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2015-09-10 07:22黄秀梅
考试周刊 2015年27期
关键词:应用与研究导学互动初中数学教学

黄秀梅

摘 要: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全方位发展,人们对于软实力越来越重视,提高软实力最关键的是提高教育水平。作者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主要研究的是“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这种模式和以往的传统模式不同,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对于未来的教育事业会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教学 应用与研究

引言

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性地使用“填鸭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生硬地将数学课本上的公式列在黑板上,按照书上的例子举出几个例子,演示出证明利用公式解决问题,然后根据原有例子的基础上设计出几个新的需要思考的题目,要求学生解答。接着进行讲解和考核。这种生硬的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育中持续了很久,并无太大改变。学生学习起来感觉生硬无趣,逐渐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严重影响了数学学习效果。

一、“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促进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是两个不平等的教学主体,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是领导者,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则处于被动状态,这样致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能很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导致学习效率大打折扣,同时也不能很好地调动自己学习的积极性。

目前在中学数学课堂所实施的“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可以弥补这些不足。利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只是起到了引导作用,任何的数学定理都不再是通过口头传述的,而是让学生与教师积极互动,从互动中总结出来的。例如,在学习定理“三角形两边长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准备好三角尺和直尺,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量出三角尺三边的长度,然后计算出三角形三条边中任意两条的和大于第三条边。与此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测量一些身边的三角形物品的边长,再用加法算算两边之和是不是大于第三边。这样的方式,使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增加了感情,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不断提高,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发展了自学能力。

二、“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是一种让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和进步的模式,在教学的时候,教师不再是唯一的授予者,他们同时也是学习者。在每一堂课上,在教学的时候,因为学生在讨论的时候会有很多问题,教師可以将这些问题记下来,进行整理,下次讲课的时候可以把它们作为重点来讲解。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真正明白学生认为的重难点究竟是什么。

与此同时,“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也可以密切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在教学的时候,学生不再害怕老师,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勇敢地提出来,不把任何一个问题留到课下。同学之间的友情也可以帮助对方好好学习,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他们可以互相看到对方的不足,用自己的长处帮助别人弥补不足,再通过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互相学习、互相进步,最终促进了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可以实现教学“减负”。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很多定理和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学生一方面要赶上老师的教学进度,另一方面要复习以往学过的知识,其实是非常辛苦的。“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改变这一现状,因为学生之所以觉得辛苦是因为以往知识掌握得并不牢固,而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下,学生在第一次学习知识点的时候就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牢记下来,在接下来的家庭作业的巩固后,便更难得忘记。

结语

笔者认为数学教学中的“导学互动”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如果能够合理地应用于初中数学课堂上,不仅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会感觉轻松自在,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会更积极向上,兴趣会大大提高。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利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真正实现教学相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时间研究——以乌海十中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05).

[2]谢容青.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之谈[J].小学教育,2013(09).

猜你喜欢
应用与研究导学互动初中数学教学
中国传统艺术在当代设计领域的运用
广场舞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