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量表的编制

2015-09-10 07:22傅蕾
中国远程教育 2015年3期

【摘 要】

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是健康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参考相关研究成果,试图开发编制一份适合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量表。首先通过文献法、访谈法编制了51个题项,在开放教育学生群体中进行试测。然后经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保留了37个题项。最后经过检验,证明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良好,可以作为测评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工具。

【关键词】 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量表编制

【中图分类号】 G4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5)03—0046—04

一、问题的提出

需求“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是指个体当前的心理状态和理想的心理状态之间的不平衡引起的状态”。[1]心理健康“即个体内部协调与外部适应相统一的良好状态,其本质特征是个体主导其生命的活动的有效性”。[2]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就是与心理健康服务密切相关的各种需求。“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评定不同于一般的测定,它不是对已有效果的评价,不属于形成性评价,而是着眼于个人和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和发展,为将要达到的心理健康目标进行评定和规划,是一种发展性评价。”[3]

目前,已有学者针对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展开了研究,其对象涉及学生、企业人员、外来务工者、部队官兵等,其调查范围覆盖城镇、农村、沿海大城市和西部民族地区等。在现有的研究中,问卷调查成为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如何心展等人编制的《心理健康观念及需求问卷》[4]、刘影等人编制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问卷》[5]、李珂珂等人编制的《重庆市民心理服务需求问卷》[6]、李琼等人编制的《农民工心理健康服务需要问卷》[7]、黄希庭等人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问卷》[8]等。众多研究发现,不同群体对于心理健康服务均有较高程度的需求,但并非所有调查对象都愿意接受心理健康服务;不同群体对于服务内容的需求有较大差异;大部分对象在遇到心理健康需求时,倾向于向家人、朋友、同学等非专业人士求助。

然而,目前尚未有学者对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展开研究。有调查显示,开放教育学生自我意识、情绪管理、学习能力、职业压力等方面的确存在一定困扰[9],对心理健康服务有一定的需求。

因此,本研究拟在借鉴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一份适合开放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问卷,以此丰富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研究。

二、问卷编制与施测

1. 收集原始资料

以“是否需要心理健康服务”和“需要什么样的心理健康服务”为主题,开展访谈。访谈选取了上海开放大学系统在校生20人,提前告知访谈主题,征求其同意后进行集中访谈,并告知其访谈内容不涉及隐私及社会评价,内容会严格保密。访谈提纲包括:① 您是否需要心理健康服务?② 您需要哪些方面的心理健康服务?③ 您希望接受什么样的机构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务?④ 您希望谁来为您提供心理健康服务?⑤ 您希望通过什么方式、途径接受心理健康服务?⑥ 您认为哪些因素让您对心理健康服务产生怀疑?

2. 编制问卷题项

对访谈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分析筛选出七个部分,分别是“服务意愿”“服务人员”“服务机构”“服务内容”“服务途径”“服务性质”“影响因素”,拟定了56个题项。问卷编制好后,邀请专家及心理学专业研究生进行评议,对部分题项进行删减和增补,尤其对“服务内容”进行了较大改动。最后筛选出51个项目,编制成了封闭式的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问卷。问卷采用Likert 5点法记分,按照“毫无需要”“很少需要”“可能需要”“比较需要”“非常需要”的强度进行排列。

3. 问卷施测

选取上海开放大学系统在校学生,利用课间时间进行问卷发放,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37份,回收率为87.4%。其中男生176份,女生261份,平均年龄26岁,涉及文学、管理学、工学、医学等专业。

4. 统计处理

采用SPSS19.0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旋转采用最大变异正交旋转。采用AMOS17.0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三、量表结构分析

1. 项目分析

对51个题项从低分到高分进行排列,将得分位于前27%的被试归为低分组,得分位于最后27%的被试归为高分组,再对每个题项逐个进行项目分析,求出每个题项的临界比率值(CR值),发现每题的CR值均达到0.001的显著性水平,说明题项具有一定鉴别力和区分度。分析题项与总分的相关性,各题项与总分的相关性在0.515~0.801之间,说明各题项与总分均呈现中高强度相关,符合项目分析标准。

