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小组互评模式,促高效作文教学

2015-09-10 07:22季丽琴
考试周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习作作文

季丽琴

中学语文老师普遍都有这样一种感受:教学任务重,作文批改累,分身乏术。多数学生对老师呕心沥血、精批细改的作文并不“领情”,只粗略看看分数和评语就闲置一旁,只有少数学生会仔细揣摩和领会评语,或者更少学生能根据评语修改重写。诚如叶圣陶先生曾痛心地说:“教师改文,业至辛勤,苟学生弗晓其故,即功夫同于虚掷。”这可以说是对传统作文教学弊端的深刻反思。困则思变,窘则求法。其实,做一个懒教师,学会放手,组建学习小组,倡导互评式作文教学,未尝不是一个策略。许多可贵经验告诉我们,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自评、互评作文,有序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中探索作文教学的一条有益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初中生“要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修改时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因此,我们倡导小组型互评式作文教学,以此促进作文教学实效提高。具体做法如下:

一、合理建组,制度维护

小组是形式,是互评质量的保障;互评是内容,是小组学习的核心。互评互改就是学生的相互评议,充分发挥学生在作文评价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变一支笔批改作文为几支笔甚至几十支笔批改作文,在批改、比较、品味中获得“共振”的最佳效果。唯其如此,作文教学才能体现立体化思维能力培养,才能体现富有个性的创造性,才能体现群体中的借鉴性,才能使解决问题体现集体思维的升华──集中优势、打歼灭战。

为保障互评质量,使之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必须构建学习小组。但反思自身以往互评式作文教学,却遗憾有余,成效不大;课堂气氛虽热闹,但学生写作能力提高却甚微。而且几次尝试下来,学生兴趣与日递减。究其原因,在于互评式小组是临时拼凑的,流于形式,没有根据学生写作能力强弱等诸多因素合理分组,也没有制定相应的评价制度维护,且老师对小组的指导很不到位。因此,要让小组型互评式作文教学真正行之有效,教师必须科学合理地组建小组,民主制定评价制度加以保障,使之长期有“组织”、有制度地运行。

合理分组源自教师对学生习作能力的准确判断与评估,这对于任课老师来说并非难事。为保障各小组均衡发展,笔者的做法是秉承强弱搭配、男女合作、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全班42人(另一班44人)分成七组,选拔班中写作能力强的七位同学担任组长(他们都曾参加过校、市级作文比赛或有习作发表),选拔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同学为副组长,每组各搭2位写作能力相对较弱的同学和2位能力写作能力中等的学生为组员。

二、教师范批,指导引路

叶圣陶先生指出:“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予引导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己改的能力,這是终身受用的。”

由于学生水平有限,他们对自己作文水平的高低往往不能了然于胸,即使觉察到自己的作文有些不妥,也看不出问题所在。这时让他们互评互改,不仅不能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反倒会影响他们的写作兴趣,挫伤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因此,这种互评互改活动一定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尤其最初教师要示范评改、指导引路,逐步教给学生评改方法。

首先教师应把学生的作文全部浏览一遍,根据本次作文要达到的目的及要求,从中选择两三篇有代表性的习作(最好是水平高低各一篇),打印出来分发给每个学生。然后用一节课时间,先引导学生明确互评互改的具体要求,统一互评互改符号和评分标准(评分标准参照“中考作文分项分等评分标准”)。接着组织指导学生按一定步骤和方法集中精力评改两篇习作,使学生心中有例,从而使互评互改步入正轨,为下一步分组进行互评互改奠定坚实基础。教师示范评改、指导引路、教给方法这一步很重要,要重复多次,待学生真正掌握互评互改的方法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三、小组互评,切磋技艺

在学生真正掌握互评互改方法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合作小组。用一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小组内轮流评议批改本组成员的习作。每次互评互改之前,教师都应在黑报上或课件中呈现本次互评互改的侧重点及一些具体要求,以免学生胡子眉毛一把抓。互评互改包括评价、改动、建议和学习等内容。

具体步骤是:小组内每个学生先朗读自己的习作,接着大家传阅习作,对每个同学的习作,大家都必须谈自己的看法,既要谈好的方面,又要指出做得不够的地方;可以向作者发问,要求当即回答问题;可以直接评论作文本身,也可以由一篇或若干篇作文引出一个共同问题探讨。最后组长根据大家意见,用红笔在作文簿上将错别字、病句等画出来,根据本次互评互改的侧重点及要求对习作进行评改(待积累了一定经验后,对习作则可从审题立意、取材剪裁到篇章结构、表达方式等方面全面批改),以鼓励为主,将小组成员的意见综合起来写成总批,并写上经讨论评定的分数。

四、全班交流,推优表彰

在组内互评互改完成后,各小组选出一两篇最好的作文进行全班交流,由善于口语表达的副组长阐述推荐理由,其他组员可补充。完成了以上程序后,教师把互评互改过的作文全部收上来,过目复查一遍。在讲评课上,对做得出色的给予表扬,对做得一般的给予鼓励,对做得不太妥的给予中肯的批评、指正。精心选出5~6篇评改得出色的作为典型例文,在例文上写上教师的意见后张贴到班里的“习作天空”上,让学生反复观赏比较、借鉴学习。同时可推荐到《太仓日报》、《关心下一代周报》等报刊,争取发表。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应做学生习作的伯乐,善于认可和发现小组推荐的优秀习作,从而激发写作者的热情和互评组员习作的积极性。在习作最终发表后,给予小组全体成员嘉奖表扬。

此外,课后各组组长需对本组各成员在互评活动中的表现予以客观评价,做好相关记录,便于教师在指导课上进行表彰或学期表扬。对于脱离小组活动的同伴,组长可和其他组员协商,进行帮助引导,如无成效,则可寻求老师的意见。

做个智慧的懒教师,为自己减负,从繁重的批改中解放出来,让自己有更多时间分层指导习作和思考新的教学方式,这是小组互评模式作文教学的一大成效。同时,笔者惊喜地发现,两年尝试下来,在众说纷纭、彼此切磋讨论中,学生的习作水平提高了,写作热情更高涨了,能积极关注生活,品味真情真意;口语交际能力也有了显著提高,原本怯说的孩子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增强了自信,涵养了性情。两个班先后有20多人次在省市级作文大赛获奖或报刊上发表习作。小组互评式作文教学虽不是笔者的首创,却值得大家共同尝试并改进。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陈桂生.教育实话[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习作作文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