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专项攻略

2015-09-10 07:22王海燕
考试周刊 2015年27期

王海燕

摘 要: 阅读课是训练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主要途径,必须充分开发阅读课的潜力,有效地利用阅读课的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教师要具有科学的发展观,使用好教材,让学生掌握好阅读策略,利用好阅读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形成不能仅依赖于语法、句型和词汇量,还要依靠有效的阅读策略和技巧,阅读策略是在老师系统的长期的培养下训练形成的。新课程标准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消极、被动的地位。在此,针对平时的教学,作者对阅读理解方面的一些技巧做了总结。

关键词: 主旨大意题 事实细节题 推理判断题

一、主旨大意题

[技巧点拨]

考查目的:

针对学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对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主题及写作意图等进行高度概括或总结能力进行的考查。

命题形式:

1.考查文章的中心思想。

The main idea /key point of this passage is that?摇?摇 ?摇?摇./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摇?摇?摇 ?摇.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learn /conclude that ?摇?摇 ?摇?摇./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ragraph...?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best expresse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What does the passage mainly talk about?

2.考查文章标题的选择。

The best title/headline for this passage is ?摇?摇?摇 ?摇./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title?

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The title that best expresses the idea of this passage is?摇?摇 ?摇?摇.

3.考查作者意图。

The author writes the passage mainly to?摇?摇 ?摇?摇./The main purpose of the story is to tell us?摇?摇 ?摇?摇.

What’s the key information the author wants to give in Paragraph...?The author is primarily concerned with?摇?摇 ?摇?摇.

应试策略:

1.抓住主题句,确定文章主旨。

抓准主题句是关键,寻找主题句多采用浏览法(skimming),主题句有可能在文章开头,也有可能在文章中间或末尾。

2.抓住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

寻找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建立在寻找具体段落中心的基础上的,各段落中心的整体归纳便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3.抓住主线和关键,归纳文章中心。

先弄清该文章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在逻辑上有什么联系,然后加以归纳形成主题。

4.文章标题要短小精炼,涵盖性强。

注意所选标题一般要能覆盖全文,但它像人的帽子,既不能太大又不能太小。

二、事实细节题

[技巧点拨]

考查目的:

事实细节题一般根据短文提供的信息和事实进行提问, 命题人往往通过对文章细节加以改写考查考生准确理解细节的能力。

命题形式:

事实细节题一般包括:

1.直接理解题——在原文中可直接找到答案,常用who, what, when,where,why和how等提問。

2. 语意转化题——需要将题目信息与原文相关信息进行语意上的转换。

3. 数字计算题——文章中直接表现出事实细节, 有的要经过具体的计算才能够得出答案。

4. 排列顺序题——根据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出时间发生的正确顺序。

5. 图表,图画题——有的图表图画出现在阅读理解文章中,有的出现在选项中, 它们的出现增强了试题的直观性,同时暗含和文章内容相关的信息。

应试策略:

细心审题,直接就题找答案。 解题时, 不必通篇细看原文, 可以采取“带着问题找答案“ 的方法, 先从问题中抓住关键性词语, 然后以此为线索, 运用略读及查读的技巧快速在文章中寻找与此题相关的段落、语句;仔细品味, 多点归纳, 综合分析, 变通理解和判断, 最后确定答案。

三、推理判断题

[技巧点拨]

考查目的:

推理判断题属于高层次阅读理解题,既要求考生透过文章表面文字信息推测文章隐含意思,又要求考生对作者的态度、意图及文章细节的发展作出正确的推理判断,力求从作者的角度考虑,不要固守自己的看法或观点。

命题形式:

1.细节推断。例如:时间,地点,人物关系等;2.逻辑推断。根据已知的结果推断导致结果产生的原因;3.预测推断。文章没有明确说明,要求根据语篇对文章可能涉及的内容进行预测判断。具体设题方式有:

We can conclude from..../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What’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We can learn from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best describe...?

The passage is probably taken out of ..../The passage is mainly likely to be taken from...?

应试策略:

推理判断题要求在理解原文表面文字信息的基础上,做出一定判断和推断,从而得到文章的隐含信息和深层意义。做题时要以文字信息为依据,既不能做出在原文中找不到文字根据的推理,又不能根据表面文字信息做多步推理。也就是说,要做到判断有据,推论有理,忠实原文,切忌用自己的观点代替作者的本意,切忌片面思考得出片面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