2. 探索性因素分析

在KOMO的适当性考察中,分析得出KMO值为0.964;Bartlett’s球形检验的X2值为23446.996(自由度为1275),P值达到0.001显著性水平;相关矩阵中,取样适当性量数(MSA)在0.931~0.995之间,说明该问卷适合进行因素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不设定因子数,进行最大变异正交旋转。根据因素结构的碎石图,结合特征根和构想假设,经过几次探索,最终确定37个题项,六大因子,总解释率达76.366%,其题项、特征根、共同度以及负荷值见表1。

表1 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量表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

[题项及因素\&负荷值\&共同度\&因素一:需求影响因素(特征值:6.313,解释率:17.062%)\&个人心理咨询意识的开放度\&0.849\&0.889\&解决问题的有效性\&0.838\&0.881\&费用承受度\&0.831\&0.873\&个人时间和精力\&0.826\&0.854\&服务的便利性\&0.821\&0.855\&安全保密性\&0.806\&0.791\&社会舆论压力\&0.787\&0.798\&因素二:需求服务内容(特征值:5.866,解释率:15.854%)\&人际关系问题\&0.820\&0.783\&学业问题\&0.818\&0.779\&择业和职业发展问题\&0.815\&0.791\&自身管理问题\&0.746\&0.758\&恋爱婚姻问题\&0.734\&0.736\&子女教育问题\&0.657\&0.591\&心理保健知识\&0.626\&0.694\&精神疾病预防\&0.499\&0.601\&因素三:需求服务途径(特征值:4.747,解释率:12.830%)\&电话咨询\&0.793\&0.839\&网络服务\&0.788\&0.809\&团体辅导\&0.768\&0.809\&书信咨询\&0.745\&0.764\&科普宣传\&0.610\&0.719\&专业书籍\&0.584\&0.743\&面谈\&0.524\&0.664\&因素四:公众需求服务(特征值:4.579,解释率:12.375%)\&医生\&0.773\&0.750\&学科任课老师\&0.737\&0.795\&精神卫生专家\&0.734\&0.726\&班级辅导员\&0.715\&0.793\&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师\&0.713\&0.796\&私人健康专家\&0.599\&0.657\&因素五:需求服务意愿(特征值:3.949,解释率:10.673%)\&自己是否需要接受心理健康服务\&0.803\&0.784\&家人和亲戚是否有心理健康服务的需要\&0.787\&0.786\&自己是否需要专门的机构提供服务\&0.766\&0.750\&您的同学朋友是否有心理健康服务的需要\&0.742\&0.721\&自己是否需要了解心理健康知识\&0.695\&0.667\&因素六:亲缘服务需求(特征值:2.802,解释率:7.572%)\&任其自然\&0.814\&0.766\&自己解决\&0.726\&0.749\&同学朋友\&0.635\&0.747\&父母家人\&0.631\&0.745\&]

将表1中的六个因子进行二阶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只抽取了一个因素。由此判断,该六个因子没有二阶因素可以抽取。

四、验证性因素分析

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AMOS建构模型进一步验证量表结构的合理性。将修订后的问卷在上海开放大学系统在校生中进行再次发放,采用随堂填写的方式进行问卷施测,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63份(回收率为87.6%),其中男生101份,女生162份,平均年龄25岁,平均工作年限4.36年。基于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采用极大似然法进行验证。

