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数学课堂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5-09-10 07:22杨慧娟
考试周刊 2015年43期
关键词: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创造性思维

杨慧娟

摘    要: 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基础.一题多解可使学生学透,一题多变可使学生学活.因此,数学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摆脱习惯性思维方式的束缚,鼓励学生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一题多解    一题多变

前苏联教育家斯托利亚指出:“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新课标指出:“高中数学教育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科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上指出:“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国家实施创新运动发展战略,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因此,数学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挣脱习惯性思维方式的束缚,鼓励学生在直觉思维、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的基础上进行聚合思维,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一、夯实基础,孕育创新思维的生长点

创新思维是指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是一种在常人的思维模式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和新的突破的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态.创新思维是创造力发挥的前提.而知识技能是创新发现的必要条件,创新思维则是知识基础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三基”,即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不仅要常抓不懈,更要常抓常新;既要熟练掌握,又要灵活运用;既要抓“知识网络”,更要注重“内在联系”,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孕育“生长点”.

二、一题多解,拓展创新思维的渠道

所谓“一题多解”就是同一问题用不同的思想、方法解答.其特点就是启发和引导学生对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结构形式、不同的相互关系,运用不同的解题思路、方法去解答同一个问题.一题多解在一定程度上能巩固所学知识,完善自己的应变能力,在把握整体的前提下,侧重某一条件作为解答突破口,在思维广阔性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思维灵活性调动相关知识,快速整合所学知识,把已学知识和方法融会贯通、灵活应用.一题多解能够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优化思维品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上述问题经过如此多种发散,使学生经历了一个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变题中学会探索,学会创造.这不就是思维的一种创新过程吗?

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性思维实践的历史.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注重在解题过程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做到教学和思维能力训练两者兼顾.

参考文献:

[1]刘美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数学创新精神.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2(04).

[2]杨贞蔼.落实过程教学启迪学生思维.新课程研究:下旬,2012(05).

[3]牟国军.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成才之路,2012(04).

[4]任勇.你能成为最好的数学教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创造性思维
例析初中数学的多解问题
“一题多变”在高中物理习题课中的应用
一题多解的教学问题分析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浅谈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策略
习题教学中显化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两条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