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从什么地方带走”很重要

2015-09-10 07:22阚严
廉政瞭望 2015年4期
关键词:辟谣贪官婚礼

阚严

随着反腐败的不断深入,被查处的贪官越来越多,贪官总会在某个时间及某个地点被带走。媒体曾总结过中央纪委反腐败时间特点,认为周一拍苍蝇,周末打老虎。其实,这是从有限的实证分析中发现的某种巧合,不是反腐败的特点,更不是反腐败的规律。而贪官被带走的地点,也就是从什么场合被带走,这里面是有些特点的。

贪官从什么地方被带走接受调查,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形:一是从机场被接走。除为了阻止贪官潜逃外,往往以贪官考察归来居多。这样的情况,外出考察可能就是组织有意安排的调虎离山之计,目的是为前期初查排除干扰。二是从办公室被带走。贪官被叫到上级领导的办公室被带走,一般是上级纪委办案,可能是人不熟悉、也可能有不扩大影响的考量。而贪官从工作单位被带走,这种情况较为普遍,很可能办公室还藏有赃款赃物,就一并现场清收了,顺便让单位知晓,可以省很多事儿。三是从会场被带走。这有点杀鸡儆猴的意思,对参会的其他干部,威慑警示作用特别大。比如乌克兰两名高官因涉嫌严重腐败,在内阁会议上当场被逮捕,据说“部长们都面带恐惧,每个人都以为是冲自己来的”。四是在作案现场被带走。有些贪官在收受钱物的现场、或与个人身份不相符的某个场所被带走。一般是贪污受贿的事实已基本弄清楚了,可能涉案人比较狡猾,或案情扑朔迷离,逮个现行往往成为办案的突破口。五是在家里被带走。这种情况现在少了,首先是办案人员难以确认本人是否在家,突然袭击可能扑空,反而打草惊蛇;其次,有关部门往往从人道精神出发,尽量不给家人造成伤害。所以,貪官从什么地方被带走,看似随意,其实是有玄机的。

人性执法,符合国际通行的做法。所谓公事公办,不能公事“蛮办”,还得公事“文明办”。乌克兰两部长被抓,现场被扒光了衣服,舆论认为“太屈辱”。毕竟,贪官也是人,也是要尊严的。正因为如此,即使警方在公共场合抓犯罪嫌疑人,制服了后还得给他戴个头套,为的是保障其人权。若是在犯罪嫌疑人家里抓人,只要没有遭到抵抗,警察一般也不会当着小孩的面戴手铐,这既是给一个父亲的体面和尊严,也避免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伤害,体现的是人性执法,文明执法。这对赢得家属的配合,以及犯罪分子日后的改造,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因为,至诚的感化,恶可以变善。那种“不把你感化、只把你火化”的思维和举动,往往会带来更大的反弹和抵触。

前不久,围绕“南京一副区长落马,在女儿婚礼现场被带走”的假新闻,激起了众多争议。焦点在于贪腐官员“是不是在婚礼现场、该不该在婚礼现场被带走”这一细节上。南京市纪委监察局官方微博第一时间发布的“辟谣”消息称:该报道内容严重失实,相关案件正在调查之中,本委并未就此案接受过任何媒体采访,云云。这个“辟谣”,因没有明确回应关键问题,而受到舆论批评,认为是避重就轻,有“躲猫猫”的嫌疑。南京市纪委不得不再次进行了第二次“辟谣”,称绝对不是在婚礼现场被带走的,“那样就实在太没有人情味了”,算是给该事件画了一个句号,也让质疑者释怀。但从舆论的反映来看,所带来的思考却不会停止。不难看出,“在反腐败的高压态势下,公众对案件查处中如何更加体现人性关怀”充满了关注,甚至于有更多的期待。

猜你喜欢
辟谣贪官婚礼
“最强辟谣101条”引发质疑
关于拍卖的辟谣
2016贪官墙
为什么我们需要一场婚礼
竹幼婷:那些年我参加过的婚礼
辟谣是为方便面“正名”第一步
多“彩”的婚礼
最美贪官
贪官转世
网络时代政府辟谣的应急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