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的几个误区

2015-09-10 20:42郑静霞
考试周刊 2015年53期
关键词:纯合子多倍体单倍体

郑静霞

摘 要: 作者拟通过三个常见问题:第一,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的细胞内是否含有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不是区分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必要条件;第二,单倍体是不是一定不育的问题,需考虑题目中特殊的情境;第三,多倍体生物在什么条件下才符合可育的探讨,以期学生走出知识误区。

关键词: 单倍体 多倍体 可育 纯合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生物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等发生了很大变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根据自己的经验对知识进行总结,这种做法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加深对每个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但这种做法易造成学生思维定势,用一成不变的观点看待变化的新事物或分析新问题,对题目不能做出正确解答。下面就几个常见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走出知识的误区。

1.处于分裂的某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吗?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的重点与难点,也是高考命题的关注点,试题常结合图形进行考查,常见的题型就是根据图判断其所处的分裂及时期,大多数教师教学时给学生总结判断分裂时期的规律。第一步先判断细胞是否具有同源染色体,若有同源染色体,则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有丝分裂;第二步根据是否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等行为区分两者,若无同源染色体,则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学生做题时易陷入思维定势,认为没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就一定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这个规律是不是适用于所有生物?如右图细胞所示,细胞内含有五条染色体,且每条染色体形态大小都不一样即细胞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则这种生物体细胞含有几条染色体?

解决该问题有一个前提,即这种生物是二倍倍体或单倍体,二倍体生物才适用以上的规律,可判断该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但自然界还存在单倍体生物,考生做题时应结合题目信息判断,单倍体真核生物不仅可以进行减数分裂,而且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则该图应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考生做题时应先明确这个前提,以做到万无一失。教师在授课时,不能把知识点讲死,应用辩证观点看,事物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碰到具体题目要具体分析,不能死记硬背,对知识要灵活应用。

2.单倍体一定不育?单倍体育种得到的一定是纯合子吗?

单倍体育种包括两步,先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单倍体植株,然后经人工诱导使染色体数目加倍,重新恢复到正常植株的染色体数目。如以基因型AaBb为例,最短时间内获得AAbb的方法就是用单倍体育种,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单倍体植株,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不能正常减数分裂,因此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是高度不育的,需要用秋水仙素等方法恢复成二倍体,这样的个体才是可育的,而且都是纯合子,能稳定遗传。但能据此判断单倍体一定不育,单倍体育种得到的一定是纯合子吗?

自然界中的大多数生物都是二倍体生物,题目就是来源于生活,很多题目就是以二倍体生物为背景考查的,学生平常训练多了,会把所有生物都当做二倍体,做题时容易不经思考,掉进题目的陷阱中。如基因型为Aaaa的植株,细胞内含有四个染色体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这种情况下单倍体是可育的,用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后,得到的四倍体植株基因型可能为AAaa、aaaa,可见单倍体育种得到的不一定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教师授课时对知识的把握要面面俱到,特殊情况也要考虑,平常要不断强化,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多倍体生物体细胞中含偶数个染色体组,这种生物一定可育吗?

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多倍体,高中生物中接触到的三倍体无籽西瓜其体细胞中含有奇数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几乎不能得到可育的后代。奇数个染色体组的生物是不育的,那么偶数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一定可育吗?

普通小麦是六倍体(6n=42),二倍体小黑麦含有14条染色体,两者杂交后,子代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其中3个来自普通小麦,另1个来自小黑麦,属于异源四倍体,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不能配对,因此属于高度不育。为得到可育的优质小麦,可将子代的幼苗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使其体细胞中染色体加倍为异源八倍体,形成具有繁殖能力的新物种—八倍体小黑麦。因此体细胞中含有偶数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不一定可育,应改为体细胞中所有同源染色体为偶数条的生物才可育。

在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人类已发现的生物种类繁多,我们所学的知识只是知识海洋中的“一粟”,受教辅书等资料的影响,部分师生对以上问题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尽快“拨乱反正”,对这些问题有正确的认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才能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教师教学中不能盲目依靠课外辅导书,我们不做知识的“搬运工”,读书需要批判精神,不断反思总结,不断完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庞四喜.高中生物教学中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J].中学生物教学,2012(7):31-32.

[2]洪丽亚.巧用简易图示法突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J].中学生物教学,2012(4):57-58.

[3]褚静明.多倍体育种[J].生物学教学,2014(4):66-67.

猜你喜欢
纯合子多倍体单倍体
HepG2和Huh7细胞CYP3A4、CYP3A5和PXR基因非编码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富硒多倍体蒲公英新品系”在太谷区试种成功
肝细胞多倍体发生机制及其与肝细胞癌形成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不同除草剂对玉米单倍体成熟胚的加倍效果
β4GalT1基因点突变为GalNAcT对小鼠生理功能的影响
玉米单倍体育性自然恢复研究进展
多倍体巨细胞产生新的肿瘤细胞:肿瘤化疗拮抗及复发的关键因素
端粒酶基因敲除小鼠行为学特征的增龄性变化研究
微生物学
玉米单倍体育性的自然恢复和染色体化学加倍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