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就是遇见自己

2015-09-10 13:42刘宝艳
中国教师 2015年17期
关键词:不舍母子龙应台

刘宝艳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发现读书和以往不同。以往读书或是纠结于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或是沉溺于人物情感的百转千回,而作为读者的我,只是我,故事外的看故事的我。而今已近不惑,捧卷再读,却总在不经意间,在书中的故事里,遇见自己。

龙应台在作品中写出自己生命历程中两份难以割舍的目送:一是目送儿子渐渐长大的背影,表达出对儿子的牵挂与不舍以及面对儿子的成长难以释怀的落寞;二是目送渐渐老去的父亲的背景,表达出面对父亲的老去而无法挽留的痛楚。当读到送华安第一天上小学,“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汇,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时,那纠缠不舍的母子亲情一下子将我拉到过去。我眼前突然浮现的是儿子第一次上幼儿园托班时的情景。不像别的孩子还在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的溺爱中任意地撒娇,刚刚两岁半的他,不得已背着一个印有小熊维尼的卡通背包,带着水杯、小毛巾进了幼儿园。当我把他的小被褥按老师的规定安放好走出寝室之后,心里就一直纠结着要不要隔着门看看他在教室里的样子。他有没有哭?有没有不合群?看了,怕揪心;不看,又不放心。最终,我还是驻足在教室门前,透过高高的玻璃窗,我看到他乖乖地坐在小凳子上听老师讲着什么,尽管身边不乏初次离开父母大哭大闹的同龄人。就在我要转身的那一刻,所有的孩子按老师的要求排队走出教室去操场活动。楼道里,“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汇”。那一刻,我看出他的不舍,但他没有哭闹,只是可怜地瘪着嘴随着队伍往前走,而头却一直看向我。看着他小小的背影消失在楼梯拐角,我想:儿子长大了!至少,他已学会不哭,学会坚强。

华安16岁到美国做了一年交换生,在龙应台和儿子照例拥抱时,“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读到这里时,我又一次遇见了自己。我突然想起一次寒假,上四年级的儿子每天都要去兴趣班学绘画。几年来,无论严寒酷暑,一直是我接送他。而这个寒假,我想,自己是不是该放手?9岁的男孩怎么能总在父母的羽翼下成长呢?于是,几次接送中,我总是有意带他步行于一条小路,指点他看路上那些没有大人陪伴的孩子是多么的独立。看他有羡慕的意思后,一天早晨,我谎称有事走不开,让他自己去上课。他犹豫了好久,在我的“请吃必胜客”的诱惑下,最终还是答应了。可我怎么能放心呢?估计他走远后,我匆匆下楼尾随而去。走出小区西门,凛冽的寒风不断地冲击着我的眼睛和鼻子,模糊的泪光里,我看到他戴着白色运动帽,穿着蓝色羽绒服的小小的身影跳跃在球场旁边的小路上,就像一只放飞的小鸟,自由自在。那一刻,我舒了一口气:儿子长大了,独立了!我突然觉得,所谓父女母子一场,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时,见证他的成长!

龙应台在书中还记述了她目送渐渐老去的父亲远离的背影、父亲的小货车噗噗地冒着黑烟驶出巷口的情景,及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缓缓往前滑行的情景。一次次的目送见证着父母的老去,见证着至亲的生死别离。在她的故事里,我仿佛看到结婚那天父母离开我的婆家的背影,风中是婆家人的欢语和我感觉被遗弃的眼泪。我仿佛看到有了自己的家后,父母来温居离开时的背影,父亲的背不在那么挺拔,母亲鬓角的白发在阳光下那么刺眼。我仿佛看到每次离开父母的家时,即使汽车已经驶出很远,后视镜里仍是他们模糊的但凝固不动的身影。我突然觉得,所谓父女母子一场,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们的背影渐行渐远时,见证他们的衰老。

是啊!任何亲人只能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片段。生命中的有些成长是我们必须要独立面对的,生活中种种失去的落寞与痛楚是我们生命的必然。而我们能做的只是珍惜属于我们的每一份情缘!感谢作者!感谢《目送》!是她们和他们的故事让我们得以在阅读中遇见曾经的自己,让我们重温过往,珍惜现在,憧憬未来。

(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二中)

(责任编辑:孙建辉)

猜你喜欢
不舍母子龙应台
明 天
有价值的善良
美好的早晨
龙应台被儿子教育
《银色仙人掌》
见与不见
解读母子健康营养链
见与不见
见与不见
见与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