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

2015-09-10 10:47唐红艳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15期
关键词:讲授素养信息技术

唐红艳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使语文教学朝着特色、个性的方向发展。

创设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以随机、灵活、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习动机。例如,在讲授《詹天佑》一课时,为使学生能够深刻地领悟教学内容,直观地看到詹天佑的创新发明,我播放了制作的动画。看着生动形象的“中间凿进法”“两端凿进法”和“人字形路线”的动画,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

开阔视野,解决教学重难点

教学中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能将抽象知识具体化、晦涩难懂的内容生动形象化,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同时,引导学生有目的地上网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能使语文知识从空间和时间上得到延伸,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其知识储备量,并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授小学语文第四册《恐龙的灭绝》时,我先把相关知识以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并利用资料及网络查找恐龙的信息。整堂课,我运用个别化指导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也使学生了解了有关恐龙的其他知识。

协同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课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重新确认。信息技术的广泛介入,彻底打破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由教师主宰的局面。在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中有了主动参与空间,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例如,在讲授《我是什么》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并提出问题: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水的知识?于是,学生怀着好奇心上网查询,通过网上阅读,他们纷纷发言:“我知道了在地球的温度变化下,水有三种不同的形态,冰、水和水蒸气。”“我知道了南极的冰山就是水的固体形态。”等等。这样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且促使学生形成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

烘托气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其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认为,要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效率,必须把握有效的教学策略。例如,在讲授《一次特殊的葬礼》一课时,我在教学设计中,为学生提供了三个可延伸的空间:一是为什么这次葬礼是特殊的。通过链接相关网站,学生们了解了为什么总统要为这条瀑布举行葬礼。二是关于生态环境,特别是水源的污染,能够引起学生对生态平衡的警醒与深思。三是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章,为学生提供比较、鉴别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和文学评价能力,加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熏陶。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信息技术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

猜你喜欢
讲授素养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课堂“限时讲授”教学策略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