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5-09-10 07:22王慧
考试周刊 2015年95期
关键词:突破难点提高能力

王慧

摘 要: 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教育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帮助学生揭示抽象的数学问题,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帮助学生验证和发现数学规律,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 帮助理解 揭示问题 突破难点 验证发现 提高能力

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帮助我们开发教育资源,促进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特别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教育技术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直观,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笔者在此就数学教学中信息教育技术的运用谈谈体会。

一、信息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数学概念的抽象是众所周知的,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明白其中的数学原理,不能靠数学教师干巴巴地讲。在这种情况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利用信息教育技术增添数学教学的乐趣,让学生从快乐中增强好奇心,激发求知欲。例如,教学《比较》一课时,多媒体展示一段视频短片,呈现一片草地,绿草如茵,激发了小朋友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看见绿色的草地及草地上的景色,还看见画面上的母鸭和小鸭,紧接着又看见一群母鸡和小鸡。鸡妈妈和鸭妈妈带着它的孩子在草地上开心地玩……这样,美丽的画面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自然而然激活了思维。这时候,鸡妈妈和鸭妈妈比比看谁家的孩子多。鸭妈妈对鸡妈妈说:“我的小鸭比你的小鸡多。”而鸡妈妈却对鸭妈妈说:“不对,我的小鸡比你的小鸭多。”怎样知道鸭妈妈的孩子多,还是鸡妈妈的孩子多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比多比少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比较一下小鸭和小鸡谁多吧?经过讨论,学生想了很多办法:有的说让小鸡和小鸭一个对一个,有的说找个公正的人分别数一数就比出来了……这样,学生在愉悦中学会了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

二、利用信息教育技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如果单单是靠学生苦思冥想肯定不会有好的效果。这就要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对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降低数学概念的理解难度帮助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把握,这样才能使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生动,易于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学《正负数的认识》时,我们利用信息教育技术课件演示水结冰与融化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认识正数和负数,从温度计的刻度上感受正数和负数。或是运用多媒体演示潜艇下潜的情况,帮助学生理解正负数的概念。又如,学习《轴对称图形》内容时,利用多媒体展现蝴蝶与蜻蜓图案,让学生从蝴蝶与蜻蜓的对称图案中感受什么轴对称图形,体会轴对称的概念。借此机会让学生在电脑中寻找轴对称图形,从而加深对轴对称概念的认识。

三、利用信息教育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揭示抽象的数学问题

数学本身就是数与形的结合,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数学学习中要经常用数形结合揭示数学问题。利用信息教育技术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将室外的场景搬到课堂内。例如,利用多媒体展示汽车行走解决追击、相遇、相向等抽象的数学问题就会使这类数学教学变得轻松自如。特别是利用多媒体展示轨迹、图形的移动与旋转、重叠等问题的处理和解决中,使原来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直观生动具体,对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让学生轻松学习,掌握牢固是大有裨益的。如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等公式的推导教学中,就非常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这些抽象的数学问题。

四、利用信息教育技术,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

利用信息教育技术辅助数学教学,可以模拟几乎真实的情景,帮助学生构建思维的基础,更有利于创建思维的环境,特别是信息技术教育动态仿真的演示功能,通过动静结合帮助学生把抽象的数学难点分解开来,让学生的多种感官都集中到思维过程中,再加上直观演示,形象具体的模拟,降低了教学难度,使学生易于接受,更有利于学生的思维,从而优化数学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时、分,24时计时》一课内容时,学生往往对时、分,24时计时“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教学中,我们运用多媒体模拟再现学生起床、吃早餐、上学、放学回家、吃中午饭、再上学、再放学回家、吃晚饭、睡觉等一天生活场景。一天的时间内,时针正好走了两圈。通过展示学生生活画面,特写时钟的钟面,看到时针、分针在不停地转动。通过熟悉的画面,真实感受到一天24小时,时针在钟面上转了两圈这一教学难点。这样,运用信息教育技术就很轻松地解决了这一难点。

五、利用信息教育技术可以帮助学生验证和发现数学规律

信息教育技术的动态演示功能及图形处理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了这个功能,会让几何视觉图形,变得逼真、形象、生动。例如,教学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线相交于一点这一知识点时,以往都是让学生通过画图验证。当然有的学生认认真真地画图后会认识到这一规律。但是很多同学由于画不准导致角平分线与中线和高线不能相交于一点。就是画图稍微准确的,虽然能使角平分线与中线和高交于一点,但也不能体会角平分线与中线和高相交于一点的规律。要么将信将疑,要么出于无奈。教学时运用多媒体通过剪裁、重合等功能给学生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

六、利用信息教育技术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信息教育技术的应用,不仅使学生学到了数学基础知识,而且让学生学会了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提高了运用信息技术的技能。这不仅是教学观念的转变,更是思维方式的转变,也是学习方法的转变。教学中学生从网上下载有价值的数学知识,有利于及时解决疑难问题及在线学习。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广泛使用信息教育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改革,对帮助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拓展教学内容,揭示抽象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有效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也都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李霞,陆晔.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新思考与策略探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24).

[2]王植凯.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04).

[3]徐志娟.以多媒体技术为载体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实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04).

[4]莫妮.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09).

猜你喜欢
突破难点提高能力
让“错误”闪亮数学课堂
加强训练提高小学数学能力
浅谈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浅谈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如何提高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做题能力
以导引学,提高学生学力
激趣阅读交流分享
化难为易突破特殊学校体育教学难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