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有效教学之策略探析

2015-09-10 07:22赵军
考试周刊 2015年27期
关键词:基本概念具体策略初中历史

赵军

摘 要: 自新课改全面施行以来,广大教育者越来越看重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教学”一跃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词汇,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目光,历史学科作为一门提高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基础性学科,自然摆脱不了有效教学的感染。本文分析了有效教学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重点探析了初中历史实现有效教学的具体策略,旨在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有效教学 具体策略 基本概念

一、阐释有效教学的基本概念与支撑理论

通俗点来说,它是指老师利用尽量少的精力、时间、物力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重在考察老师对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的掌握程度,其最终目的是实现预先制定的教学目标、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说,“有效教学”是一种先进且新颖的教学理念。“有效教学”强调三大重要因素:一是效果、二是效率、三是效益,旨在提高老师工作效率,强化教学过程的评价和实现教学目标的管理内容。

关于有效教学理论的支撑理论,主要有四个,分别为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方案、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和四阶段教学法及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这四个理论平分秋色、各有特点,为有效教学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虽说表现出不同的外在特征,所强调的重点也略有偏差,但其最终都可以服务于课堂教学,都已成为教育研究者利用的理论基础。

二、探析实现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具体策略

1.巧用历史课本图片,设置课堂提问。

有人称21世纪是“读图时代”,图片能够解释人类的生活现状,也可以传输更多知识,初中历史教材中经常会附有一些插图,这些图片要么告知学生学者对历史事件的见解,要么再现历史事件的社会背景,要么展示某些价值极高的历史文物,等等。基于此,初中历史老师恰可以巧妙使用历史课本图片,设置一些意义深远、值得思考的课堂提问。比如,在看到“焚书坑儒”这一图片时,老师可以提问学生:“秦始皇为什么要烧毁民间诸子百家典籍呢?这样做的具体意义是什么?”在读到“丝绸之路”的图片时,老师可以设置:“丝绸之路开启的最初目的是什么,又是经过怎样的历程走到最终的西域之地呢?”在看到“四大发明”的具体分类图片时,可以提问:“中国古代自大发明的时间和重要影响意义?为什么现在有别国将四大发明据为自己所有,这种做法是否侵犯了中国的权利?”初中历史所学内容看似十分宽泛、凌乱,实则涵盖整个中国的历史发展历程,利用图片讲解历史是实现历史有效教学的一种手段。

2.张扬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施行,传统老旧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处于日渐摒弃的状态,应试教育理念也变为素质教育,整个教育界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现下,新课改十分关注的问题就是如何弘扬“生本”理念,继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首先,老师应该采用一系列有效的新颖教学手段,比如任务教学法、学案教学等,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事先预习历史教材,大致了解课堂教学内容,为后续重难点知识的获取打好基础;其次,老师要锻炼学生的论辩能力,可以提出“李鸿章是卖国贼吗?”这一核心论点,让学生针对此问题发表看法,勇敢表达自己的意见;最后,对于一些比较生僻的历史事件,老师可以督促学生自己寻找材料加以了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3.善于借用科学史料,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世界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四大方面无不经历过巨大变动才有今天的繁荣,科学技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史是历代科学家用研究成果堆积出的一条路,它凝聚着无数科学家的心血,是人类社会极其丰富、宝贵的历史资源。在初中历史实现有效教学的征途中,老师可以借用科学史这一条重要发展线路,为学生创设斑驳多彩、内容丰富的优良教学情境。比如,老师在介绍“世界发明大王”爱迪生时,不仅要介绍他个人的伟大发明,而且要针对他的发明创造分析几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从而做到将历史知识由科学领域转移到经济领域,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4.理清历史知识脉络,切实实施有效教学。

历史学科虽然可以归属到文科学科的范畴,表面看去这些知识点可能比较细碎、零散,但认真分析还是会发现其具有系统化、理论化的潜在特征,找到这种特征的联结事件,自然可以更好地理清历史知识脉络,从而切实实施有效教学。在记忆这些比较零散的历史知识时,老师可以教导学生将一系列历史事件放在大的历史环境中,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处理,或者采用思维导图的手段,由一个历史事件联想起一条完整的历史线索,串联起不同历史时期的大事件,从而提高学习能力,提升学习效率。比如,教学学生复习“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这一重点系列事件时,就可以按照事件发生的前后时间,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欧洲革命、意大利统一战争、内战等事件梳理成一条清晰的线路;又如,老师在讲授“新航路的开辟”内容时,就可以将几位开辟者的经历路线按照比较记忆法进行记忆,自然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实现有效教学、有效学习。

三、结语

纵观全文,历史有效教学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基础,它需要優质的教学手段、历史史料和客观历史史实为基准,同时它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良好配合,才能真正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有效教学是一个时常被提起、被追求的字眼,上文所提出的几条关于历史有效教学的策略手段,仅仅只是个人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所得的看法,有效的策略还有很多种,希望更多的教育研究者今后可以对此课题进行更全面深入的探析。

参考文献:

[1]周健.中学历史有效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4(17).

[2]李欢欢.对初中历史教学实践的几点体会[J].新课程(下),2013(12).

[3]潘伟玲.论中学历史教学问题三点思考[J].新课程学习(中),2013(10).

[4]龚利华.把握素质教育,让历史教学从无效走向有效[J].新课程(中学),2013(01).

猜你喜欢
基本概念具体策略初中历史
基于大数据时代特征分析研发大数据分析平台的具体策略
信息化时代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探析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利用线性方程组直观理解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