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立场下“求真”语文课堂的构建

2015-09-10 07:22张丽华
考试周刊 2015年27期
关键词:求真语文课堂

张丽华

摘 要: 行走在新课程时代,语文教学洞开了一片美丽的天地。然而,在悉心洞察和静心思忖之后,却常常遗憾地发现有的老师对新课程改革缺乏深入全面的理解,否定传统的优秀教学方法,出现各种非语文现象。那么,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是儿童立场下“求真”的语文课堂呢?”作者追寻的正是“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

关键词: 儿童立場 求真课堂 语文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新课程的实施,为语文教学洞开了一片美丽的天地,我们努力地用这个新思想、那个新理念积极改造自己的教学行为,营造语文新课堂。然而,在悉心洞察和静心思忖之后,却常常遗憾地发现有的老师对新课程改革缺乏深入全面的理解,否定传统的优秀教学方法,轻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轻视讲解、讲授,把接受性学习与自主、合作、探究对立起来,课堂上赶时髦,走形式,摆花架子,离开课本,随意发挥,出现各种非语文现象。那么,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是儿童立场下“求真”的语文课堂呢?崔峦先生指出“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扎实、朴实”。行走在新课程时代,笔者追寻着“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

一、构建真实的语文课堂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实是课堂教学的生命,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求“真”的课堂。

真实的语文课堂要面对学生真实的认知起点,遵循学生阶段性的发展要求,让学生经历不懂到懂、不会到会、不能到能,从无情到有情、从漠然到投入的学习过程,并在这样的进程中获得生命成长。

真实的语文课堂不能无视学生的学习基础,不能把学生当做白纸和容器,随意刻画和灌输,要尊重学生最原始的表达,用真实的眼光、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引导、呵护他们,引领他们不断进步。

真实的语文课堂不能死抱着教案,一问一答,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不敢越雷池半步,要让学生通过自己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产生多元化思考,感受作者真情,感悟体会文本真意,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

真实的语文课堂更不能课前操练,课中表演,少数参与,多数旁观,而要传授真知,培养真能,培育真情实感。

二、倡导简单的语文教学

一堂简单的语文课表现如下:

教学目标简明:教学目标要科学、适切、可测。一堂课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给学生留点东西,比浮光掠影、蜻蜓点水、隔靴搔痒的教学要有效得多。

教学内容简约:课堂教学的时间是个常数,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因此,选择学习的内容,特别是关乎学生终身受用的“核心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在深入上下工夫,在浅出上做文章。准确把握教材,艺术地处理教材,科学补充教材,善于使用教材中最具价值的地方,合理剪裁,大胆取舍,而不是面面俱到。比如在《一夜的工作》的教学中,抓住“陈设极其简单”中的“极其”一词,“牵一发动全身”,先让学生想象宫殿式的房子原来有什么陈设,再想象一个国家总理的办公室应该有什么陈设。学生在对比体验中深切感受周总理“极其简单”的办公条件却“极其不简单”的精神。

教学过程简化:语文学习本身是一件简单的快活的事情,学习的过程应该是科学的,是顺畅的,是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规律的。我们没有必要设计众多学习环节,没有必要设置众多障碍(问题)和陷阱让学生钻,没有必要搞得那么复杂、那么玄、那么深奥。如孙建锋老师的课往往极其洗练简洁,大体只经历“读—思—点”三个阶段。

教学方法简便:简单意味着可以学习,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简便的方法、简捷的思路是为学生所喜欢、所乐意接受的。好方法是真正能为人所用的有效方法。

教学媒介简单:语文教学可以省略不必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克服“浪费与作秀”。现代教学技术使用不当,反而局限了学生想象,扼杀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创造力。语文课还是应让学生用大多数时间去读书、潜心体会。

教学用语简洁:教师引导、过渡、讲解、评价的语言要力求精练、简洁、准确。用最简洁的话表达最丰富的内容,避免啰唆、杂乱,追求条理性、启发性和艺术性,让学生置身于优秀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从而受到感染和熏陶。

三、追求动态的教学对话

“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新的语文教学正如叶澜教授强调的那样,“真正做到语文课在师生互动中生成,极富动态性”。动态的教学对话必须借助于多种媒体形式实现,它不仅要求师生动口,动手,更要动情、动思,把肢体、思想、情感的“互动”与文本、作者、环境的“互动”有机结合起来。在建立师生平等的情感基础上,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互助合作方式,在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碰撞的课堂中,教师对现时产生的新问题、新情况或即发的、非预期性的因素进行引领、调控,以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的多重组合、教学环境的不断变动和教师即时处理多种反馈的方式,推进教学过程的教学,构建开放的、充满活力的、使学生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的新型语文课堂。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语文,要走在语文的路上,语文教学,要始终围绕“语文”展开,语文课堂,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洗尽铅华,回归本真,让学生更有收获,让教师更加“心安”。

猜你喜欢
求真语文课堂
张锦绣
阎生德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漂洋过海赴少林 一文不名求真功从少林洋弟子到一国外长
大医求真 惠民求实
走出教材窠臼,走向求真求是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从《成功》走向成功——“让学”,让语文课堂“学多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