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汉语俗字与异体字的关系

2015-09-10 07:22刘昕
考试周刊 2015年54期
关键词:正字俗字异体字

刘昕

摘 要: 关于俗字历来说法不一,褒贬不一。它是随着时间的延续、语言的发展及地域的变化而不断产生的,与异体字有一定关系,异体字有广义狭义之分,俗字仅是汉字史上各个时期流行于各社会阶层的不规范的异体字。

关键词: 俗字 正字 异体字

关于俗字,历来有很多看法。有的人认为见于经典的文字是正字,不见于经典的文字是俗字,俗字最好不用;有人认为俗字应当推广。关于这一点李荣先生在《文字问题》一书中认为:这是一种偏见,他说:“对大家公认,已经通行的文字而言,新字就是俗字。”《敦煌俗字典》在前言中更明确地指出:“俗字是相对于正字而言的,并非俚俗之‘俗’;字有规范不规范之别,而无‘文雅’与‘通俗’之别。”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由于时间有延续,语义有发展,地域有变化,汉字的形符与音符就会不断有新字产生,以适应语义发展的需要,俗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它的产生与应用,合乎汉字演变的主趋势。

大体来说,字的俗体早在甲骨文中就已存在,虽然为数不多但确已有之。至汉代,因隶变而产生了大量的俗字。因为在新的字形的演变过程中,新的字形出现后,旧的字形还不能马上退出历史舞台,它们同时被使用。一般地,国家和平统一语言则趋向整化,国家四分五裂语言趋向分化,汉字作为中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它的变化呈现出这个趋势,所以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草书、楷书盛行,文字处于大的变革之中,再加上四分五裂的政治环境,一个字往往出现了音同义同或义近的不同的写法。这样,所谓的俗字在这一时期便大量涌现了出来。当然,以上只是俗字产生的客观原因,我们从李荣先生对《宋元以来俗字谱》的分析可以知道,一些俗字的产生还有人为的因素,如:随意加偏旁;随意造字;由于书写或传抄时的笔误使同一个字出现了不同的写法,等等。

其实,俗字就是后起的一个字的别体,即一个字别样的写法,它与正字音近义同或义近。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字的异体,它与广义上的异体字有一定的关系。所谓异体字,就是功用相同、形体不同的字。裘锡圭先生在《文字学概要》中讲道:“严格地说,只有用法完全相同的字,也就是一字的异体,才能称为异体字。但是一般所说的异体字往往包括只有部分用法相同的字,严格意义的异体字可以称为狭义异体字,部分用法相同的字可以称为部分异体字,二者合在一起就是广义上的异体字。有的异体字功用完全相同。有的异体字用途有宽窄之分。有的异体字古代通用。比如飞和蜚。有的字本来形音义不同,后来同音相混。如:瓷器的瓷和磁石的磁。同音替代(假借)和同义替代(训读)都造成异体字。就是彼此音义相同而外形不同的字。”由上我们可以看出它们的一些关系:二者在定义上有许多相同之处,它们都是一个字的别样的写法,音同义近或义同。当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俗字主要是流传于民间的,它和正字相对,极少见于经典著作(一些经典著作也有可能出现俗字但那是个别现象),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也找不到相关条例。一部著作中的正字在一定时期内是无法用俗字代替的,它只能流传于民间;异体字在经典著作中可以同时使用不同的形体,这些是见诸著作的异体字。当然,还有一些在民间流传的异体字,它们已与俗字没有了严格的界限,我们可以说这样的一些俗字就是异体字,但是不能说异体字就是俗字,因为从异体字的定义我们已经知道:异体字的范围要远比俗字大很多。而且,有一点字值得我们注意,所谓的正俗只是相对的概念。字有迁革,昨日的俗字有的变成了今日的正字,《说文》中的正字有的就变成了《龙龛手镜》中的俗字,正、俗往往随时代的变迁而有所不同,更何况在秦代的小篆与今日的简化字之外,在中间的漫长时期内历代并未颁布完整的正字法令。现在我们判别俗字的正字参照系,仅仅是依据繁体字及书面材料的写法而定的。俗字与正字并没有文雅与通俗的区别。另外,一些俗字,特别是佛、道家经卷中的俗字很多都是不合规范的,这种现象在元明清的小说、戏剧中大量存在。然而不管怎样,俗字永远跳不出异体字的圈圈。正如《敦煌俗字典》所说:“俗字并无雅俗之别,只有规范不规范的区别,它是汉字史上各个时期流行于各社会阶层的不规范的异体字。”

参考文献:

[1]李荣.文字问题.商务印书馆,1987.11,1.

[2]裘锡圭.文子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8,1.

[3]张涌泉.汉语俗字新考.浙江大学学报,2005.5.

[4]张涌泉.史书俗字便考五题.语言研究,2004.12.

[5]康殷.古文字学新论.荣宝斋出版,1983.5,1.

[6]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4,1.

[7]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2005.8,1.

猜你喜欢
正字俗字异体字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异体字字形类似偏旁的互用类型综合字图构建
偏旁省略异体字研究
佛典疑难俗字补考
《日用俗字》词语考释九则
新出北朝墓志俗字例释
敦煌书法难僻字举隅(十四)
常用隶书异体字表(二)
敦煌书法难僻字举隅(十一)
敦煌书法难僻字举隅(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