在进行模型拟合时,常采用拟合卡方检验 (X2/df)、近似方差根(RMSEA)、简约指数(PGFI)、 拟合优度(GFI)、校正拟合优度(AGFI)、标准拟合指数(NFI)、比较拟合指数(CFI)和递增拟合指数(IFI)等指标进行评价。RMSEA小于0.05表示模型拟合很好,在0.08~0.1之间表示模型可以接受,大于0.1则表示模型拟合不佳,拒绝假设模型。[10]PGFI大于0.5表示模型拟合良好。X2/df小于2表示模型拟合很好,在2~3之间表示模型可以接受。GFI、AGFI、NFI、CFI、IFI在0.9以上表示模型拟合很好。[11]

本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修订结果如表2所示。根据上述标准,本量表拟合程度良好,模型可以接受。

表2 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量表验证性因素分析(n=263)

[X2\&df\&X2/df\&RMSEA\&PGFI\&NFI\&GFI\&AGFI\&CFI\&IFI\&TLI\&1361.868\&605\&2.251\&0.69\&0.666\&0.852\&0.774\&0.738\&0.911\&0.912\&0.902\&]

五、信度与效度

1. 信度

因素分析完成后,进行量表各层面与总量表的信度检验。采用Cronbach 's alpha系数和Guttman分半系数作为测量指标,结果如表3所示:总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79,分半系数为0.892;各维度的系数在0.874~0.969之间,分半系数在0.795~0.927之间。在研究领域中,总量表信度系数在0.8~0.9之间,各个维度的信度系数在0.7以上,表明量表信度较高[12]。由此判断,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

表3 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量表信度系数

[因素\&Cronbach's alpha系数\&Guttman分半系数\&影响因素\&0.968\&0.924\&服务内容\&0.937\&0.924\&服务途径\&0.938\&0.916\&公众服务\&0.927\&0.913\&需求意愿\&0.900\&0.846\&亲缘服务\&0.872\&0.795\&问卷总体\&0.971\&0.901\&]

2. 效度

通过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外部效度来共同反映本量表的效度。

(1) 内容效度

量表几乎涵盖了访谈涉及的所有问题,通过合理归并分类编制成表。在编制题项时,参考已有学者对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研究,借鉴已有成熟问卷,涵盖了服务意愿、服务内容、服务人员、服务机构、服务方式、服务性质、影响因素等模块,基本描述了心理健康服务所涉及的要素,因此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

(2) 结构效度

考察因素间的两两相关性以及各因素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得出相关矩阵如 表4。若因素间相关系数较高,则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收敛效度;若各因素与总体的相关系数高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则表明量表的结构效度良好。[13]本研究得出各维度与总体的相关系数在0.719~0.868之间,各维度之间也呈现显著相关,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表4 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问卷各维度相关矩阵

[\&影响

因素\&服务

内容\&服务

途径\&公众

服务\&需求

意愿\&亲缘

服务\&问卷

总体\&影响因素\&1\&\&\&\&\&\&\&服务内容\&0.630**\&1\&\&\&\&\&\&服务途径\&0.629**\&0.686**\&1\&\&\&\&\&公众服务\&0.578**\&0.584**\&0.715**\&1\&\&\&\&需求意愿\&0.479**\&0.524**\&0.554**\&0.576**\&1\&\&\&亲缘服务\&0.493**\&0.570**\&0.573**\&0.650**\&0.533**\&1\&\&问卷总体\&0.819**\&0.848**\&0.868**\&0.832**\&0.719**\&0.746**\&1\&]

因素分析中负荷值也可作为结构效度的判断标准。在进行因素聚合时,将大于0.4的题项聚合在一起,使得该题项在所属维度下的负荷较高,在其他维度下较低,以此保证量表具有一定区别度和结构效度。

(3)外部效度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验证该量表的效标关联效度。社会评定量表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三个维度。心理健康领域中,社会支持是维护个体平衡的重要因素,而需求则是个体内在平衡与否的表现,因此选用SSRS作为本量表的外部效标。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本量表的各维度与SSRS的各维度均呈现显著性相关,因此判断本量表具有较好的外部效度。

