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语竞赛对大学英语教学促进作用的研究

2015-09-10 07:22苏剑光
考试周刊 2015年27期
关键词:促进作用英语教学

苏剑光

摘 要: 大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的各类英语竞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意在研究竞赛和教学之间的互动关系,并设计研究方案,以证明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英语竞赛 英语教学 促进作用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国外对于英语竞赛的研究较广泛,如演讲、辩论、口译,此外,很多国家设立了社团组织,大学开设了相关课程,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悉尼大学等都有着历史悠久的辩论社团和课程。在这些以英语为母语(primary language)的国家,教学研究主要拘泥于学科本身。或者如一些新加坡、泰国等以英语为第二语言(secondary language)的国家,更多的研究局限于竞赛形式所承载的某种政治问题讨论方法、某种意识形态、某些文化内容,关于语言教学的研究很少。

对于英语教学,国内外众多研究都局限于教学活动本身,如教学方法、教师的作用,还有一些方法研究,如课程建构、教学过程建构,也有心理学和动机研究,如学习动机、英语学习方面的认知等,很少拓展到与教学活动相关的竞赛、学生活动、课外活动等。在为数不多的关于英语竞赛和英语教学关系的研究中,国内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包括学生参与竞赛的动机研究、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研究、对英语教学的拓展研究,研究方法单一,内容浅显。缺乏对竞赛特点、竞赛培训、竞赛和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针对具体竞赛和教学内容,国内有很多关于英语写作、演讲、口译方面的研究,但主要局限于学科特征和课程本身,缺乏和英语竞赛的联系,对于一些竞赛形式,如英语辩论、模拟联合国等,国内对于其背景知识、学科特征、教学等方面的研究都很缺乏。

二、本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近年来,由各类媒体(如外研社、英语周报、中央电视台)和各大高校(如北语、北外、广外)组织的英语竞赛(以下简称竞赛)广泛开展,竞赛门类多,特色明显,学生参与度越来越高,很多高校都面临着指导、组织学生参赛,并进一步将竞赛与英语教学相结合的问题。在这个大背景下,本课题是一项实践性和实用性很强的研究。首先,本研究拟制订对于英语竞赛的参与、组织、培訓的指导性的方案;其次,将某种竞赛门类或某些竞赛内容引入课堂,丰富以课本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导其参与竞赛并开展与之相关的课外活动,在实践教学方面有着相当的意义。在实践基础上,教师通过对竞赛本身、竞赛和教学的结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方面的研究,有着相当的理论意义。

三、课题实施方案

1.具体研究内容或对象

(1)本研究着眼于大学生参与的英语竞赛,拟分析竞赛设置、竞赛内容、竞赛特点。

(2)在竞赛性质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其对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包括口头表达能力、信息收集组织能力、创新及解决问题能力及书面语言技能(如写作、阅读等)。

(3)结合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教学,拟分析可以从竞赛中借鉴的课堂活动、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相关课外活动组织和开展。

(4)以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并研究与竞赛相融合的教学活动、课程设置、相关课外活动对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提高的影响。

2.研究拟达到的目标

(1)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竞赛培训体系,如确定重点参与的竞赛,根据不同竞赛的特点制订培训计划,明确培训方法等。

(2)借鉴竞赛模式、特点,丰富课堂教学活动。

(3)以竞赛为导向,组织学生开展相关课外活动。

(4)借鉴竞赛特点,强化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5)以学生为主导,强化其学习动机,通过对竞赛及相关教学活动的参与,使其了解英语学习的特点和方法,提高其英语学习的兴趣。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解决参与竞赛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合理计划,提前准备。以教学和能力培养需求来指导竞赛参与,比如哪些竞赛需要重点参与、需要哪些老师、以何种方法组织赛前培训、规范竞赛培训,等等。

(2)明确英语竞赛参与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关系。通过分析竞赛特点、教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通过竞赛参与和相关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解决英语竞赛参与和英语教学的脱节问题,通过改进课程设置、丰富课堂活动,使竞赛参与和英语教学形成有机的整体。

(4)以竞赛为纽带,解决学生课外英语活动和英语教学脱节的问题。以竞赛为目标,以学生社团为主导,课外活动为活动形式,教师帮助学生系统地完成竞赛的计划、准备、培训、参与、总结过程,克服学生课外活动的弊端。

四、本课题的研究过程设计,步骤和研究方法

1.前期工作

(1)相关文献检索和研究:对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河北省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等国家相关政策文献进行分析研究,明确英语教学在学生能力培养、学生活动组织、英语教学方面的要求。

(2)竞赛调研:明确目前国内大学生参加的各类英语竞赛的门类、形式、内容、特点,根据其对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特点进行分类。

(3)相关院校情况调研:包括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竞赛参与。

(4)对学生竞赛参与动机和相关能力的调研:包括非英语专业学生和英语专业学生。

2.实践阶段

(1)竞赛参与实践:在前期分析调研的基础上,制订竞赛参与计划和培训方法,培训学生参与竞赛。

(2)教学实践:通过前期分析,筛选出可以引入大学英语和英语专业课堂教学的活动,设定对照班,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相关活动或运用相关方法,确定活动/方法的具体效果。

3.总结阶段

(1)总结竞赛计划、培训方法、参与、结果等,总结课堂教学效果,检查并发现问题,调整并改正,形成竞赛培训方案。

(2)总结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某类竞赛、哪些相关课堂活动、何种相关课程具体在哪些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如听说、翻译、思辨、创新、信息分析整合等。

(3)总结对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包括教学方法、教师角色、学生学习效果、积极性等,形成相关论文、教学方案、总结报告。

五、本课题的特色、创新性及推广应用

1.特色

本课题的特色在于将竞赛引入英语教学,兼顾理论和实践研究。研究着眼于对竞赛的学科特色、参赛过程、比赛培训的研究,拟制订实践意义很强的比赛培训方案;同时通过对英语教学相关文献的研究,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利用竞赛的学科特色,根据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的不同要求,培养学生在语言表达、书面写作、思辨、创新等方面的复合能力和应用能力,丰富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外活动。

2.创新点

(1)将英语竞赛引入教学,联系理论与实践,以丰富教学活动,教师撰写相关论文,实现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做到教师与学生、理论与实践双丰收。

(2)大胆实践,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培训学生积极参加国内外竞赛,检验教学成果。

(3)围绕竞赛活动开展教师相关学术交流活动,深化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陈柳悦.从大学生英语竞赛到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考[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1(08).

[2]丁桂凤.合作学习研究的基本走势[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doi:10.3969/j.issn.1001-4608-B.2005. 04.018.

[3]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90-194.

[4]马海旭,张景耀,陆殿生,姜春香.英语竞赛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及策略探究.辽宁高职学报,2009:45-47.

[5]苏炎奎.论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8):274-275.

[6]尹松涛,黄雪飞.通过口语类英语竞赛强化大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研究.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2009:60-61.

猜你喜欢
促进作用英语教学
环境监测对环境工程建设的促进作用研究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论工商管理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互联网+”对土木工程行业的促进作用分析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漫谈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Cyslt2r的促进作用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