习作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身边着眼,怀着真挚的感情关注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段、每一个细节,只要学生“敢于、勤于、善于、乐于”说真言、写实话、吐真情,真实的生活就会跃然于纸上。

二、课内练笔读中写

除了专门的写话、习作训练外,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主要责任就落在阅读课上。作文教学专家、特级教师贾志敏提出,语文课要做到三个“实”:真实、朴实和扎实,要讲“字、词、句、篇”,要练听、说、读、写。他指出,阅读课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更要讲作者是用哪些词汇和句子描写事物的,是怎样调遣句子表情达意的,又是怎样布局谋篇表达中心思想的。笔者非常赞同这样的观点,语文老师尤其要有语言的敏感,把阅读课上出十足的语文味,帮助学生实现言语生命的成长。

从语用的角度讲,阅读课文中的练笔可以分多种形式,比如:

有模仿结构的,比如教学《“东方之珠”》一课,课文第五自然段围绕“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以总分的构段方式写了港湾里、马路上是灯光。教完后,我就让学生仿照这样的写法,围绕“一到休息日,街上就热闹起来”写一段话。

有学习修辞的,比如教学《庐山的云雾》一课,当学到“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带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两小节时,我引导学生仿照这两小节的写法,也来写一处景物,试着打比方。

有练习观察的,比如在学完《燕子》之后,我让学生背诵全文,并仿照燕子外形描写,写一种喜欢的小动物的外形;学了《早》以后,我要求学生仿照文中第二小节介绍“三味书屋”的写法,用方位顺序写一写教室、自己的房间,进行写法积累。

有学习选材的,比如《谈礼貌》开头摆出观点:“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并采用三个事例加以证明:牛皋、岳飞问路、公交车上小朋友踩到女青年,礼貌道歉;周总理理发,三个例子时代不同、人物身份不同、年龄不同。最后得出结论:“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学完课文,我让学生学习课文的谋篇布局,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说理的方法,以《谈宽容》或《谈谦逊》为题写一篇作文。

当然,也有进行想象的。在学了《荷花》一课后,我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自己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用一段通顺的话写下来。

还有假设性采访,比如向《船长》中诺曼底号被撞前哈尔威进行假设性采访:哈尔威船长,你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让我们敬佩。但对于你的选择,你的家人会理解吗?向《最后的姿势》中的谭千秋老师进行假设性采访:谭老师,在地震发生时,如果要逃离,你是最有可能的,因为老师离门口最近,但你吧省的希望留给了学生,请问你是怎么想的?当然类似的采访不会有人回答,但学生在动笔、交流的过程中,语言生命得到拔节,对文章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也会随之深入。

类似的练笔还有很多,课文只是一个例子,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只要我们不忘语文教小学的初衷,那么毫不夸张地说,每一篇课文都蕴含着或多或少的可供学生进行练笔的资源。

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这源头很密迩,很广大,不用外求,操持由己,这就是我的充实生活。”可见让孩子在宽松、愉悦、无拘无束的状态下,愿意写、乐意写,作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基于阅读的小练笔,则是习作教学的“轻骑兵”,它能在学生记录生活的同时,给予必要的指引和匡正。总之,留心生活玩中写、课内练笔读中写是教活作文的两大“法宝”。

猜你喜欢
法宝云雾礼貌
云雾
防高处坠落“法宝”请收好
拨云雾 识压强
云雾是山做的梦
云雾缭绕宜昌城
精读、善悟、念好经是成功法宝
当诚实遇上礼貌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小猴买礼貌
对“统一战线是党的重要法宝”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