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理论对中学英语素质教育的作用

2015-09-10 07:22苗恒师
考试周刊 2015年95期
关键词:陶行知师生关系英语教学

苗恒师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上世纪20年代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主张,不仅对语文数学教学有指导作用,而且对今天的英语教育的指导意义也显而易见。现在的英语教学普遍存在一个问题:教师为考而辛苦教,学生为考而拼命学,教师大量“灌输”知识,把学生当做存储知识的“容器”,学生绞尽脑汁学,结果老师教得苦不堪言,学生学得叫苦连天,师生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而且教学效果不理想。要改变现状,教师就要充分理解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论精髓,并且运用在课堂内外,还要创造生活化的语言交际环境,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有所用,学有所得,进而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一、坚持教学做合一,明确学英语的目的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我们学习它有特殊作用,其最终目的是用来在生活中交际,因此英文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这样看来教学做是统一的。生活中我们发现这样的奇怪现象,即使通过了大学外语四六级考试,但很多人不能用它和别人进行口语交流,甚至只会写,不会说,形成所谓的哑语现象。这是一种脱离生活的实际学习一门语言,结果造就大量哑巴外语者,这种现象在中学教育中大量存在。学生学起来很难,教师教起来叫苦,为何形成这种怪圈,通过深入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精髓,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背离教育的根本目的,那就是学以致用。根据陶行知先生“社会即学校”思想,我们在教育中把学生从鸟笼里解放出来,让老师和学生都走出考试的指挥棒。我经常鼓励学生利用一切机会学习英语,对学习的新内容要在生活中运用,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让他们自由交流,如开设英语角,召开英语演讲班会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交流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下来,学生学起来容易,取得良好的成绩,形成良性循环。

二、构建良好的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真正达到教学做统一

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既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又是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信赖。要想处理好,仅靠老师或学生哪一方都是行不通的。新课标明确规定在教学关系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下面我仅从老师的角度探讨如何建立良好的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达到教学做统一,强化教学效果。

(一)亲近、了解学生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首先只有让学生亲近老师,学生才能相信你,对课堂感兴趣,但这并不是一件易事。只有放下老师的架子,才能和学生打成一片,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真正感到如同父母对子女那样可亲可敬,像生活中朋友一样相互关心,当他们遇到困难时,赢得学生的尊重,了解原因,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让学生先亲其师,信其道。

(二)宽容、尊重学生

人无完人,学生免不了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适当的批评,对学生的成长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如果用简单粗暴的方法,甚至发动家长,来校打骂学生,不给学生面子,企图用“走捷径”的办法制服所谓屡教不改的“问题学生”,则往往适得其反,收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只要我们怀着一颗关爱的心对待学生,那么所谓的“问题学生”,必定会慢慢转化。这个过程不能急躁,慢工出巧匠,很多事情都是通过耐心从事而成功的。

(三)关心、爱护学生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我们的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与其他行业有所不同,我们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和稚嫩的心灵,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个性、想法和主体地位,才能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相信学生的言行,关注学生的表现。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信任的时候,就自然会对老师更加信赖。正如孟子所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尊重学生的人格,给他们提供一些独立的活动空间。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绪,乐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但是,教师的爱绝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而是爱中有严,严而有格;爱是教师必有的情感因素,有爱心才会有师生情感的共鸣,才会有教和学的有机结合,才能教学相长;要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真正感觉到在娱乐中获取知识。人都有参与意识,都希望自己拥有一定的发言权和自主权,要适时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存在价值,不感到被人忽略,他们就会以积极合作的态度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成功的教师在学生中间一直具有欣赏的眼光和积极的心态。真诚的期待能诱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影响学生的智力和个性发展。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如何利用各门学科所特有的优势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需要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应对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不断推出新的教育策略。这就需要师生之间加强互相沟通、交流、合作,教学做合一。在英语教学中,同样要树立“以人为本”“让学生学习有用的英语”等教育观,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因材施教,让课堂活起来,促进学生发展。应该变以教师的教为主为以学生的学为主,感悟英语在生活中的作用。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英语和理解英语。”在教学中,我把英语学习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英语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是社会生活的需要,感受到英语就在身边,学好英语,有利于走出现有生活。当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时,英语就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学生对英语产生了亲切感。让学生走进社会,接触社会中的各种事情,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社会,在活动中学到的将不仅仅是英语知识本身,也培养了实践能力,从中感悟到英语的价值,从而综合素质得到培养和提高,而且真实地了解一些时事信息,增长见识,强化获取新闻信息的意识。英语是一门语言课、工具课,是师生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经验对教材进行再创造,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和生动有趣的英语素材,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英语活动和交流的空间,真正把创造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更有效地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造。

陶行知提出“爱满天下”正是提醒广大教师以自己的爱心唤起学生的学习之心。在日常教学中严格要求自己,认真相互学习,提升形象,锻炼能力。课堂活动中对学生的表现以鼓励、表扬为主,一视同仁,避免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其后续的学习热情。为学生解除胆怯心理,使之敢于在课堂上大胆地开口讲英语,从而达到教学做相统一,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英语教学要打破课的庄严壁垒,将英语生活化与英语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以生活的理念构建英语大课堂,使学说英语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使英语学习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在生活中学习英语,为生活而用英语,实实在在地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陶行知师生关系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