表5 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问卷效标关联系数

[\&影响

因素\&服务

内容\&服务

途径\&公众

服务\&需求

意愿\&亲缘

服务\&问卷

总体\&客观支持\&-0.134**\&-0.140**\&-0.170**\&-0.173**\&-0.095*\&-0.087\&-0.169**\&主观支持\&0.193**\&0.235**\&0.222**\&0.164**\&0.151**\&0.197**\&0.243**\&支持利用\&0.180**\&0.146**\&0.150**\&0.189**\&0.120*\&0.187**\&0.199**\&]

六、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基于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理论和开放教育学生特点,编制了51个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题项。经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等严格筛选,最终得到由37个题项组成、6大因子构成的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量表。

1. 量表特点

从量表编制过程来看,本研究具有一定科学性。在进行题项检验时,采用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进行筛选合并。删减项目时,每个因子至少保留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题项,删除同一因子中有重复的题项。合并因子时,尽量将与其相似的因子合并,并根据负荷值较大的题项意义对因子命名。经过反复修正、检验,最终确定37个题项。在验证性因素分析中,对模型进行拟合,经过模型修正,保证了量表结构的有效性。信度和效度检验保证了量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效标关联效度的分析再次证明了量表的有效性,全面说明了该量表符合科学研究标准。

从因素分析结果来看,最终形成的量表与理论构想存在一定差异。理论构想包括服务意愿、服务人员、服务机构、服务内容、服务性质、服务途径、影响因素这七个板块。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时,首先,服务性质的题项共同度与负荷值均较低,故将此类题项删除。服务机构与服务人员的题项归并为同一因子。采用非正式方式对学生进行访谈,发现学生对服务机构的认同度并不高,认为服务人员的选项可以代替服务机构,故删除该因子中服务机构的题项。其次,理论构想中的服务人员被拆分为两个因子,分析这两个因子的题项内容,进一步将包括“医生”“任课老师”“私人健康专家”等题项的因子命名为公众服务需求,将包括“父母家人”“同学朋友”等题项的因子命名为亲缘服务需求。最终抽取并命名了需求服务意愿、公众服务需求、亲缘服务需求、需求服务途径、需求服务内容和需求影响因素这六大因子。

2. 量表价值

该量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从理论上来看,补充了心理健康研究中对开放教育学生这一群体的理论研究。从实践上来看,有助于进一步反映开放教育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诉求,为开放教育的学生工作提供参考与启示。

3. 后续研究

下一步,本研究将围绕该量表开展测量工作,以推动开放教育心理健康工作的深入。同时,计划在不同省市的开放教育学生中施测,进一步验证量表的结构与信度和效度,补充或删减题项,不断完善量表。

[参考文献]

[1] 黄希庭. 心理学导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53.

[2] 陈家麟.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操作与实务[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19.

[3] 罗鸣春.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现状研究[D]. 西南大学,2010:6.

[4] 何心展. 不同阶层心理健康观念及需求状况的调查研究[J]. 应用心理学,2002,(8):35-38.

[5] 刘影,张灵聪. 中国沿海大中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现状调查[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06):88-91.

[6] 李珂珂,黄小琴,陈红,李祚山. 重庆市民心理服务需求问卷的初步编制[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03):118-122.

[7] 李琼,尹天子,杨帅,王晓刚. 农民工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现状调查与对策[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12-16、198.

[8] 黄希庭,郑涌,罗鸣春,苏丹,陈本友.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调查与评估[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1-5、198.

[9] 王英. 电大开放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对策[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6):12-13.

[10] 吴明隆. 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237.

[11] 俞国良,金东贤,郑建君. 教师心理健康评价量表的编制及现状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3):295-301.

[12] 吴明隆. 问卷统计分析实务[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244.

[13] 罗鸣春.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现状研究[D]. 西南大学,2010:22.

收稿日期:2014-09-15

作者简介:傅蕾,硕士研究生,讲师,上海开放大学(200433)。

责任编辑 石 子

责任校对 石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