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有游女”为何“不可求思”

2015-09-10 07:22李艳辉
考试周刊 2015年27期

李艳辉

摘 要: 对“汉有游女”为何“不可求思”,学者们给出了各种解释。本文通过“之子于归”表示的时态问题,用“这个女子已经出嫁”解释这一问题。

关键词: 汉有游女 之子于归 出嫁

一、“汉有游女”释义

对“游女”的理解,齐、鲁、韩三家都认为是汉水女神,刘向根据《鲁诗》说,在《列仙传》中记载:“郑交甫过汉皋,遇二女,妖服佩两珠。交甫与之言:‘愿请子之佩。’二女解佩與交甫而怀之。去十步,探之则亡矣。回顾二女亦不见。诗曰:‘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此之谓也。”“但纵观全诗内容,我们找不到‘灵女神仙’的痕迹,而只感受到了一位普通民间男子的情怀,看到了无望的爱情带给他的痛苦”①。神女高高在上,来去无踪,一般人怎能企及?倒是一般民间女子,可爱可亲又可接近,所以诗中的“游女”只能是一位普通女子而非神女。

对“游”字的解释,《说文》:“旌旗之流也。”②段注:“旗之游如水之流”、“游又引申为出游嬉游义”③。汉为汉水。《孔疏》:“《内则》云:‘女子居内,深宫闭门。’此汉上有游女,《内则》云:‘阍寺守之则贵家之女也。’庶人之女则执筐行盍不得在室,故有出游之事。”由此可以看出,汉有游女即汉水边上有出游的庶民百姓之女。

二、“汉有游女”为何“不可求思”

对这一问题,学者们各抒己见。大体有以下四种观点:人神不得相恋说、文王教化说、非媒不得说、政治敌忾说。在释义“游女”时,已经考证了“游女”只是民间普通女子而非仙女,则“人神不得相恋说”不攻自破。下面,我们再看其他三种观点。

1.文王教化说

这是《毛诗》的见解。《诗序》说:“汉广,德之所被也。文王之通被于南国,美化行乎江汉之域,无思犯礼,求而不可得也。”朱熹继承并发扬此说:“文王之化,自近而远。先及于江汉之间,而有以变其淫乱之俗,故其出游之女,人望见之,而知其端庄静一,非复前日之呆求矣。”

2.非媒不得说

蓝天菊荪这样译“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水虽有漂亮而朴素的游女,但是无人作媒哪能得而慰藉。”⑤

早在春秋时期,男女之间的结合就必须通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齐·南山》:“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在“匪媒不得”、“必告父母”的婚姻枷锁之下,青年男女自由地谈情说爱已被社会视为非礼,正如《孟子·滕文公》所说:“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基于此,张震泽解释说:“楚蛮风俗男女恋爱自由,在周人眼里叫做‘淫’,淫即犯礼,犯礼之事不可做,故汉之游女不可求。”⑥

3.政治敌忾说

“从政治文化上看,汉水实为周、楚两国的大界,其南北两岸族类不一,风俗习惯不同,两国统治阶级之间敌忾之情悠久,了解这一点,对于解释《汉广》一诗,是有一定意义的”⑥。

楚一直受到西周的歧视,“楚为荆蛮”,引起楚人不满。因此,楚国对于周天子的从属关系是不牢固的。楚通过艰苦创业,逐渐强大起来,引起西周王朝的不满和恐慌。西周王朝采用征伐和分封的办法防止和压制楚的扩展,但没起多大作用。周昭王因伐楚死于汉水中。这就使周楚的关系更加紧张。“周楚敌忾气氛,自西周初期迄于春秋一直紧张。在这样特定的历史情势下,‘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不是有它的特定的历史内容吗”⑦?

三、她出嫁了

以上三种说法中,文王教化说,政治附会成分太浓,现代学者多不采用,故不加说明。后两种说法从历史、礼俗、文化等角度进行阐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但是,他们都是在已假定那位姑娘没有出嫁的前提下论述的。那么,写此诗时姑娘出嫁没有呢?我们看看“之子于归”的解释。

“之子,是子。于,往”⑧。《毛传》:“妇人谓嫁曰归,”“之子,嫁子也”,“归,归宫也,谓始嫁时也”。“之子于归”,即指这个姑娘出嫁。这里的“始嫁时也”,即透露出“嫁”是一个既成的事实,而不是一种假设“如果”、“倘若”之意。在《诗经》中,言及“之子于归”的除《汉广》外,还有《周南·桃夭》,《召南·鹊巢》、《邶·燕燕》、《豳·东山》。在《燕燕》、《东山》中,“之子于归”多数译成“这个姑娘出嫁时”,说明“嫁”已是个既定的事实,至迟是正在进行的动作,不带有假设之意。在翻译《桃夭》、《鹊巢》中,有现在时态的,也有将来时态。到底哪种更合理些呢?我们看诗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把它们看成见眼前之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联想起姑娘出嫁时“百两御之”、嫁后“宜其室家”,于情于理更合宜。

同样,《汉广》中的“之子于归”也应表示“始嫁时”,即那个女子已经出嫁了。我们来看,“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翘翘”,高出貌。“错”,杂也。“薪”,柴。“错薪”指生在野地的草木杂柴。“言”,动词词头,无实义。“刈”,割。“楚”,荆条,其细枝嫩叶可喂马。“秣”,喂马。男主人公打柴时触景伤怀,当割到荆楚时,想到可以拿它喂马,于是联想到可以拿它喂娶妻时驾车的马儿,于是联想到自己心爱的姑娘出嫁的情景。由眼前的荆楚联想到她出嫁时喂接她马儿的荆楚。此时,男主人公不禁产生这样的疑问:接她的马儿吃的是不是同样的荆楚呢?现在,接她的马儿不知何处,她也成了他人之妇,只有那牵动愁肠、惹人神伤、令人生厌的荆楚,割断了之后长得更加茁壮,徒增男主人公哀伤痛苦之情。

爱她却无法得到她,她没有嫁给男主人公,不然,他不会绝望地咏出“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明知得不到她却无法忘记她,全篇连用八个“不可”,构成一组气势如潮的博喻。瞻望难及的无限惆怅之情,表现得更强烈。明知这样“不可”,但心不甘、情难拔,他就在这充满“不可”的海洋中艰难地挣扎着,悲痛与绝望使他快要窒息了。

由此,“汉有游女”之所以“不可求思”,是因为她已成他人之妇了,阻隔二人的不是千丈高山,不是万顷大河,只是看似狭浅实则鸿沟的婚姻之河。若涉足必遭灭顶之灾。这正是男主人公痛苦绝望的根由。

注释:

①罗春英.“汉有游女”中的“游女”——兼与程俊英先生商榷.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1.

②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2:95.

③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312.

④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282.

⑤蓝菊荪.诗经国风今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⑥张霞泽.论《汉广》.辽宁大学学报,1987(5).

⑦刘操南.《关雎》与《汉广》释义.诗经探索.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265.

⑧[清]陈奂.诗毛氏传疏·桃之夭夭.北京市中国书店,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