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Excel实用能力

2015-09-11 19:32李心满
新课程·中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摘 要:结合教学实践,阐述对课程改革的几点做法与体会。

关键词:Excel实用能力;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课堂创新活动

Excel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办公软件Office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员,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工具,可用于创建电子表格并设置其格式,分析和共享信息以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使用Excel用户界面丰富的直观数据以及数据透视表视图,可以更加轻松地创建和使用图表。Excel表格具有强大的数据运算和数据分析功能,内置的公式和函数,可以帮助我们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复杂的计算、统计、分类、排序和创建统计图表等。Excel表格在数据运算方面功能强大,而且界面友好、操作简便,是我们学习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好帮手。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学生来源于不同学校,基础不同,参差不齐,能力有差异。有的学生,接触电脑早,基础好,学习兴趣高,接受能力强,自学能力也好,有了这些基础后他们的学习就非常顺利。相反,另一部分学生,他们接触电脑的机会少,或对电脑并没有兴趣,接受能力也差,课堂习惯又不好。在教学中,不但要充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做到因材施教,而且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创设学习情境,拓展课堂创新活动。应该多搜集可以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材料,多设计实用的部分,不断提高学生的Excel实用能力。

一、创设情境,提高学习Excel的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为了提高学生对Excel的兴趣,我在教学的第一课时,让全班学生与老师来一次计算班级考试平均分的PK。我先让学生分组计算10分钟,而我只是轻轻地点了几下鼠标就完成了,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等一目了然。学生感觉到非常惊讶,都说老师太厉害了,一个人计算比全班的同学都更快。我说:“不是我厉害,是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Excel功能强大。今天我们就一起开始探究神秘的Excel吧。”接下来,我使用课件,介绍Excel用户界面,通过丰富的直观数据以及数据透视表视图展示,重点强调Excel数据运算和数据分析功能,以及内置的公式和函数。有了这些功能,Excel可以帮助我们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复杂的计算、统计、分类、排序和创建统计图表等。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入手,提高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有趣的问题情境中自然而然地过渡到Excel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把枯燥无味的计算机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巧妙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Excel数据运算和数据分析功能的学习

数据的计算与处理是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Excel功能之一。在工作表中输入数据后,就可以对所输入的数据进行计算,例如,求和、求平均数、最大值、最小值、数据范围等。此外,Excel还提供强大的公式运算与函数处理功能,可以对数据进行更复杂的计算和处理。通过Excel的各种功能对数据进行处理,Excel会自动完成计算工作,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在上这一课时,我设计了《我给语文老师提建议》的探究课题:把本班的一次语文考试成绩按默写古诗文、拼音与字词、综合性学习、古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分别录入成绩,分类计算出得分的情况,并把数据分析的结果做成统计表,为语文老师进一步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提供数据支撑。这样,学生在对自己熟悉的数据分析和统计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学会了数据填充、求和、求平均数、做统计图表。了解了Excel强大的工具,能将杂乱的数据组织成有用的信息,然后,进行分析、交流,共享所得到的结果,感觉受到Excel电子表格的魅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三、适当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中掌握Excel的操作技巧

在Excel教学中,与其他的科目一样,也必须设置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中围绕着Excel应用的问题展开,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探索之旅。例如,在教学Excel地址和引用的内容时,我只是提供了简单的素材《九九乘法表》,提出任务要求:同学们,请你们比一比,你有几种方法完成这个任务?这样,学生在老师提供的开放空间里自主探索,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亲身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为了完成《九九乘法表》,学生中有一个个单元格填数值的,有用自动填充的,有用引用公式的。在分析比较后,学生认为使用引用公式法又快又好。这时,我让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引用的三种方式:相对地址引用、绝对地址引用、混合地址引用,再一次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形成知识体系。

在问题情境的开放空间里,不但要鼓励学生完成自己的设想,而且要激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结合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在老师的辅导下探索新知识。让学生遇到问题时想一想,不依赖老师的讲解,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提高自信心。

四、创设课堂创新活动,巧学Excel实战功能

在教材的每一个单元,都有创新活动这个环节。同一个班的学生计算机应用和信息意识水平悬殊,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我重视学生学习能力、性格、性别的差异,把学生分成学习互助小组,每个小组3~5人,由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任组长,进行创新活动,分组教学,共同提高。充分分析教材中对创新活动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创新活动,由小组长带领本组同学进行分析和探索,老师扮演技术顾问的角色。例如,《展示跳远比赛成绩记录表》活动时,我先分析了学生的经验和认识水平: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遇到排序的问题,例如,成绩按高到低分顺序排名,做操时按身高排列,到食堂买饭时按先后到达的时间顺序排队等等。有了这些生活的经验,就有了学习Excel排序的基础,而教师要做的事情,只是重点引导学生探究排序的规则就行。我先从编制跳远成绩记录表开始,通过制作电子表格引导学生回顾“活动四——感受电子表格的魅力”中所学过的知识,再通过“编排运动员试跳顺序”探究排序的基本方法,最后以“记录比赛成绩,判定比赛名次”完成“数据的筛选”。让学生从文字、数值、字符、字母等关键字排序的基本依据入手,设置有趣味性有挑战性的问题,小组合作大胆尝试,完成一般数据排序和多条件排序,自己就学会了数据排序的基本原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内在动机,还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与自豪,增加自信心,为今后学习信息技术提高兴趣,变老师要我学为我自己要学。

教学实践证明,通过情境创设,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实践探索,构建课堂创新活动,学生不但巧学了Excel实战功能,掌握了理论知识,了解技术术语,会进行Excel数据运算和数据分析,而且树立了协作式学习的意识,共同进步,感受到合作交流中同学间的情谊。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更加贴近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和提高,个体差异逐渐减小,Excel操作能力在短时间内普遍快速提高。

作者简介:李心满,男,1972年生。大专学历,中学信息技术一级教师,兼职教研员,现任教于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城关中学。

编辑 王团兰

猜你喜欢
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我的教学生涯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及做法
让化学课回归生活的实践和探索